原標題:覆盤本輪疫情多地暴發始末,防控結果爲何天壤之別?

防控結果的迥異情況,照出了防控政策的“行之”有效與“不行之”則無效的背後原因。

自7月20日開始,新冠疫情在國內“多點多源暴發”,多達18個省48個市發生了本土疫情。給國內常態化防控策略與行動帶來了嚴峻考驗。

第一財經梳理了南京、大連、成都、揚州、張家界、鄭州的疫情現狀。

南京:7月20日發現病例,8月13日至今無新增。

大連:7月26日發現病例,7月30日至今無新增。

成都:7月27日發現病例,7月29日至今無新增。

揚州:7月27日發現病例,至今未清零。

張家界:7月29日發現病例,8月17日至今無新增。

鄭州:7月30日發現病例,8月12日至今無新增。

從上述各地防控結果看,防控政策在各地落地後,收到的疫情防控成效卻有着天壤之別的差異。同樣的防控政策,爲何結果不同?

爲此,第一財經在盤點各地防控情況時發現,同樣是本地輸入性病例,同樣是疫源地,防控結果的迥異情況正如同一面“鏡子”一樣,照出了防控政策的“行之”則有效與“不行之”則無效的背後原因,這個原因也關乎了中國在未來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成敗。

行動果決與防控時間

7月20日,南京祿口疫情出現,在祿口國際機場工作人員定期核酸檢測樣品中,檢測到陽性樣本9例,官方通報感染者爲機場保潔服務人員,而其潛在的環境污染有可能感染經過祿口機場的人。恰恰是這條信息被大連市“抓”住了,並且快速展開了“戰鬥”行動。

7月21日,大連市疾控中心發佈了一條“緊急提醒”:7月6日以來,經南京祿口國際機場來返連人員,請做好防護,儘快到指定的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並請主動向所在社區或單位報備相關情況,配合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隔離醫學觀察、行蹤軌跡排查、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等防控措施。這樣的提醒,大連在5天內發佈了三次。

終於,在7月26日,在對途經南京祿口機場人員主動篩查中發現3例核酸檢測結果陽性。除了對感染者做了儘快的處置後,大連並沒有閒着,在感染病例信息發佈的當前,完成了流調,7月26日17時,排查出密切接觸者61人,主要爲同航班乘客,目前已全部實施管控。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122人。涉及外地協查信息已橫傳至相關省市。

在發現感染者的24小時內,大連市一口氣完成了流調、隔離以及相關協查信息橫傳到相關省市。

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專家吳浩認爲,防控這次的因德爾塔變異株疫情,必須要做到六快,“快封、快檢、快流調、快隔、快評估、快解封”。

大連做到了上述“六快”,主動第一時間落實防控舉措,不僅避免產生第二、三代病例,避免了本地疫情的傳播,更是避免引發跨區域傳播。

7月30日,大連4例與南京疫情關聯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和重點人羣的核酸檢測均爲陰性。這意味着,此次因南京疫情而引發的大連疫情的防控“可圈可點”。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大連並沒有因此而付出高昂的成本代價,恰恰相反,是較小的。

大連沒有做全員核酸檢測,他們用時間換取了最小的成本付出,並在4天控制了疫情,沒有蔓延。其實從大連可以看出,按照國家規定的常規化防控政策,是很容易做到局部疫情控制到最小範圍,並可以達到病例清零,換局部一個自由生活空間。從大連同時也可以看出,第一時間找出傳染源及其相關密切接觸者,並進行管控是防控成敗的關鍵。”一位流行病學專家表示。

根據大連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總指揮部綜合組發佈的消息,截至7月30日,主動排查中發現4例南京疫情相關病例,共排查管控陽性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419人,對陽性感染者所在樓宇實施封閉管控,所在小區開展全員核酸檢測5954人,均爲陰性。

爲了防範未然,在強化擴大南京、張家界等域外中高風險地區來(返)連人員的排查中,其核酸檢測總量爲89571人。

大連的疫情防控行動與結果,印證了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在全國新冠疫情防控電視電話會議上的一句話:防控主動權,加強流調力量配備。要準備足夠的流調隊伍,一有新疫情,立即開展流調溯源工作,適當將網撒得大一些,24小時完成面對面流調,爭取疫情防控主動權。

上述的流行病學專家認爲,其實按照當前的常態化防控措施,抓住防疫情擴散的主動權,第一時間果斷有力出擊,是可以做到精準防控的,不需要進行全員核酸檢測,甚至於封城。“我們現在可以利用的手段很多,包括大數據,很容易鎖定人,讓防控措施更具有針對性,不僅節省時間,還節省成本,對於經濟來講,更是有助經濟增長。”

事實上,在本輪疫情中,與大連防控有着相同路徑的地方並不少,比如成都等。

7月27日,成都發現3例張家界輸入病例,迅速啓動了應急防控措施。在疫情暴發的12天后,成都控制了本輪疫情。根據四川發佈,自12日21時起,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石羊街道美洲花園68棟由新冠肺炎疫情中風險地區調整爲低風險地區,周邊封控區全部解封。至此,成都市中風險地區清零,目前全市均爲低風險地區,城市運行和生產生活全面恢復正常。

行動遲緩與疫情蔓延

而與大連等地同樣是本地輸入性病例,揚州的新增病例至今尚未出現零報告。

自7月27日揚州發現首例病例後,在隨後至8月20日,揚州市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從1例到升到了567例。事實上,在發現病例的次日,揚州同樣啓動了疫情防控措施。

7月28日,揚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要求非必要不聚集,精準實施分級分類管控措施,減少人員聚集,停止非必要聚集活動,原則上不舉辦大型羣衆性活動,並嚴格交通出行管控,要求主城區市民非必要不離開,此外還宣佈啓動主城區範圍內大規模核酸檢測。

但一系列的措施,並沒有遏制住揚州疫情的蔓延。

從8月10日確診的病例軌跡可以看出,病例438是8月2日被隔離、8月3日被確診病例160號的密接。在國家的常態化防控政策中,密接、密接的密接,都需要進行隔離醫學觀察,但是揚州卻沒有及時快遞地予以行動。

根據官方公開發布的信息,438號確診病例在8月3日凌晨至新東路菜媽媽生鮮集市。8月8日上午才由社區工作人員陪同至揚州大學附屬醫院西區急診科、武警江蘇總隊醫院發熱門診就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陽性,即通過專用救護車轉運至揚州市第三人民醫院。8月10日才被診斷爲確診病例。

在確診病例160號作爲確診病例38號被隔離的時候,作爲密接的密接,確診病例438號,在管控之外居然長達7天之久。

類似確診病例438的情形,在揚州的很多確診病例軌跡中都可以找到。這也是揚州目前新冠疫情仍處於火爆的一個主要因素。

一位流行病學專家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揚州的每日新增病例多爲確診病例,無症狀極少,由此可以看出,很多感染者並沒有在感染後及時被發現。

正因爲防控措施落而不實,帶來了揚州防控時間的延長、感染人數增多、影響居民正常生活時間加長、投入防控成本增多。

截至8月12日,揚州市對主城區的159.11萬人口進行了7輪核酸檢測。自8月13日至8月21日期間,對主城區的重點區域又進行了第8輪核酸檢測。

揚州教訓值得反思和總結,南京作爲此次的核心疫源地,更是值得疫情防控的反思和加強。

同爲疫源地的南京和鄭州

7月20日,南京祿口機場發現保潔感染事件,源頭爲7月10日的俄羅斯CA910入境航班。事實上,從南京通報7月10日入境人員的確診病例到發現保潔感染應過去了11天。

一位公衛專家表示,祿口機場的環境是隨着7月10日機艙清掃保潔人員開始被污染的,其所攜帶的病毒可能會污染機場的廁所、座椅、近距離接觸的人,甚至在局部封閉空間可能導致氣溶膠傳播。這些被病毒污染的場所,對於往來祿口機場的人,都帶來了感染風險。

但南京市對祿口機場這個疫源地,並沒有進行嚴格的管控措施,機場沒有停運。直到7月26日才正式停止一切運力。據第一財經統計,7月20日當天,從南京出港的航班量超過了200班,到7月21日減少到17班,22日爲20班,23日減少到2班,24日和25日只有一班。從7月20日-7月25日共計有305架次航班。

而7月10日到7月20日,到底有多少人經過了祿口機場?根據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官方所公佈的年旅客吞吐量3000萬人次計算,每天進出祿口機場的人爲8.2萬人次,在這11天內,大約有90.4萬人到過祿口機場。這90.4萬人的去向,成爲疫情蔓延到各地的導火索。

這凸顯了有些地方對於常態化防控措施的不執行不落地行爲,導致了疫情的全國蔓延。

7月20日,南京祿口機場發現感染者。8月13日,南京發佈了12日新增的一例確診病例,至今沒有再新增病例。防控時間歷經23天。

但作爲與南京處境極爲相似的便是鄭州,潛在感染源在發現病例時已存在數日,傳播鏈條已經展開。在同樣的疫情環境之下的防控,結局卻有着不同。

7月30日下午,鄭州發現感染者。8月12日,鄭州市發佈了11日新增的2例無症狀和5例確診病例,至今沒有再新增。防控時間歷經12天。

“從鄭州的防控措施看,並沒有與其他地方有所不同,還是按照國家制定的防控措施執行的,但是從它的落實看,的確是速度快和精準。第一時間把所有與市六院裏面的醫患、與醫患相關的密接人員及次密接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單獨隔離,傳染源往外傳播的機會減少。”上述流行病學專家表示。

截至8月12日,鄭州市這波疫情感染人數鎖定了138例。據第一財經不完全統計,在138例感染者中,其中有115例與市六院相關,感染者多爲醫院保潔、住院病人、病人護理人員、醫生,再遠端一點是病人護理人員相關的人員。

從鄭州發佈公佈的軌跡,鄭州市被確認的感染人員,多爲8月1日左右被隔離。

切斷傳染源的傳播路徑,一直都是傳染病防控的非醫學措施法寶,它阻斷了病毒的進一步傳播,這一措施的落實,在這鄭州疫情中比較凸顯。

除此之外,作爲核心的疫源地,鄭州市六院選擇了整體撤離。爲徹底消除院內傳播隱患,按照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要求,鄭州市對市六院封閉管理的人員實施分流。截至8月4日凌晨3點,醫院1000餘名醫患人員轉運至航空港區某地。據鄭州市政府副祕書長李慧芳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流患者447人,工作人員和陪護人員1137人。對分流人員,嚴格按照院感防控標準實施單人單間隔離治療或隔離醫學觀察。

以鄭州市六院爲核心的疫情防控圈子,最大程度的鎖定了第一波傳染源,減少了往市外傳播和省外傳播的機會。

“目前尚未看到因鄭州疫情擴散到省外的病例,經過12天時間,河南把疫情解決在了自己省內。”上述流行病學專家表示。

12天后,鄭州出現了零新增,而且,涉及鄭州市六院的病例並未擴至河南省外。

河南省省長王凱曾在8月4日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聯合指揮部的調度會議上表示,要科學精準劃定封控範圍,同步開展、加快推進核酸檢測、流調溯源,對確診患者、密接者、次密接者分類追蹤調查,切實摸清底數、堵塞漏洞,儘快啓動鄭州市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全力圈住傳染源頭、封死擴散渠道,盡最大努力把疫情解決在河南、消滅在河南。

防控政策“行之”則有效,“不行之”則無效

回頭看這一個月時間,在此輪多點多源的疫情中,既能看到使用常態化防控政策迅速控制疫情並局部清零的地方,比如大連、成都;也能看到因爲“被動應對”而使疫情不斷蔓延的事實,比如南京、揚州等。事實證明了國家制定的常態化防控政策是“行之”則有效,“不行”則無效。

在2020年的4月29日,中國便進入了常態化防控狀態,制定了用以應對“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體防控措施,要求堅持常態化精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按照“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的工作要求,堅決防範境外疫情輸入和境內疫情反彈,全力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落實“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措施,堅持“人物同防”,加強重點時段、重點地區、重點人羣疫情防控,及時發現散發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做到早、小、嚴、實,科學精準,有力、有序、有效處置疫情,發現一起撲滅一起,不斷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切實維護人民羣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這套常態化防控措施,在曾經的河北疫情、安徽-鮁魚圈疫情等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及此輪疫情中大連、成都等地很快收到了成效,但緣何在南京和揚州卻止不住疫情蔓延?

在8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健委基層司副司長高光明認爲,應對本輪疫情過程中,一些地方在一些工作環節中出現了一些問題,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但分析一下,沒有一個是技術上沒有明確規定的,沒有一個是沒有明確要求的。爲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核心的原因就是一條,就是疫情防控意識不到位,部分地方對常態化疫情防控重視程度不夠,這樣就存在麻痹思想、僥倖心理、放鬆心態,甚至是厭戰的情緒。所以,這就要求各地、各部門的幹部羣衆都要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對防控漏洞要再排查,對防控的重點要再加強,對防控要求要再落實。這是最核心的原因。

針對此波疫情,高光明認爲,對於傳染性強的德爾塔變異株,在這一輪疫情防控所有措施中,就突出一個“快”字,要以快打塊,要提高各項防控措施的速度和效率,來保證高質量的防控,一定要在疫情擴散之前築好社區防控的防控牆。首先是科學分區決策要快。要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流調,迅速甄別社會的風險點,迅速科學劃分中高風險封閉管理區,不同區域採取不同的防控策略,核心目的就一個,要儘可能把疫情在最快的時間裏壓縮在最小的區域裏。其次是基層預警反饋要快,要及時甄別人羣當中的高風險人羣;三是強調密接等高風險人羣集中隔離要快;四是各方聯動信息傳遞要快。疫情當地要構建高效無縫銜接的信息系統,確保信息傳遞精準及時。

此外,疫情防控中,社區防控至關重要。從過去幾輪疫情防控當中可以看出,社區防控就是一句話,就是要把相關的措施落小落細落到實處,做到聯防聯控、羣防羣控。

社區防控專家、北京市豐臺區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浩認爲,社區防控是一個最具中國特色疫情防控措施,在全球新冠流行的情況下,中國新冠疫情實現了動態清零,最大的特色優勢其實是社區防控。新冠疫情是一場人人都要參與的人民戰爭,但是人民戰爭必須要在科學的基礎上,否則的話就是人海戰爭。

總體而言,一位公衛專家認爲,此輪疫情蔓延時間長、感染病例多的地方,多爲應急響應慢,疫情發生後,部分地區疫情應急指揮系統啓動不及時,指揮層級不夠高,常態和應急機制轉換慢,緊急動員不到位,應急資源調度不充分,在疫情初期錯失了快速控制疫情的最佳戰機。其次是部門協調機制不健全,部分地區,特別是沒有發生過疫情的地區,平時缺少演練,戰時協調能力較差,部門間短期內難以形成工作合力。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