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残疾预防工作成效显著 新一轮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待出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经国务院批准,每年的8月25日设立为“残疾预防日”,今年的8月25日是第五个“残疾预防日”。

8月24日,中国残联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共同在京举办新闻发布活动。中国残联康复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负责同志和特邀专家共同介绍《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实施情况。

“康复是预防和减轻残疾,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会上,中国残联康复部主任胡向阳介绍, “十三五”期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各相关部门主动履职尽责,落实《行动计划》分工任务,社会各界热情参与、大力支持。

截至2020年底,《行动计划》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工作目标全面实现。我国在预防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疾病致残、伤害致残以及改善残疾康复服务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80%以上

根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显示,我国每20个新生儿里就有超过1个孩子患有出生缺陷,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超90万人。

由于身患残疾,很多家庭负担沉重,殊不知,80%的残疾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而预防残疾的根本就是要从控制出生缺陷、发育障碍致残开始。

就此,“十三五”期间,在党和政府关心、重视,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残疾人康复法规政策进一步完善,国务院颁布《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在全国范围建立实施,2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工伤康复和康复辅助器具配置待遇水平稳步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残疾人康复机构持续增加,社区康复工作普遍开展、不断深化,康复大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残疾人康复服务状况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康复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中国残联定期组织开展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与需求调查,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为有需求的持证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功能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服务。

“十三五期间”,有96.7万人(次)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1200余万残疾人得到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残疾预防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期待进一步强化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智库资源支持、全社会高效互动的残疾预防工作机制,有效增强残疾预防综合防控能力,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健康。

新一轮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待出

“十四五”时期,伴随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残疾预防工作将面临更大压力和挑战。

残疾人康复事业持续进步、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初步普及。不过,我国残疾人康复保障制度不完善、专业化服务能力不强、服务质量不高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较突出,与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和残疾人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为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提升残疾康复服务质量。

日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中国残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已与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疗保障局等联合制定、印发《“十四五”残疾人康复服务实施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主要措施,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保基本、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推动残疾人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提升康复服务质量。”胡向阳表示,力争到2025年,有需求的持证残疾人和残疾儿童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85%以上,残疾人普遍享有安全、有效的基本康复服务。

就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李大川同样表示,“十四五”期间,卫健委将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中国建设为统领,继续巩固和推广在“十三五”时期有关残疾预防、治疗、康复的好做法,好经验,同时针对人民群众对预防和减少残疾的新期待采取更加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为预防和减少残疾发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有关方面将研究、制定新一轮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继续针对遗传、疾病、伤害等主要致残因素,实施专项防控行动,努力减少、控制残疾发生、发展,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群众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