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农行行长张青松开场就说“我们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中期答卷”。

8月30日,农业银行召开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农行行长张青松、副行长林立、副行长崔勇、副行长徐瀚、董事会秘书韩国强、财务会计部总经理姚明德出席介绍上半年农行的经营情况,并就市场关心的资产质量、数字化转型、县域金融等问题作出回应。

张青松点评上半年农行的业绩情况是“规模、质量、效益”的稳步提升。从数据上看,上半年农行实现净经营收入3663亿元,同比增长7.8%;净利润1228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居四大行之首。

反映盈利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A)0.8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12.40%,同比分别提升0.03和0.46个百分点。

有资深银行业分析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在可比同业中,农行上半年表现不俗,尤其是资产质量、中间业务收入、县域金融等领域亮点突出。不过,与其他同业类似,当前不少上市银行面临着一个尴尬困境—业绩不错股价却被低估。但银行业作为顺周期行业,随着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经营压力将得到一定的缓解,从而利于推动银行股估值修复。

营业收入来源亮点颇多

利息净收入是银行营收的传统“主力”,但市场越来越看重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表现,后者代表着银行业务转型的未来方向,是衡量一家银行是否具有成长性的重要指标。

在落实金融减费让利的背景下,农行上半年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还能实现8.8%的同比增长,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这背后反映的实则是农行在零售业务和数字化转型的成效,因为在农行中间业务收入构成中,信用卡、网络金融等业务收入增长尤为显著。其中,信用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13.0%,网络金融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21.9%。

细究发现,数字化经营成为农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提速的“助推器”。张青松透露,全面实施数字经营战略,围绕“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从渠道建设、数据质量提升、大数据应用和科技基础等方面,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十大工程”建设。以零售业务为例,早在2019年,农行就提出着力建设“客户首选的智能零售银行”的目标,两年多来,这一目标中的“智能”定位愈加鲜明。

上半年,农行持续加强以掌银为核心的线上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和产品创新,加快掌银版本迭代升级,推出掌银乡村版和大字版,掌银月度活跃客户数(MAU)突破1.24亿,比上年末增长2077万户,个人掌银MAU总量和增量均位居同业第一。

此外,近年来,随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日益旺盛,农行在财富管理产品体系、投研水平和专业化服务能力等方面持续深耕,也为中间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续航”。

资料显示,农行代理保险业务一直处于同业优势地位,今年上半年以666亿保费继续保持同业前列;代销基金业务实行“精品”战略,与优质基金公司合作,推动农行代销基金业务快速发展,上半年该行代销基金销量达2000亿元,同比增长42%。此外,近年来农行大力拓展财富管理的高端业务市场,截至6月末,私人银行客户数突破16万户,管理资产规模突破1.8万亿。

农行副行长崔勇表示,零售业务的竞争力关键还是在客户服务、财富管理、渠道及科技的助力,还有批量获客的能力。下一步,农行将继续围绕国家战略、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持续推进零售业务智慧化、综合化、普惠化的发展。

资产质量改善久久为功

对银行来说,守住资产质量就是守住风险底线。对农行来说,疫情对资产质量的冲击正逐渐消解,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在不良贷款认定标准进一步趋严的情况下,农行不良贷款率逐季下降。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农行不良率1.5%,比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上半年,农行新发生不良贷款796亿元,同比仅增加79亿元,新发生不良呈现起稳态势。

另一方面,逾期贷款实现“双降”,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之比为73.7%,比上年末下降8.7个百分点,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之比为44.2%,比上年末下降5.2个百分点。此外,拨备覆盖率275%,比上年末提升14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农行对于改善资产质量是久久为功。据张青松介绍,农行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各类风险加强全方位预警扫描;并强化内控合规管理,提升制度保障。

具体来说:

一是着力管控信用风险。坚持“增量防控、存量处置”两手抓,加强关注类贷款源头管控,强化重点领域风险治理,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资产质量总体稳定并不断向好。

二是精准防控市场风险。建立全视图、一体化的集团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股市、债市、汇市跟踪监测,强化市场类金融资产穿透管理,合理控制风险敞口,市场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三是强化内控合规管理。深入推进内控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内控合规建设年”等活动,强化重点领域案件风险分类治理,全力做好反洗钱和制裁风险管理。

“三农+普惠”双轮驱动提振效益

作为农行三大战略之一,三农县域既是农行贯彻落实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也为农行经营效益的提升提供助力。

一组数字可以佐证农行三农县域业务稳重向好的发展情况:

一是县域贷款增速高于全行,截至6月末,县域各项贷款余额达到5.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6066亿元,增速为11.4%,高于全行2.4个百分点。

二是县域存款增长平稳,截至6月末,县域各项存款达到9.35亿万元,比年初增加5933亿元,增速6.8%。

三是利润贡献持续提升,上半年县域业务实现税前利润605亿元,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对全行贡献度达到39.4%,县域存款逆差2.93,高于全行27个BP,成本收入比29.03%,同比下降0.92个百分点。

“农行县域贷款的增速高于存款增速,说明我们对县域的支持力度是不断加大。这不是从县域‘抽血’,而是给县域‘供血’。”农行副行长徐瀚强调。

为加大县域市场拓展力度,农行在组织保障、政策扶持、产品创新、营销服务等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例如,为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农行实施数字乡村金融服务工程,开展农户信息建档,大力推进惠农e贷线上融资业务,积极发展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涉农场景金融。截止6月末,惠农e贷余额达到5082亿元,比年初增加154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农+小微”双轮驱动下,农行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扩面上量”,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截至6月末,农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424亿元,较年初增加2898亿元,增速30.4%,普惠小微贷款客户198.2万户,较年初增加41.5万户,累计贷款年化利率4.09%,较上年下降9个基点,全面达到了银保监会两增两控的要求,也实现了央行降准口径二档达标的要求。

农行行长张青松表示,下半年,农行将持续强化普惠金融服务,确保小微普惠贷款完成监管要求。

一是发挥农行的特色与优势,将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效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是继续加大线上贷款的投放力度,提高首贷户占比和中长期等贷款占比。

三是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升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