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乳企半年報收官:伊利、蒙牛繼續領跑,奶價上漲致毛利率受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葉碧華 實習生黃凱欣 綜合報道 8月30日晚,隨着光明乳業(600597.SH)、伊利股份(600887.SH)先後發佈2021半年報,加上此前的蒙牛乳業(02319.HK)、雅士利國際(01230.HK)、新乳業(002946)、三元股份(600429)等,各大乳製品公司上半年成績單已悉數揭曉。

數據顯示,今年1-6月光明乳業營業收入爲142.64億元,同比增長17.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61億元,同比下滑16.81%;淨資產收益率4.14%,同比減少1.28個百分點。

針對淨利潤下滑,光明乳業給出的解釋是,原奶價格大幅上漲,新西蘭海運運力不足造成出貨量減少,國際海運成本大幅上調以及關鍵客戶跨境銷售渠道受到疫情影響,最終導致新西蘭新萊特上半年營業收入31.21億元,當期虧損0.76億元。

同期,伊利、蒙牛雙雙實現利潤高速增長。上半年,伊利實現營收562.94億元,同比增加18.9%;歸母淨利潤爲53.22億元,同比增長42.48%。而蒙牛收入459.05億元,同比上升22.3%;股東應占利潤同比增長143.2%至29.47億元。

而近年持續發力低溫產品的新乳業上半年錄得營收43.16億元,同比增長68.85%;淨利潤1.46億元,同比增長90.58%;扣非淨利1.19億元,同比漲133.47%。

雙寡頭繼續領跑

上半年,在蒙牛主營業務(液態奶、冰淇淋、奶粉及奶酪產品)中,液態奶業務收入394.48億元,同比增長21.1%,佔蒙牛總收入的85.9%;冰淇淋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4.8%,爲30.04億元;奶粉業務收入同比上升11.6%至25.47億元,佔總收入的5.6%。

同期,伊利液體乳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24.07億元,同比增長19.65%,市場零售額份額較去年同期提升了0.7個百分點;奶粉及奶製品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6.27億元,同比增長14.83%,其中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市場零售額份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9個百分點,奶酪業務的終端市場零售端份額比上年同期提升6.7個百分點;冷飲業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3.80%。截至2021年6月底,伊利綜合產能近1394萬噸/年。

據Euromonitor前瞻產業院數據,在2020年我國飲用奶市場競爭格局中,伊利及其旗下高端液態奶品牌金典分別佔比9.8%和7.7%,蒙牛及其旗下特侖蘇品牌在市場分別佔比7.6%和8.5%。伊利、蒙牛兩家就攬下了約33.6%市場份額,乳製品市場呈現出高度集中的雙寡頭競爭局面。

上半年,國內經濟穩定恢復,以乳製品爲代表的健康食品消費需求保持良好增長態勢,乳製品的市場滲透率和覆蓋人羣繼續增加。尼爾森零研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液態乳品市場零售額同比增幅9%,嬰幼兒及成人配方奶粉市場零售額同比增幅7.7%,奶酪市場零售額同比增幅35.3%。

與此同時,社羣營銷、O2O到家等新零售模式繼續快速發展,對用戶的消費行爲和購買習慣產生了較大影響,在產品、業務模式及運營管理等方面,也給乳企帶來了創新機會與挑戰。

報告期內,蒙牛常溫業務繼續增加線下門店覆蓋,實現網點及銷量雙增長。同時大力發展新零售模式,加速發展電商O2O平臺業務,促進線上線下一體化。該公司在中報裏透露,通過與京東到家、餓了麼、美團、淘鮮達、多點等O2O平臺的深入合作,上半年到家業務同比實現三位數增長。

同期,伊利也深化全渠道戰略佈局,大力拓展新興渠道。凱度調研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伊利常溫液態類乳品的市場滲透率爲85.7%,比上年同期提升了1.5個百分點;上半年,公司電商業務收入比2020年同期增長21.8%。

原奶價格上漲

受原料鮮奶價格上漲影響,不少乳企的毛利率都出現下滑。上半年,伊利毛利率爲37.4%,比去年同期下降0.77個百分點;蒙牛毛利率下降0.8個百分點至38.2%;新乳業毛利率下滑1.67個百分點至26.15%;三元股份毛利率爲26.38%,較2020同期32.8%下降了6.42個百分點。

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原奶價格持續上行,目前位於近三年的高點。根據農業農村部的監測數據,截至2021年6月底,原奶價格同比上漲19.7%。據新乳業中報披露,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成本同比上漲88.77%,主要原因是“隨着銷售規模的增長營業成本相應增加”,以及“主要原料生鮮乳價格同比上漲”。

在此情況下,乳企紛紛採取措施規避風險。比如,伊利通過優化產品結構,積極開拓“O2O到家”及“社羣營銷”等新型零售渠道,提高銷售費用使用效率,以提升營業利潤率。數據顯示,上半年伊利銷售費用124.25億元,同比增加9.78%。

蒙牛方面則透露,上半年國內玉米、小麥、豆粕價格上漲,導致奶牛養殖的飼料成本仍處高位,面對原奶成本上漲,蒙牛繼續加強奶源佈局。去年下半年,蒙牛將所持中國聖牧的股份佔比由3.83%增至17.8%。同時,該公司也通過改善產品結構,加大力度推廣高端產品如特侖蘇、每日鮮語等以應對原材料上漲的壓力。

無獨有偶,伊利也加強對上游奶源的收購力度以抵抗原料價格上漲風險。去年9月,伊利宣佈以16.6億港元價格要約收購的方式收購中地乳業(01492.HK)。報告期內,中地乳業已新增爲伊利子公司,該子公司主要經營範圍爲生鮮乳生產、銷售等。

除了近兩年通過收購夏進乳業、寰美乳業擴大規模以外,爲了對沖原奶價格上漲壓力,新乳業還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從養殖、加工、銷售到營運全鏈條的品質控制、效率提升和成本節約。

不過,業內人士透露,從經驗來看,原奶價格上漲對企業而言不一樣全是壞事,將倒逼企業打出控制成本、提升單價和改善產品結構“組合拳”,有可能實現利潤的新一輪上漲。

(作者:葉碧華,黃凱欣 編輯:李清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