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

是党的基础组织

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

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担负直接

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

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

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高度重视党支部建设

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

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

推动全党形成

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良好态势

取得明显成效

拱辰街道南广阳城村2016年9月20日正式回迁入住。面对回迁的新形势新问题,村党支部首先思考的就是如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让百姓安居乐业,让村庄和谐稳定。在自治、精治、共治、善治的不断探索中,形成了“协商民主、契约治村、不诉自办”的“契约治村”党支部工作法,实行以“一人一户一族”为抓手的管理体系,每名党员、村民代表、物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严格约束自身行为的同时,对家属和亲属行为进行严格管理。已形成了点多面广、处处传递正能量的良好局面。

▷定期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

主要做法

一协商民主 共同定约

村党支部抛弃了普通的引入物业公司的管理模式,“两委”班子平移到物业,确定党组织在物业的核心地位,使得服务村民这一初心最快且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实践。要把新家园建设好,首先需要一套务实有效的管理制度,村党支部通过先党内后党外、先代表后群众,几上几下、反复酝酿协商,历时两年零四个月,最终形成了村庄治理的村规民约——《致村民一封信》,共8章25条,内容涉及治安管理、房屋出租、环境保护、消防和电梯管理等方面,堪称小区建设和管理的“小宪法”,成为了小区管理的基本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12项管理制度。正是因为在契约制定的过程中,让群众有了发言权,强化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所以也就形成了较强的约束力。

▷关于地库建设的一系列决议带来了如同展室般的整洁地库

二党建引领 全民履约

为了把这些制度落实好,村党支部首先从党员抓起,要求党员带头遵守制度,并通过党员管好家庭成员,进而管好直系亲属及党员联系户,这就形成了层层示范带动的“一人一户一族”管理模式。通过党员、村民代表、18岁以上村民签订遵守村规民约的承诺书以及“两委”进物业、小区志愿者参与等方式,带动全体村民共同遵守各项管理制度,并在落实、执行上一视同仁,严肃惩处违约行为,管理过程透明公开,实现了自治从契约做起、精治从小事做起、共治从每家每户做起、善治从人的心灵做起,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创新“一人一户一族”制度

三不诉自办 带头护约

在各项制度的良性运行下,村民的家园意识不断增强,“两委”干部、物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被充分调动,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沟通联系更加顺畅,村民的合理诉求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实现了“小事不出单元门、大事不出村”,12345热线投诉基本为零。一分制度,九分落实,有了好的契约,只是迈好了关键的第一步,最终还要看落实。通过四年多的实践,村“两委”班子与村民相互履约,互相监督,形成了有约必守、违约必罚的广泛共识。

▷80多岁老党员义务铲雪

成效启示

一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成效要始终坚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从南广阳城村“党建引领、协商民主、契约治理、不诉自办”的治理经验中可以看出,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党组织的核心作用、离不开党组织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党员志愿者在小区内修建花枝

二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要探索“管理-治理-制理-智理”的新路径。从“管理”到“治理”,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协商民主的体现;从“治理”到“制理”,是基层治理制度的完善和规范,是契约治理的体现;从“制理”到“智理”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是不诉自办的集中体现,畅通了村民意见反馈渠道,也探索出了更多基层治理的好办法、好点子,走出了基层治理未诉先办、不诉自办的新路径。

▷市委组织部长魏小东同志赴南广阳城村实地调研走访

三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要以使命担当、实干实践勇答时代问卷。对于基层治理,需要我们要拿出耐心、勇气,勇答时代问卷,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切实提升百姓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垃圾不落地”试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