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安调控再出重拳!近三年人口增量井喷,百万人或失去二套房资格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未来 实习生 陈清容 北京报道

8月30日,西安市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指出扩大住房限购、限售区域范围,同时强化住房限购措施。其中规定:落户满3年方可在限购区域购买第2套商品住房;E类人才须连续缴纳12个月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方可购房;家庭拥有2套及以上商品房,夫妻离异后一年内任何一方均不得在限购区域购房。

记者了解到,8月份全国已有多个城市针对当地楼市情况出台了相应调控政策。业内专家认为,西安此次政策出台符合预期,进一步体现了西安落实三稳的导向,后续继续加码的城市数量依然会增多,限购升级的路径也会更加清晰,即体现在区域、本地户籍、人才、离异家庭等方面。

扩大住房限购、限售范围

此次调整为2016年西安开始限购后,第二次扩大限购区域。《通知》明确指出,将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高桥街道、马王街道以及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全域纳入住房限购、限售范围。政策调整后,城六区、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国际港务区、航天基地、临潼区、长安区、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西新城高桥街道及马王街道为西安市限购区域。

据悉,此次纳入限购范围的沣西新城部分区域以及沣东新城的全域是近年来西安楼市的热门区域。据西安当地的业内人士称,沣东新城近几年的房屋售价较高,在各新区内排名靠前,此次新政前,西安市区已有限购政策,且新盘需要摇号,选购、投资城六区、高新区、经开区等已在限购区域内的房子的难度加大。因此离西安城区较近、有发展潜力的西咸新区成为西安购房者和投资者的首选。

同时,记者从安居客官网了解到,自今年一月份以来,西咸新区新房均价一直高于西安的新房均价。其中,8月西咸新区新房均价为17525元/平方米,西安8月新房均价为14530元/平方米,且在安居客公布的8月份西安人气楼盘前20榜单中,西咸新区占了5个。

针对西安此次全方位升级的限购,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西安扩大了限购的行政区域,把西咸新区的部分热点板块进行了升级,是落实“房住不炒”的重要举措。

百万人或将失去“房票”

在西安的商品房供应量方面,据百度房产西安站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西安15128套房源共计吸引75761组家庭进行意向登记。预计在西安买房的孙敏(化名)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西安摇号买房太难了,其表示:“我隔一个月摇号一次,从今年2月到现在,摇号4次陪跑4次,这比中彩票还难。”

摇号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随着新政的推出,购房门槛的提高或将使百万人失去“房票”。

此前,西安曾收紧过一次政策,按照今年3月30日西安发布的政策规定,在住房限购区域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须落户满1年,且须连续缴纳12个社保/个税。但新房市场依旧火热,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西安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各月涨幅在0.4%—1.0%之间波动,环比累计上涨5.0%,涨幅比上年同期扩大1.3个百分点。

而此次《通知》规定,2021年8月31日0时起,在西安市已落户、新落户居民家庭在住房限购、限售区域内购买第2套商品住房的,均须落户满3年。

据西安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了1295万,2019年为1020.1万人,2018年为1000.37万人。2020年比2019年多了274.9万,比2010年多了448.5万,增量位居全国第四,10年累计增幅达53%,且近三年西安人口增速更快。

因此,结合近年来西安人口的增量,随着新政的推出,购房门槛的提高或将使百万人失去房票。

与此同时,经批准引进的E类人才在住房限购、限售区域内购买商品住房的,除提供人才认定的相关证明材料外,还需提供已在本市连续缴纳12个月的社保或个税证明。

“通过人才认定买房更难了,办理人才认定时需要3个月的社保或个税,叠加830新政,通过人才认定买房,最快也需要15个月。”美城机构市场研究中心总监沈玮向相关媒体表示。

此外,9月1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表示购房受到了新政的限制,“能否还我购房资格?已在西安有了一套房,为了孩子上学,去年八月把户口迁到了咸阳市,办理入学以后,今年1月又把户口迁回了西安市。夫妻都在高新区交了十几年社保,但是830新政出来,我是不是就失去了购房资格。”

对此,美城机构市场研究中心总监沈玮向相关媒体表示,“此次调控保护了首套刚需,而二套房,不管是改善还是投机,都被新政限制。”

此次新政,也堵上了离婚购房漏洞。新政规定,夫妻离异的,离异前家庭在限购区域拥有2套及以上商品住房,离异后一年内任何一方均不得在限购区域购买商品住房。

总体上,对于此次新政,严跃进向《华夏时报》记者总结道,“除了原有的政策收紧以外,也明确了秩序整顿的工作。市场秩序整顿工作将持续,且会成为巩固既有调控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