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成都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初步判斷爲四川特有種

成都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初步判斷爲四川特有種

世界瀕危物種,被稱爲“水中大熊貓”的桃花水母竟然在小區外的公園裏發現了!

上個週末,位於成都市錦江區大觀堰生態公園附近的某小區業主們可熱鬧了,大家都在討論着小區外的湖裏發現了非常少見的桃花水母。9月7日,網友“成都刀刀”告訴紅星新聞記者,5日下午四點左右,他帶着孩子在小區外公園池塘撈魚玩,無意間撈到了桃花水母。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對此表示,從形態上初步判斷,應該是四川桃花水母,觸角比中華桃花水母的短一些。“但要進行準確分類,最好是通過基因測序確定。”

據介紹,桃花水母是一種原始低等的無脊椎動物,最早誕生於約5.5億年前。專家研究認爲,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它以自己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着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又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趙力介紹,在成都乃至四川多地都發現過桃花水母,但都被判斷爲中華桃花水母。而1984年在都江堰青城山發現的桃花水母,被證實爲四川特有種——四川桃花水母。成都大觀堰公園的標識牌上有同屬于都江堰灌溉水系的介紹,據此推測,大觀堰的四川桃花水母可能是從都江堰來的。

這次發現的到底是不是四川桃花水母,成都觀鳥協會副祕書長黃科則表示,業界對桃花水母的分類有不同看法,到底是什麼種羣的,最好是通過基因測序的方式來確定。

“發現”

市民帶孩子池塘撈魚

意外撈出桃花水母 有人稱如硬幣大小

9月7日,家住錦江區大觀堰生態公園附近的網友“成都刀刀”告訴紅星新聞記者,5日下午四點左右,他帶着孩子在小區外的公園池塘撈魚玩,無意間撈到了跟魚不一樣的小生物。仔細辨認,發現應該是桃花水母。

“這個(池塘)原本是個原生態的池塘,有很多小魚苗,周圍小區的小朋友應該都在這裏撈過魚,餵過小鴨子。”作爲父母都在附近老廠工作過,也是附近一小區第一批業主的“成都刀刀”來說,這個池塘也有十分“坎坷”的經歷。

他介紹稱,生態公園裏的這個池塘原本是“野生”的,後來因爲城市建設,被填過一部分,曾變成臭水塘。後來又經過城市改造建設,加上近幾年,小區業主和管理公司一直在爲池塘的生態改造保護努力奔走,形成了現在生態公園城市綠道的環境。

9月7日上午,紅星新聞記者來到大觀堰生態公園,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公園綠道,水域成狹長型。

沿着綠道,紅星新聞記者走到一處木質平臺,很快就在水裏發現了桃花水母的身影,傘蓋在水中一張一合,上下飄蕩,還有幾個明顯可見的觸角,整體呈現半透明的狀態。

紅星新聞記者沿着公園綠道走了一圈,在多處發現了桃花水母。現場有附近居民說,聽到別的鄰居說這裏有水母,特意來看看。

負責公園安保巡邏的蒲先生告訴紅星新聞,他也是聽附近居民說水裏有桃花水母以後才注意到的。從打撈起來的水母看,大的有一元硬幣大小,小的也有一角硬幣大小,(聽說)數量多的時候,“成羣結隊”的。

蒲先生還說,他特意回去上網查了,桃花水母對水質的要求特別高,要弱酸性的水裏纔會有,“說明現在生態好了,水質好了。”

“回顧”

四川多地曾出現桃花水母蹤影

最早誕生於5.5億年前 被譽爲“活化石”

資料顯示,桃花水母是水螅綱、淡水水母目、笠水母科的一屬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別稱桃花魚、降落傘魚、水螅水母等。已記錄11種,水母體直徑1.5-2釐米,具有很多觸手。

據人民網報道,桃花水母是僅有的一種在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生活在清潔的江河、湖泊之中,爲世界級瀕危物種。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作爲生物進化過程形成的一個物種,其地位絲毫不遜於大熊貓。

另外,桃花水母是一種原始低等的無脊椎動物,最早誕生於約5.5億年前。

實際上,桃花水母並非第一次現身於四川。在成都和四川其他市州等多地,近些年來也頻繁發現了桃花水母。

2014年,在都江堰市成青湖發現數量不少的桃花水母;2019年7月,在該市蓮花湖發現桃花水母;2020年7月,位於都江堰市蒲陽街道的安緹縵旅遊生態度假區也驚現大面積桃花水母。

2020年6月,眉山市彭山區謝家街道的一廠區消防蓄水池內,發現了一些不明水生物。經相關專家檢測鑑定,確認爲瀕臨絕跡的“桃花水母”。

2020年6月,成都市武侯區地鐵3號線紅牌路站附近一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展示了小區居民拍攝的視頻。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降落傘狀、幾乎透明的水母,在水中一收一縮地遊動着。

2020年7月,瀘州市民在龍馬潭某小區水景觀裏發現了桃花水母。

2021年4月30日,據中新網報道,四川省閬中市某單位水池中發現桃花水母。

“說法”

大觀堰同爲都江堰灌溉水系

從形態上初步判斷爲四川桃花水母

9月6日下午6點,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收到了大觀堰生態公園附近居民發來的“發現桃花水母”的消息,趕到了大觀堰生態公園。

“一開始沒有看到,問了幾個居民,也說不知道。”趙力表示,後來是一位大爺證實,確實在5日看到了很多,並熱情地把他們帶到了發現桃花水母的地方,還幫忙打撈。

“最後我們撈了4只。”趙力說,從形態上初步判斷,應該是四川特有種——四川桃花水母,觸角比中華桃花水母的短一些。“但是現在進行準確分類,最好是通過基因測序確定。”

目前,桃花水母有11種,其中9種在中國被發現過。趙力解釋說,實際上,在成都乃至四川多地,發現過的桃花水母都被判斷爲中華桃花水母。“這種桃花水母的分佈區域很廣,長江中下游都出現過。”而只有在1984年都江堰青城山發現的桃花水母,被證實爲四川特有種——四川桃花水母。

趙力表示,大觀堰公園的標識牌上也有同屬于都江堰灌溉水系的介紹,據此推測,大觀堰的四川桃花水母可能是從都江堰來的。

記者注意到,在大觀堰生態公園總平面圖的介紹中,大觀堰有着上千年曆史,曾是都江堰灌區水系的組成部分,是魚羣水鳥的棲息之地,曾與周邊其它堰塘一起被稱爲“城市之腎”。

一位業主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得知桃花水母是瀕危動物後,小區裏打撈過桃花水母的媽媽們把它們又放回水裏去了。

對於大觀堰生態公園裏發現的是否爲四川桃花水母,成都觀鳥協會副祕書長黃科則保持更謹慎的看法。他表示,業界對桃花水母的分類有不同看法,到底是什麼種羣的,最好是通過基因測序的方式來確定。

2020年在成都市武侯區發現的桃花水母,黃科也曾到現場看過。他稱,對比這一次在大觀堰生態公園發現的,確實形態有所不同。

“釋疑”

與海洋裏的水母區別很大 毒性微弱

分離出水母體纔對水質要求高

大家經常聽說水母是海洋生物,爲什麼在內陸也能看到水母呢?趙力解釋說,桃花水母是世界上唯一的一類淡水水母,它們和海洋裏的水母還是有很多區別的。“桃花水母雖然也是刺胞動物,但卻不是大部分水母從屬的鉢水母綱,而是水螅綱。生物分類的方式是,門、綱、目、科、屬、種,它們在綱上就有區別,所以親緣關係有點遠。”

趙力還表示,海洋裏的水母大多毒性較大,而桃花水母的刺細胞毒性很微弱。

對於有說法稱桃花水母首次出現在大觀堰生態公園,趙力認爲這個說法並不準確,他說因爲桃花水母的生活史爲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而成,生命週期有兩年左右。處於螅狀體時,非常細小,附着於淤泥、岩石上,甚至乾旱時,會形成薄膜把自己保護起來,很難被發現。環境適應時,分離出水母形態,才容易被發現,“所以,出現進行繁殖的水母形態,說明至少存在了兩年。

趙力說,螅狀體時,對水質要求不高,到分離水母體,則要求其水質條件比較好,爲弱酸性。

趙力介紹說,2004年出版的《中國紅色物種名錄》,對生長於中國的9種桃花水母進行了權威的等級論證。其中,中華桃花水母和信陽桃花水母爲無危物種,宜昌桃花水母和嘉定桃花水母爲易危物種,楚雄桃花水母、杭州桃花水母爲近危物種,秭歸桃花水母、四川桃花水母爲瀕危物種,短手桃花水母爲瀕危甚至極危物種。

對於桃花水母象徵着水體的潔淨,成都觀鳥協會副祕書長黃科也表示只能說是相對條件下,因爲在水池、泳池等地方,也都出現過桃花水母。

紅星新聞記者 於遵素 攝影記者 王紅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