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电网董事长辛保安:推进碳中和将重塑能源体系,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预计升至8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 北京报道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9月9日,以“碳中和与绿色发展之路”为主题的2021能源电力转型国家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共同主办,得到世界经济论坛的大力支持。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辛保安在会上围绕“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表了相关讲话。

辛保安表示,当前,笼罩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阴霾还未完全退去,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挑战日益突出,全球极端天气导致的自然灾害频发、多发,警示我们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任务更加紧迫。

推进碳中和将重塑能源体系

辛保安在会上说道,为落实巴黎协定、应对气候变化,当前全球已有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设定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向国际社会做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信心、决心。

随着各国更加务实、有力地推进减排降碳,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步伐明显加快,构建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传统能源体系受到巨大冲击,新的体系正在许多国家孕育发展。辛保安认为:“这将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

首先,能源供给结构将深度的调整。可再生能源特别是新能源将大规模的开发利用,逐步取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在能源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虽然各国的发展进程不完全一致,但是趋势是清晰、明确的。“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为16%,预计2030年、2060年将分别提升至25%、80%。”

其次,能源利用方式将深刻变化。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各种新型用能设备大量涌现,电气化水平显著提高,电能利用的范围延伸到许多以前不用电的领域。氢能得到进一步的应用,电能与其他能源灵活转化,分布式光伏大量的接入,很多用户侧主体兼具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双重属性,能源利用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综合化和互动化。

“2020年中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约为27%,预计2030年、2060年将分别提升到39%、70%。”辛保安在会上表示。

第三,能源技术装备将跨越升级、适应双碳要求。推进能源转型,需要突破新能源高效开发、多能转化、先进储能能源系统控制、碳普及利用与分层等领域的新技术,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的融合发展,实现技术装备全面升级,推动能源系统向更加智慧、开放、高效、友好的方向演进。 

第四,能源产业生态将蓬勃出新。能源转型将深刻改变能源行业的生产关系,催生出综合能源服务、电动汽车充换电、能源大数据等新业务、新业态和新模式,培育出更多的新型市场主体,形成全新的能源生态圈。 

第五,能源治理体系将系统优化。无论从全球还是具体到一个国家,绿色低碳能源体系的构建将深刻改变能源版图和利益格局,推动能源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进行变革与调整。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是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辛保安指出,开发利用新能源资源,发电是主要方式;替代终端化石能源消费,电力是主要选择。

随着“双碳”进程加快和能源转型深化,电力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压力。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中国电力系统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也为全球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据辛保安介绍,新型电力系统是以新能源为供给主体、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与源网荷储互动和多能互补为支撑,具有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灵活可控、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等基本特征的电力系统。

从数字化与多能转换的视角来看,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智慧能源系统,具有能源互联网的技术特征。与传统的电力系统相比,新型电力系统具有更加强大的功能:一是有效破解新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和消纳的难题;二是有效实现新型用电设施的灵活接入,即插即用;三是有利支撑源网荷储各环节高效协调互动;四是有力促进电力与其他能源系统的互补互济。

“总的来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能源清洁转型的关键之举,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辛保安认为,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坚持安全为本、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政策引导、加强合作共赢。

“我们站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关口,碳中和任重道远,绿色发展之路漫漫,机遇与挑战并存。”辛保安总结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