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東江環保增收不增利 危廢處理行業現“內卷” 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茹陽陽 吳可仲 北京報道

今年上半年,東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江環保”,002672.SZ)“增收不增利”。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東江環保近日披露的2021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6.6億元,同比增長12%,實現歸母淨利潤1.1億元,同比下滑30%。同時,東江環保控股子公司廈門東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東江”),今年以來3次因環保問題被當地生態環境部門處罰。

對於增收不增利及子公司被罰等相關問題,記者多次致電致函東江環保方面,但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區域廢物管理室主任董慶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2015~2017年,危險廢物行業確實很火熱,而2019年行業則出現拐點,現在危廢處理費用在部分區域已經差不多“腰斬”。

“廈門東江被處罰,其中兩次都與醫廢有關,可能和目前醫廢的產生量較大,與該子公司相關設施的日常管理有一定關係。”董慶銀表示,東江環保此次廈門子公司出現的情況,在目前的形勢下,不太可能是普遍現象。

增收不增利

公開資料顯示,東江環保成立於1999年,並在2012年登陸深交所主板。該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工業廢物處置及資源化、市政廢物處置、電子廢棄物拆解和環境工程及服務等。

東江環保在半年報中表示,目前,公司具備44類危險廢物經營資質、資質規模超過200萬噸/年,是國內資質種類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危險廢物處理處置企業之一。

截至今年6月末,東江環保業務輻射泛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華北和中西部地區,工業廢物處置網絡覆蓋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地區,累計服務客戶超過3萬家,佔據國內工業危廢處理市場核心位置。

東江環保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公司在運營危廢處理項目30個,獲得覈准資質總量達213萬噸/年;危廢在建項目3個,計劃處理規模38.1萬噸/年,計劃總投資15.4億元。

東江環保上半年16.6億元的營收構成爲:工業廢物資源化利用6.6億元(40%);工業廢物處理處置7.3億元(44%);市政廢物處理處置0.9億元(6%);電子廢棄物拆解0.7億元(4%);環境工程及服務0.5億元(3%);再生能源利用0.3億元(2%);貿易及其他0.2億元(1%)。可以看出,其工業廢物處置及資源化業務營收佔比逾八成。

上半年,東江環保營收實現了同比增長。不過,上半年其歸母淨利潤僅爲1.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6億元下滑逾30%;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則由去年同期的3.9億元,銳減66%至1.4億元。

東江環保方面表示,公司的淨利潤出現30%的下滑,主要因報告期危廢市場競爭加劇,危廢無害化處置業務收運價格下降導致。而經營現金流減少,主要是因報告期內公司支付原材料採購款和銀行承兌匯票增加,以及較上年同期收到(電子廢棄物)拆解補貼款減少造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東江環保半年報“重大非股權投資”部分顯示,公司目前在建項目13個,涉及危廢處置、再生資源等多個細分領域;期末在建工程餘額爲13億元。此外,報告期內,東江環保通過收購“雄風環保”進入稀貴金屬回收業務領域。

接連因環保問題被罰

除上述淨利潤下滑外,記者還注意到,東江環保一家子公司接連因存在環保問題遭到主管部門處罰。

近年來,環保領域監管日趨嚴厲,業內企業環保違法成本高企。在此背景下,東江環保控股子公司廈門東江,今年以來3次因存在環保問題被當地生態環境部門處罰。

廈門市生態環境局官網信息顯示,4月17日,生態環境部門執法人員在對廈門東江進行現場檢查過程中,委託第三方採集由後者處置的醫療廢物爐渣4袋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其中一袋爐渣上層熱灼減率12.4%、中層13.6%、下層11.5%,不符合《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4-2001)相關要求。廈門東江對此進行申辯後,被處以1萬元罰款。

4月19日,相關執法人員再次到東江環保進行現場檢查,發現該公司危廢倉庫廢氣處理設施的紫外光氧催化設施損壞或無運行。經調查,因維保合同到期未續簽,3月份以後相關設施未進行維保和清洗,致使開關跳閘及燈管損壞未及時發現並修復。此次,廈門東江被處以8萬元罰款。

6月24日,相關執法人員在對廈門市思明區太九診所進行調查時,發現廈門東江未對該診所醫療廢物進行未及時收集、運送。廈門東江環保因此被“給予警告”。

董慶銀表示,廈門東江被處罰,其中兩次都與醫廢有關,可能和目前醫廢的產生量較大,與該子公司相關設施的日常管理有一定關係。如處罰中涉及的熱灼減率,可能是因部分時段進量較大、未焚燒完全造成的。而涉及“紫外光氧催化設施”的處罰,同樣和公司運營管理有關,公司平時可能對焚燒設施的日常運維關注較多,疏於危險廢物貯存設施的管理。

“東江環保此次廈門子公司出現的情況,在目前的形勢下,不太可能是普遍存在的現象。”董慶銀認爲,從整個危廢行業管控來看,目前行業的合規達標是沒有問題的,不會出現類似於其他行業的無序發展和設施短缺的情況。

行業競爭加劇

其實,近年來東江環保的業績呈現整體下滑的趨勢。

Wind數據顯示,2017年~2020年,東江環保營收分別爲31億元、33億元、35億元和33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爲18%、6%、5%和-4%;歸母淨利潤爲4.7億元、4.1億元、4.2億元和3億元,同比增長-11%、-14%、4%和-28%。

東江環保在此次半年報中表示,近年領域內相關政策密集出臺,同時“無廢城市”建設亦帶來危險廢物管理理念、運營模式的深刻變化。不過,工業危廢處理行業經過多年快速發展,逐步進入集中度提升的競爭階段。

東江環保方面表示,基於產廢源頭的治理能力提升及循環經濟理念,近幾年危廢產生量增速逐年降低。同時近幾年迎來危廢處置利用能力的集中釋放,覈准危廢資質增速遠高於廢物產生量。此外,隨着水泥窯協同處置業務以及產廢企業自建處置設施等模式出現,對傳統危廢處理處置企業的經營造成較大的衝擊。危廢處理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公司工業危廢處理面臨收運價格及盈利能力下降的挑戰,業績受到一定影響。

一位危廢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危廢行業在2015年~2017年期間很熱,資本大量湧入、項目“遍地開花”,企業搶着跑馬圈地。2019年前後是行業的拐點,之後處理費開始逐年下滑,行業出現“內卷”。現在業內不再熱衷於“搶項目”,許多之前的項目也成了“半拉子工程”,還有一些項目則根本沒有動工建設。

董慶銀表示,山東、河北等省份的部分類別危險廢物行業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項目盈利困難。其他一些地區的項目存在“喫不飽”的現象,比如工業基礎較弱的內蒙古地區。此外,各省市危廢市場的供需情況也受到跨省審批政策的影響。

至於危廢行業內資質增速較快、資質利用率不足的情況,上述行業人士認爲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前幾年危廢比較熱,所以項目立項時都儘量往大的報,但報完後可能一期建了、二期沒有建;二是危廢處理標準化程度低,額定的處理量幾乎都達不到。

董慶銀進一步表示,根據生態環境部數據,2019年全國危險廢物(含醫療廢物)許可證持證單位覈准收集和利用處置能力達到1.29億噸/年,2019年度實際收集和利用處置量爲0.36億噸,整體利用率不足30%。

董慶銀解釋稱,產業中實際的危廢產生量會遠高於3500萬噸,不過部分產生的危廢並未委託或付費處理,如企業產生的廢酸等在企業內部就自行利用了。當然,水泥窯也可以協同處置一部分危險廢物,不過處置的佔比不是太高,因此影響不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