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地域文化的有益嘗試

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化發展邁入新階段,各地區、各部門時常提倡打造文學、繪畫等“流派”,試圖以此爲抓手,推動形成地方文化品牌。乃至“爲打造而打造”,多有虎頭蛇尾之舉,成爲業界熱議的焦點。

中國美術館研究員徐沛君認爲,歷史上的地域畫派通常是自然形成的,但承認這一點,並不意味着說畫派只能是自生自滅。事實上,古今有許多畫派都不純然是“自然”產生的,例如,倘若缺乏了鹽商的贊助,清代中葉的“揚州畫派”不可能出現;而新中國成立後的一些地方畫派,也與當地政府部門的引導與扶持密不可分。衆所周知,目前文化活動集中於東部地區的大城市,而西部及二三線城市則明顯薄弱。近年來,文化人才的“馬太效應”愈加凸顯,需要扭轉。在此情況下,以“畫派”作爲旗幟,可以團結人才,凝聚力量。他認爲,即便對“畫派”的打造未能達到完美的境界,即便引發辯論,畢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美術家們對於本土文化的重視,而這對於地域文化的建設是非常有益的。

徐沛君認爲,最近一個時期以來,各地美術創作面貌的日益趨同,已經成爲時弊。在這一背景下,自覺培育“畫派”,是打破各地美術創作“趨同”局面的一條有效途徑。藝術之所以有流派之分,就在於它們有着獨樹一幟的藝術觀念和鮮明的個性面貌。打造畫派,讓各地藝術家自覺明確個性面貌,既求同,也存異,這才符合“百花齊放”的文藝方針。此外,培育“畫派”不能忽略美術社團,需要足夠的包容度。這些社團大多是自發形成的,草根色彩濃厚,生命力很強,其中一些社團已經具備成爲流派的潛質。

區域文化,通常指由於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不同以及歷史文化差異而形成了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對於畫派而言,區域文化資源既可以爲創作提供獨特的題材內容,也可以在形式上給與創作者以啓發,塑造區域美術個性面貌。地域畫派需要珍視並深入研究它所在地區的社會風尚、鄉土人情、自然風貌,將之納入自己的創作中,形成一定的共性面貌,並得到廣泛認可,然後繼承發展。換言之,地域的“軟實力”,是畫派的“立派”之本;而畫派發展壯大之後,也會成爲“軟實力”的組成部分。

傅抱石《棗園春色圖》紙本水墨 1960年

“經歷了21世紀初期20年的實踐,現在提出地域性和新時代美術創作的討論,它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美術創作的地域形態與文化特徵體現的重要因素。中國當代美術開始構建自我的文化、審美和價值體系,很及時且必要。”謝麟認爲,沒有地域就沒有中心,這是相對存在的。中國是一個地域遼闊、多民族、多樣文化組成的國度,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構成中國當代文化的形態。挖掘、發展地域文化,在美術創作中表現地域的自然、文化特徵,是新時代美術創作的重要選擇和路徑,也是構建自我體系所必須的。同時,這種表現是具有當代性的。地域性和時代性的表現,是新時代美術創作發展的兩個重要因素。以當代視野回望地域性,以地域性表現時代精神,從而形成有中國文化特徵的中國當代美術的整體面貌。

在新時代,如何繼承地域畫派的歷史傳統,推動其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尹滄海提出,中國當代地域畫派奠基於地域文化的多樣性與豐富性,因此,需理解認知並辯證處理地域畫派的“共性”與“個性”課題。“共性”是指地域畫派雖然各具特質,但是作爲中國繪畫的各個支脈,共同受到中國繪畫美學內核及其精神屬性的根本規定與整體統攝。這裏所謂的“個性”是指地域畫派需要深入開掘地域文化的獨特資源,對於一地的風土人情、文藝經典進行把握與提煉,由此提升地域畫派的地域特徵與價值內涵,進而以地域化的藝術表達,傳遞民族性的文化精神。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地域畫派是彰顯民族文化、對話世界文化的有效途徑與重要手段。

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地域的屬性越來越模糊。畫派是距離的產物,可如今已無距離的概念,加上頻繁的人才交流,因此,當下它除了作爲地理上的界定依據外很難有嚴格的、傳統意義上畫派,它只能作爲一種歷史和學術現象來研究。“因此,對於畫派的生存和發展,我們還是順其自然,把它交給時間吧。”吳建明如是說。

轉自:藝術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