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羣勇士,用血肉之軀架起一座橋樑;正是有了這樣一座橋樑,戰士們通上了一條大道,打贏了一場戰役……這座橋就是十人橋,十位英雄用身體築成的橋;這場戰役就是淮海戰役,幾乎決定中國命運的大會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的這件木梯,爲我們再現了那個驚心動魄的場景。

文物展示

“十人橋”木梯

淮海戰役打響後,1948年11月6日,解放軍華野部隊按照中央軍委舉行淮海戰役的戰略部署大舉南下,圍殲國民黨軍黃百韜第七兵團。但是,11月7日,國民黨第七兵團已經沿運河東岸往西向徐州方向撤退,準備與徐州的國民黨軍匯合。解放軍華野代司令員粟裕當即調整部署,下令所屬各縱隊全體官兵,不怕疲勞,不怕困難,敵人跑到哪裏,堅決追到哪裏,全殲黃兵團。於是一場聲勢浩大的追擊戰在江淮大地上展開了。

解放軍華野九縱二十七師七十九團奉命追擊從新安鎮南下擔任黃百韜兵團左翼掩護任務的第六十三軍。11月8日入夜,七十九團(濰縣團)追趕到江蘇省新沂縣堰頭鎮西邊時,被一條10米多寬的壕溝擋住了去路。團長帶領營、連長火速趕到前沿察看地形和敵情,並立即部署作戰方案,命令一營二連火速架設浮橋。

在運動戰中架橋本來就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又是在冰冷刺骨的水中,還要冒着對岸敵人的火力掃射,無疑就更難了。英勇的一營的官兵沒有畏懼,尖兵二連連長命令該連一排三班火速在壕溝上架設浮橋。一排副排長範學福、3班長馬選雲接受命令後,就近找來了一些木板和兩架梯子,迅速用繩子紮好。戰士們把紮好的兩架木梯橫在河面上,架起了一座沒有橋樁的浮橋。

這時,河對岸的國民黨軍發現情況,開始猛烈射擊。本來就不穩固的浮橋,在水面上飄蕩着,壕溝邊等待過河的部隊越來越多,搖搖晃晃的浮橋無法保證部隊快速通過。時間緊迫,爲了不誤戰機,副排長範學福在緊急的關頭大喊一聲:“沒有橋腿,我們當橋腿!”第一個跳進了冰冷刺骨的水中。班長馬選雲,副班長彭啓榜,戰士宋協國、楊玉艾、潘福全、楊學志、孫克潘、孫學贊、孫書賢紛紛跳入冰冷的水中,用自己的身軀和肩膀,架起了一座用血肉之軀支撐的“人橋”。

爲了保證橋面的平衡,靠近岸邊水淺地方的戰士就一條腿跪在水裏,一條腿支撐。在水深處的戰士就用雙手用力把木梯舉起。攻擊部隊迅速踏上10位勇士用身體架設的浮橋飛奔衝向對岸。由於橋面窄、過橋的速度快,有的戰士在橋上滑倒,架橋的戰士就用頭將戰友頂住,讓他們迅速爬起來。有的戰士踩到架橋戰士的脖子上,他們也一聲不吭硬挺着讓戰士們通過。有個戰士從橋上跌進河裏,頂立在最深處的戰士用盡全身的力氣把戰友從水中拉起……

就這樣,一個又一個連隊從人橋上通過。

“十人橋”影像資料

堰頭鎮後面槍炮聲越來越響,部隊已和敵人接上火了。凍得嘴脣發烏的架橋勇士們仍然緊咬着嘴脣支撐着。部隊順利渡河後全殲了敵人兩個團。

1948年11月26日,新華社隨軍記者黎明在《大衆日報》上刊登了一篇題爲《十人橋》的通訊,使“十人橋”的英雄事蹟蜚聲全國,後來曾被寫進新中國的小學教科書。2連1排3班被譽爲“河上勇士”,並授予“十人橋班”榮譽稱號,榮立集體一等功,“十人橋”的事蹟傳遍了整個華東。華野9縱司令員聶鳳智評價“其政治意義大大超過了這一行動的軍事價值”。當年的英雄之師,今天依然保留着十人一班的編制,並一直沿用“十人橋班”的班名。

解放後,爲了紀念在堰頭戰鬥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和表彰“十人橋”的英雄事蹟,村民們在河邊修建了烈士墓,找到了當時用的一架梯子送到革命軍事博物館,決定在河上修建一座石橋,命名爲“十人橋”。在設計時,有人提出塑造十個石像,立在橋下扛橋,但當地羣衆堅決不同意。他們表示,解放了,不能永遠讓解放軍同志泡在水裏爲大家扛橋,因此就用石柱代替,作爲英雄的象徵。

淮海戰役紀念塔中的“十人橋”浮雕

如今,血肉之橋早已變成漂亮的石橋,但支撐橋身的十根粗壯的石柱,仍像當年的十位勇士一樣屹立挺拔。潺潺不絕的清清流水,生生不息的蒼蒼蒹葭,向人們講述着那驚心動魄的往事。十人橋是座英雄橋,是座智慧橋,是座勝利橋,10名勇士用甘願奉獻的樂觀態度對敢於勝利的精神作了最精闢的詮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