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現在新能源汽車具有企業數量太大,處於小而散的狀況。

9月13日,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現在新能源汽車具有企業數量太大,處於小而散的狀況。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鼓勵企業兼併重組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儘可能市場化集中,避免分散。

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逆勢而上,跑贏大盤。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數據顯示,2021年8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24.9萬輛,同比增長167.5%,環比增12.0%,1-8月新能源車零售147.9萬輛,同比增長202.1%。而8月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爲145.3萬輛,同比下降14.7%,增速偏弱,1-8月的零售累計達到1290.0萬輛,同比增長17.1%。

儘管銷量喜人,但新能源汽車需求增長依舊明顯滯後於產能增長。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國家發改委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0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總產能已經達到2669萬輛,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則爲136萬輛,“十三五”末期,國內新能源汽車產能已經出現過剩。

“十四五”產能過剩問題可能在“十三五”基礎上進一步加劇。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目標,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將達到20%左右,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預測,到202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將達到530萬輛,國內新能源汽車總產能預計可達3661萬輛。

賽迪研究院規劃研究所認爲,“十四五”期間,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整體看將面臨產能過剩風險,中小型新能源車企可能會被市場淘汰。爲此,必須加強對在建新建項目的規範指導,整合資源推動新能源汽車企業做大做強,積極開拓國際新能源汽車市場。

肖亞慶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有“三個突破”。一是技術突破,建立了上下游貫通的完整產業體系,突破了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技術。其中,動力電池技術全球領先。與2012年相比,單體能量密度提高2.2倍,成本同時下降85%左右。二是產品突破,總里程提升幅度比較大。三是市場突破,連續六年產銷量全球第一。截至上月底,累計推廣已經超過了700萬輛。今年1-8月份,完成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是181.3萬輛、179.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將近2倍,整個汽車銷售有些壓力,但是新能源汽車逆勢而上。

“現在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太大,處於小而散的狀況。要鼓勵企業兼併重組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肖亞慶說,新能源汽車技術含量高,所以資源應該儘可能市場化集中,避免分散。

一直以來,汽車產業都屬於屬於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行業。無論是互聯網企業藉助技術轉型,還是傳統車企轉向新能源汽車,都需要大量持續性的資金投入和強大技術作支撐,而中小企業在資金、技術和人才等方面都不具備優勢。

據悉,工信部下一步還要加強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持續開展好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也要抓好公共領域汽車全面電動化的城市試點,爲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進一步提供良好的環境。

此外,工信部希望促進跨界融合,推動電動化與智能網聯技術的融合發展。提升產品質量,在質量安全、低溫適用等各方面提供更高標準、更嚴要求,引導企業提升產品質量、提高服務水平。

另一方面,吉利、長城、蔚來等車企已經開始佈局海外市場。2020年吉利汽車旗下的領克品牌已經發布歐洲計劃,產品將以新能源PHEV爲主;小鵬、蔚來等新能源車企已經開始登陸挪威市場;長城旗下的WEY、歐拉也在慕尼黑車展上宣佈了進軍歐洲的計劃;哪吒汽車在9月初發布右舵版車型,意在進入東盟市場。通過進軍海外市場,亦能夠促進國內新能源汽車產能的有效利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