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長期發展規劃發佈 抽水蓄能迎來新機遇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日前,國家能源局發佈消息,《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於近日發佈。

《規劃》指出,當前我國正處於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發展,對調節電源的需求更加迫切,構建以新能源爲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對抽水蓄能發展提出更高要求。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中國調峯的任務越來越重,負荷越來越大,抽水蓄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調峯手段。尤其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大規模發展,對調節電源的需求更加迫切。

記者注意到,9月以來,與抽水儲能相關的概念股表現亮眼,多隻概念股累計漲幅均超過20%。

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

國家能源局信息顯示,《規劃》提出,堅持生態優先、和諧共存,區域協調、合理佈局,成熟先行、超前儲備,因地制宜、創新發展的基本原則。在全國範圍內普查篩選抽水蓄能資源站點基礎上,建立了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項目庫。對滿足規劃階段深度要求、條件成熟、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等環境制約因素的項目,按照應納盡納的原則,作爲重點實施項目,納入重點實施項目庫,此類項目總裝機規模4.21億千瓦。

《規劃》要求,加快抽水蓄能電站覈准建設,各省(區、市)能源主管部門根據中長期規劃,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統籌電力系統需求、新能源發展等,按照能核盡核、能開盡開的原則,在規劃重點實施項目庫內核準建設抽水蓄能電站。

《規劃》提出,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三五”翻一番,達到62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四五”再翻一番,達到1.2億千瓦左右;到2035年,形成滿足新能源高比例大規模發展需求的,技術先進、管理優質、國際競爭力強的抽水蓄能現代化產業,培育形成一批抽水蓄能大型骨幹企業。

此外,《規劃》提出了抽水蓄能發展主要任務。一是做好資源站點保護,爲抽水蓄能預留髮展空間;二是加強規劃站點儲備和管理,滾動開展抽水蓄能站點資源普查和項目儲備工作;三是積極推進項目建設,加強項目優化佈局和工程建設管理;四是因地制宜開展中小型抽水蓄能建設,探索推進水電梯級融合改造,加強科技和裝備創新;五是建立行業監測體系,按年度發佈抽水蓄能發展報告。

林伯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抽水蓄能具有調峯、填谷、調頻、調相、儲能等多種功能,是當前技術最成熟、經濟性最優、最具備大規模開發條件的電力系統綠色低碳清潔靈活調節電源之一。“擴大抽水蓄能規模,還將帶動整個上下游產業的發展,比如工程建設、電化學等。”

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

《規劃》提出,落實好本輪規劃的要求。一是建立了滾動調整機制。對儲備項目庫中的項目,在落實相關條件、做好與生態保護紅線等環境制約因素避讓和銜接後,可調整進入重點實施項目庫。此外,各省(區、市)也可根據需要在不同五年計劃中前後調整項目。二是促進市場化發展。規劃提出研究簡化儲能新技術示範項目審批程序,穩妥推進以招標、市場競價等方式確定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投資主體,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抽水蓄能。

林伯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過去,抽水蓄能項目主要由電網企業承擔。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首先需要解決利潤空間的問題,有利可圖,社會資本才願意進入。“拉大峯谷價差,儲能纔有利潤空間。同樣,社會資本進來了,儲能行業會有更多的資本,投資的規模纔會不斷擴大。”

國信證券研報指出,抽水儲能電站主要通過峯谷電價差套利進行盈利。收入主要來源於容量電費和發電電費;成本主要是購電費用和折舊費用等。考慮抽水儲能電站建設投資在6元/W,設備壽命20年,土建壽命50年,電量損耗20%,抽水蓄能成本在0.07~0.15元/ kWh,低於當前化學儲能成本。到2035年投產總規模3億千瓦。預計總投資將達到1.8萬億元。建議關注水輪機設備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板塊。

光大證券研報則指出,提高可再生能源併網規模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凸顯,儲能規模的提升是重中之重;作爲當前時點最成熟、經濟性最優的儲能方式,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在“十四五”期間將迎來新的發展窗口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