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起各民族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求是》雜誌評論員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在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重要階段,黨中央於2021年8月27日至28日召開了中央民族工作會議。這是繼2014年會議之後,黨的十八大以來第二次召開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回顧我們黨民族工作百年光輝歷程和歷史成就,深入分析當前黨的民族工作面臨的新形勢,系統闡釋我們黨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確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爲主線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政策舉措,爲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各族人民親如一家,共同團結進步,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基本保證和基本要求。我們要從黨的百年奮鬥征程中把握現階段民族工作的歷史方位和重要使命,深刻認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必然性、極端重要性和現實針對性,使之貫穿民族工作各領域全過程。

歷史不會忘記。寧夏西海固,曾經“苦瘠甲天下”,“剁開一粒黃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餓”。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一批批掛職幹部、支教支醫支農工作隊員,從閩江岸邊來到六盤山下,與當地各族人民一起艱苦奮鬥,創造了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閩寧模式”,演繹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山海情”,成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範例。

這方土地,見證了黨的民族工作的非凡歷史。長征途中,紅軍三過寧夏西海固回族聚居村莊——單家集,毛澤東同志爲當地宗教人士講解黨的民族政策和抗日主張,留下了著名的革命佳話“單家集夜話”。紅軍駐紮時,還向當地羣衆傳授了馬鈴薯粉條製作技術,這種粉條被稱爲“紅軍粉”。如今,“紅軍粉”已經成爲單家集各族羣衆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回顧黨的百年曆程,黨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黨在成立之初就將解決民族問題納入新民主主義時期黨的總任務之中。1922年黨的二大提出了關於民族問題的綱領。1928年黨的六大專門作出關於民族問題決議案,認爲民族問題“對於革命有重大的意義”。長征途中,紅軍經過民族地區時,在與苗、瑤、侗、壯、藏、回等十多個民族的直接交往中,極大地豐富了黨的民族工作實踐。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在中國共產黨的大力倡導和推動下,結成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爲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羣衆基礎。新中國成立前夕,黨中央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民族問題具體實際相結合,總結中外歷史經驗,決定走自己的路,創造性地提出,在統一的國家內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新中國把民族平等作爲立國的根本原則之一,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爲國家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爲民族地區人民當家作主、經濟社會發展、民族團結進步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留下了雲南民族團結誓詞碑、十萬大軍拓新疆、三千孤兒進草原、齊心協力建包鋼等民族團結佳話。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將發展作爲解決民族問題的關鍵,適時調整完善民族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推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支持政策,推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2021年8月31日,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開幕式文藝晚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圖爲歌舞《這是我們美好家園》。 新華社記者 李響/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區發展,將其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加以謀劃,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偉業中加以推進,推動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從雪域高原到塞外草原,從天山南北到西南邊陲,少數民族羣衆生活蒸蒸日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加深,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獨龍族、基諾族等少數民族實現了“一躍跨千年”的歷史性飛躍,我國各民族面貌、民族地區面貌、民族關係面貌、中華民族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成爲新時代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生動寫照。

當前,我國已順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正在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挺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我國民族工作也面臨着新的複雜形勢,進入到重要的發展階段。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起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堅固思想長城,纔能有效抵禦各種極端、分裂思想的滲透顛覆,纔能有效應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民族領域可能發生的風險挑戰。正是在深入分析國內外形勢,深刻把握歷史經驗和奮鬥目標的基礎上,黨中央鄭重提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爲主線,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爲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而團結奮鬥。

厚重的歷史雄辯地證明,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根深葉茂,靠的正是國土不可分、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理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慼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在此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用“四個必然要求”深刻闡述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意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護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是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必然要求,是黨的民族工作開創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歷史性成就的取得離不開科學思想的指引,開創未來工作的新局面同樣離不開科學思想的指引。一百年來,我們黨始終高舉民族團結進步的旗幟,將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民族問題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開闢和發展了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強調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華民族共同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理念,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積累了把握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的寶貴經驗,形成了黨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此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從12個方面對此作出了精闢概括。一是必須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高度把握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歷史方位,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爲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謀劃和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二是必須把推動各民族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共同奮鬥作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務,促進各民族緊跟時代步伐,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三是必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推動各民族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四是必須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五是必須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證各民族共同當家作主、參與國家事務管理,保障各族羣衆合法權益。六是必須高舉中華民族大團結旗幟,促進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七是必須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確保國家法律法規實施,支持各民族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實現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八是必須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使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九是必須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團結統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十是必須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推進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十一是必須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教育引導各民族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傳統,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十二是必須堅持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提升解決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黨的民族工作理論和實踐的智慧結晶,是黨的治國方略在黨的民族工作領域的集中體現,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不僅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民族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所在,更科學回答了新時代民族工作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等重大問題。要完整、準確、全面把握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新時代進一步鞏固各族兒女的大團結,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磅礴力量。

舉一綱而萬目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落實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要求,就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民族工作的各領域和全過程,發揮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的“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顯著優勢”,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爲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從“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堅決防範民族領域重大風險隱患”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對於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面對新時代民族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我們一方面要看到當前我國民族關係大局是好的,民族團結的基礎是穩固的,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民族工作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政策性,隨着國內外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一些政策措施已經不適應當前的形勢與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民族工作創新發展,就是要堅持正確的,調整過時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羣衆合法權益。重點把握好四個方面的關係。一要正確把握共同性和差異性的關係,增進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異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則。二要正確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各民族意識的關係,引導各民族始終把中華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識要服從和服務於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同時要在實現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整體利益進程中實現好各民族具體利益,大漢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都不利於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三要正確把握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關係,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是主幹,各民族文化是枝葉,根深幹壯才能枝繁葉茂。四要正確把握物質和精神的關係,要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以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意義,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讓中華民族共同體牢不可破。

黨的百年曆史表明,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條是黨的領導是不是堅強有力。正是有了黨的堅強領導,各民族團結一心,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包括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在內的小康社會。只要牢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任何人任何勢力可以挑撥我們的民族關係,我們的民族團結統一在政治上就有了充分保障。

我們偉大的祖國是56個民族共同開發的,中華民族的未來也要靠56個民族共同開創。56個民族、14億多中華兒女緊緊團結起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手挽着手、肩並着肩,共創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