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雙循環”條件下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何在?如何利用數字技術在新的全球化條件下,通過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的雙輪驅動,提升全球供應鏈韌性?

2021年9月11-12日,第17屆全球化製造與中國國際會議(簡稱GMC)通過線上會議方式舉行,大會主題是“重新思考全球化製造:韌性、數字化與創新”。會議由浙江大學和劍橋大學聯合主辦。大會主席是浙江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浙江大學創新管理與持續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吳曉波教授與英國劍橋大學制造研究院院長、製造研究院技術管理中心主任蒂姆·明索爾教授,大會祕書長是浙江大學吳東副教授。大會邀請了來自英國、日本、德國、奧地利、印度等多個國家全球化製造與創新管理領域的頂尖學者和知名企業家參會,圍繞大會主題展開多視角深入討論。

GMC創始主席、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劍橋大學制造研究院首任院長麥克·格雷戈裏爵士做了題爲“國際製造業的演變——原理和實踐”的主旨報告。他回顧了40年來世界製造業從流動,到製造轉移,到形成更加複雜的供應鏈和網絡,再到構建起生態系統、實現數字化的巨大變遷,並通過“原則—實踐”的框架對各個年代的製造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剖析。

浙江大學吳曉波教授發表了題爲“工業互聯網時代的創新”的大會主旨報告。他從工業互聯網所帶來的製造範式轉變、機會窗口和新的創新模式三個方面分享了對工業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模式劃時代變革的見解。他指出,互聯網及智能技術已經成爲了中國創新引擎的重要驅動力,數字世界和數據生產在經濟發展中扮演着全新的角色,這亦是中國製造實現從“追趕”到“超越追趕”質變中的重要戰略機會窗口。

在學術與政策論壇環節,劍橋大學石湧江教授發表了“從‘山寨’現象到‘生態理論’:對於中國製造特色的探索和解碼”的演講。浙江大學郭斌教授分享了“2021年最具創新力企業排名:中國大陸上市公司的框架和發現”的報告;清華大學周源副教授發表了題爲“中國在水電行業的領導地位:識別技術追趕的綠色機會窗口”的演講;英國伯明翰大學張玉峯教授進行了題爲“數字世界中的創新過程”的演講;浙江大學周偉華教授分享了題爲“收益、評級和懲罰對共享平臺的影響:實證研究”的演講;浙江大學黃燦教授分享了“數字網絡空間知識產權治理”的報告;清華大學戎珂教授做了“數字經濟中的工業互聯網”報告。

9月12日,在理論結合實踐的特色論壇“產業論壇”上,豐田生產體系首倡者、日本東京大學資深教授、早稻田大學特聘教授藤本隆宏發表了題爲“可持續發展、數字化和全球化時代的產業、企業戰略”的主題演講,並與吳曉波教授圍繞“重新思考數字經濟中的製造業”開展高端對話。吳曉波教授針對藤本教授報告中提及的大SDG框架(可持續性-數字化-全球化)、“高空-低空-地面”模型、價值流和平臺領導者,以及藤本教授持續跟蹤研究的汽車行業新趨勢等關鍵問題展開了深度討論,並與聽衆作了生動的互動討論。

在產業論壇上,來自實踐前沿的中控科技集團創始人、寧波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創始人兼院長褚健教授發表了題爲“智能製造的機會與思考”的報告。亨通國際產業集團總裁譚會良先生分享了“堅定本地化目標,篤行全球化之路”的報告。菲尼克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顧建黨先生做了題爲“數字化轉型的百年隱形冠軍”的演講。

會議還舉辦了“論文工作坊”,聚焦新發展格局下的創新管理、數字驅動的智能製造、組織韌性與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學術探討。來自劍橋大學、東京大學、克蘭菲爾德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九位相關領域的期刊編輯、編委和學者與參會論文的青年作者們開展活躍的互動,並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兩天的國際會議以緊切時代脈搏的主題和高水平的學者、企業家分享吸引了千餘名與會學者,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俞海萍 通訊員李思涵 徐寧)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責編:葉壯、王瑞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