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養老金不夠怎麼辦?多位專家激辯解決方式

養老問題何解?多位專家表示,方法無非在於夯實社會財富,讓更多資金流入養老領域;發展養老資金的第二、第三支柱。

我國養老現狀如何?如果用一句話描述:80、90後這代人,等到退休時如何面對養老金不夠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郵儲銀行資產負債部總經理劉麗娜、華夏銀行行長張健華,在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主辦的“第四屆金家嶺財富管理論壇”上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養老壓力增大

數據顯示,30年後,中國或出現“一個在職員工養一個退休員工”的情況,極大增加了養老壓力。不過,目前的數據尚對“一個人養一個人”的模式提供不了支持。

《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顯示,2020年城鎮企業職工登記參保人數是2.76億人,到2050年將提高到3.4億人,30年裏僅僅增加7000萬人左右。

至於退休人數,2020年年底是1.06億人,2050年將提高到2.7億人,增加近1.7億人。

根據上述數據得出的參保贍養率2020年爲38.3%,到2050年將提高至81.8%。

“贍養率的倒數是撫養比,撫養比即是指幾個人養一個。如果按照2020年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計算,是2.6個人養活1個人,到2050年將提高到1.2個人養活1個人,就業人口的壓力提高了一倍。”鄭秉文說道。

如果按照實際繳納的“繳費贍養率”(到2050年該數據爲96%)來計算,由於其倒數接近1,也就是說,“30年後的今天,幾乎是一個人養一個人。

如果30年後,真正出現“一個在職員工養一個退休員工”的模式,養老金替代率(是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需要和養老金繳費率完全畫等號。

“如果替代率維持46%不變,繳費那邊的人必須得繳46%。而目前僱主和僱員的繳費率從前年的28%,下降到了現在的24%。可是繳費贍養率表明,如果養老金繳費率不達到46%,養老金替代率必須下降。”鄭秉文說道。

養老金替代率下降,確實能減輕在職員工的壓力,但這也就意味着,退休以後能拿到的退休金也在減少。所以替代率的下降空間還有多少,仍舊留有疑問。

值得注意的是,基本養老保險收不抵支的缺口也在逐漸擴大。

鄭秉文說道:“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餘,現在爲4.8萬億,到2027年將達到峯值,從2028年開始收不抵支,從此以後(增長)會一直爲負數。那麼假定我們用這些餘額每年填補缺口,填補到2035年的時候,餘額就會用光。”

發展養老二三支柱

養老問題何解?多位專家表示,方法無非在於夯實社會財富,讓更多資金流入養老領域;發展養老資金的第二、第三支柱。

養老第一支柱是指法律強制的公共養老金,採取“現收現付”制度;第二支柱指企業個人共同繳費的職業養老金計劃;第三支柱是基於個人意願和完全積累制的個人養老儲蓄計劃,由個人自願繳費。二三支柱均爲“積累制度”。

事實上,爲應對養老問題,從2019年開始,中央國務院連續印發了關於養老金改革的一系列文件。

比如《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中提出“夯實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財富儲備”;2020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新時代加快晚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提出“健全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2020年11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今年1月,中辦、國辦又提出“提高各類養老金、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的權益投資比例,開展長週期考覈”;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加快發展多層、多支柱養老保險體會”;今年兩會,“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鄭秉文歸納指出,中央最近一年半的所有政策動態指向兩個關鍵詞,一是夯實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財富儲備;第二個是建立多支柱養老金體系,也就是發展第二、第三支柱。

再直白點說,發展養老金二三支柱,用它來夯實社會財富儲備。而應對人口老齡化社會財富儲備的核心資產就是第二第三支柱養老金資產。

以美國爲例,其第二、第三支柱在整個養老體系裏佔據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劉麗娜總結了美國養老體系的幾個突出的特徵:第一,其三個支柱的比例爲1:6:3。大家耳熟能詳的401K、403B這些產品的賬戶,已經達到16萬億美元,這些數據囊括在第二支柱裏;而美國第三支柱下的賬戶規模近十年異軍突起,達到了8萬億美元。”

第一支柱在美國整個養老金體系的佔比越來越小。

劉麗娜指出,對於我們國家來說,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二、三支柱的發展滯後,可持續性存在隱憂。養老金的充足性、可持續性、完整性都與平均水平差距較大。

而個人養老金體系的建立是非常複雜的,首先要在賬戶層面、在商業銀行建立一個非常複雜的賬戶體系,這個賬戶體系可能需要開戶、繳費、查詢、託管、支取、監管、稅收方面形成一個閉環。

這個體系的複雜之處在哪兒?

劉麗娜梳理了相關監管制度後指出,這裏至少包括了機構的准入、客戶的准入、投資的制度、信息披露、產品託管、現場檢查、非現場檢查等。參與監管機構也是形形色色。

“我們當時評估了一下,如果在中國建立個人養老金體系非常難,起碼在監管機構的協同上就要花非常多的時間。所以對這個體系的建設,我們當時不是非常樂觀,這是第二個短板。” 劉麗娜說道。

商業銀行參與空間大

劉麗娜表示,商業銀行參與程度低,導致從儲蓄向養老資產轉化渠道不暢,是養老體系建設面臨的又一問題。

但是,商業銀行所具有的一系列天然條件,在養老金體系建設中,又有着天然優勢。

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一切金融服務的入口都是在賬戶。

“所以我們現在沒有把個人儲蓄向養老資產打通,一個很關鍵的原因也是商業銀行參與難度大,或者說沒有起到充分的作用。”劉麗娜說道。

此外,中老年客羣最爲熟悉、最爲信任的金融機構就是商業銀行,該優勢也是其他金融機構不能比擬的。

以郵儲銀行爲例,總計四萬多個物理網點,99%都是在中國的縣市,而70%的網點是在縣鄉。

正是由於這樣的結構,郵儲銀行的負債中,11萬億的負債裏將近10萬億、也就是約90%來源於零售端。

劉麗娜說道:“(這種情況)在同業市場非常少見。90%的存款負債又來源於個人。而這些個人負債裏,接近10萬億的存款裏面,50歲以上的客羣佔比接近一半。所以郵儲銀行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老齡化的銀行。

劉麗娜總結道,老年羣體長期以來對於銀行的信賴程度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這種養老和養老客羣血脈相通,是很多商業銀行存在的優勢。

張健華表示,爲了服務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商業銀行更多扮演的角色是賬戶,就是託管資產,保證這種資產真正配置到一些符合規定的產品中。

因爲任何一個客戶要想理財,比如買保險產品、信託產品、基金,沒有銀行賬戶是做不到的。

“商業銀行鍼對養老金融產品的特點,我個人認爲可能面會更寬一些,因爲我們的產品可以從儲蓄存款、即相對更加安全的金融產品開始設計。因爲商業銀行有儲蓄功能,也只有商業銀行可以用表內的資產承擔財富管理。當然了,這是我們的優勢,也是我們的短板,需要我們用大量的資本去支撐,即所謂的重資產運營,重資產業務有重資產業務的弊端,可能在估值方面會低一些,不如其他的輕資產機構估值高。”張健華說道。

張健華表示,把客戶留住、成爲銀行自己的客戶,這個是核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