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梁雯 濟南報道

9月1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全面小康奮進山東”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五場——泰安專場,圍繞“生態立市,打造綠水青山;產業興市,共享國泰民安”主題進行發佈。泰安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濤介紹了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相關情況。

張濤說,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於2017年12月入選國家第二批試點,也是山東省唯一一家,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加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工程。泰安市科學部署了地質環境、土地整治、水環境、生物多樣性、監管能力建設5大類工程,67個項目,326個子項目,總投資166.4億元。截至目前,泰安試點工程目標任務已基本完成。

張濤說,通過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施帶來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階段性成效在加速顯現。

首先是固山,挺起“山之脊”。通過治理採煤塌陷地9320.1公頃,生態修復礦山1151.4公頃,防治地質災害6項15處,保護地質公園及地質遺蹟244.9平方千米,復綠廢棄礦山,改善地質環境,防止水土流失,解除2萬餘名羣衆地質災害威脅,保障了國家南北重要交通幹線運行安全。

其次是治污,實現“水改質”。對轄區內河道截污清淤,新改擴建污水處理廠14處、溼地17處,新增溼地面積712.76公頃,解決點源面源污染問題。2020年,城市重要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東平湖湖南、湖北和大汶河王臺大橋3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確保了大汶河流域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再次是整地,增厚“田之肌”。通過工礦廢棄地復墾和農用地整治,累計治理土地26957.1公頃,新增耕地4485.1公頃,在此基礎上,加快產業導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農民收入。

接着是增綠,保護“林之肺”。實施森林生態資源安全保護和自然生態帶建設等工程,對5.5萬畝森林實施了質量提升,新增造林20.8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5.8%,泰山森林資源面積進一步擴大,品種進一步優化,古樹名木進一步得到保護。

最後是護湖,調節“湖之腎”。通過開展“淨湖行動”“減排行動”,實施環湖自然生態帶建設,形成水清岸綠的擬自然生態系統,東平湖水質穩定達到Ⅲ類標準。

同時,對確保南水北調東線水質安全、構建華北平原生態高地、保障重要交通運輸幹線安全、促進泰山文化永續發展、打造泰安生態綠地建設等發揮重要作用。2020年,泰安PM2.5年均濃度較2015年改善35%,優良天數比例較2015年改善17.4個百分點,均創造了泰安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歷史最好水平;全年水環境質量指數及改善率分別列全省第1位和第3位。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對全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進行綜合治理、系統治理,確保常抓不懈,一張藍圖繪到底,將泰安打造成‘山青、水綠、林鬱、田沃、湖美’的生命共同體。”張濤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