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華爲公司永遠不會出售終端業務-新華網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原標題:任正非的前沿在哪?

一家中國通信公司的崛起何以聚焦全世界的目光?何以在被打壓和封鎖的困難環境中不僅活下來而且“有質量地活下來”?從華爲最新公開的創始人任正非在公司中央研究院創新先鋒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可以管窺這家公司頑強的生命力正在於一直走在前沿。正如任正非所言,“我們要敢於走在時代前沿”。

“科學,無盡的前沿。”華爲奮力追求科技的前沿已是不爭的事實。在這次座談會中,與任正非對話的創新先鋒不僅來自數據中心技術實驗室、網絡技術實驗室、服務實驗室這類慣常可見的實驗室,還有諾亞方舟實驗室、玻普實驗室、未來終端實驗室、先進無線技術實驗室、侯德榜實驗室等前沿科技實驗室。而在具體的技術研發上,華爲不僅從現實的商業角度出發,聚焦在5G+AI的行業應用上,在港口、機場、逆變器、數據中心能源、煤礦等領域尋求突破,而且已經在6G上超前佈局。在任正非看來,“每一代的無線通信都發展出了新的能力,4G是數據能力,5G是面向萬物互聯的能力,6G會不會發揮出新的能力,會不會有無限的想象空間?”無線電波有兩個作用:一是通信,二是探測。“我們過去只用了通信能力,沒有用探測感知能力,這也許是未來一個新的方向。6G未來的增長空間可能就不只是大帶寬的通信了,可能也有探測感知能力,通信感知一體化,這是一個比通信更大的場景,是一種新的網絡能力。”正因如此,華爲研究6G是未雨綢繆,搶佔專利陣地,避免因專利而受制於人。

除開在通信領域不斷探索更高代際,華爲還在類腦計算、未來終端、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科學等領域展開基礎理論研究,甚至“有充足的經費”鼓勵員工做一些基於興趣的研究和探索。而這正是基於華爲超前的研發體系。據任正非介紹,華爲現在有兩個“漏斗”:第一個“漏斗”是2012實驗室基礎理論研究,公司投入資金,產生知識;下面一個“漏斗”是開發隊伍,責任是把產品做出來,創造更多商業價值。連接兩個漏斗的中間結合部就是“拉瓦爾噴管”,作用就是通過加速方式使得研發超前變現。“立足於這個研發體系上,我們不僅僅要在5G上引領世界,更重要的是,我們是要在一個扇形面上引領世界。”也正是在這樣的體制機制保障下,華爲纔有必勝的信心。

超前的研發體系是建立在開放融合包容的人才觀之上。任正非在講話中多次強調,“我們要敞開胸懷,解放思想,敢於吸引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不要過分強調專業,只要他足夠優秀”“我們一定要開闊思想,多元化地構築基礎,避免單基因思維,也要允許偏執狂存在”“就是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打開桎梏,不拘一格用人才”。而華爲吸引人才、藉助外腦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比如加強對大學中青年教授、博士的支持,合作興辦博士後工作站,邀請海內外科學家參加攻關工作,打造“黃大年茶思屋”前沿思想溝通平臺……未來還要擴寬思路,探索更多更廣闊與外腦的連接方式。正如任正非所言“我們要利用全球化的平臺來造就自己的成功”。

在華爲,研究前沿科技的科學家有兩條道路供選擇:一條是走科學家的道路,做科學無盡前沿的理論研究,在公司的願景和假設方向上創造新的知識;一條是走專家的道路,拿着“手術刀”參加“殺豬”“挖煤”等商業化戰鬥。這兩條道路各有各的評價體系,而對於顛覆性的創新,即使最終證明是完全失敗的,在任正非看來對公司也是有價值的,因爲在失敗的過程中,也培養出來了一大批人才,“我們的人力資源考覈機制不能簡單地通過成功或失敗就來做評價”。

思想的解放和開闊,給華爲帶來的是顯而易見的優勢。“十幾年來,如果公司沒有對基礎科學和研究的重視,沒有與世界前沿科學家的深入合作,沒有對基礎研究人員的重視,就不可能有今天這麼雄厚的理論技術與工程積澱,那麼面對美國的打壓和封鎖,存在的難題可能就無法化解。”任正非說。

任正非還透露,被美國打壓的這兩年,華爲的人力資源政策從未變過,工資、獎金髮放一切正常,職級的晉升、股票的配給等一切正常。公司不僅不混亂,反而是內部更加團結,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加入華爲。拋開了束縛,更加膽大、勇敢地實現了更多的突破,有了領先的信心和勇氣。

這正是華爲能夠站在時代前沿的底氣。“我們過去強調標準,是我們走在時代後面,人家已經在網上有大量的存量,我們不融入標準,就不能與別人連通。但當我們‘捅破天’的時候,領跑世界的時候,就不要受此約束,敢於走自己的路,敢於創建事實標準,讓別人來與我們連接。”

不懈追求科技前沿、領先於人的思想前沿、力爭站在時代前沿,這可能就是爲什麼華爲能讓世界矚目的原因。任正非在這次創新先鋒座談會中曾意味深長地發問:“你不抬頭看‘星星’,如何導航?”的確,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更多“華爲”,能站在前沿、仰望星空。即使面臨外部極端壓力,仍然不計較眼前得失,對科學技術未知領域持續不斷投入,探索人類的未來,這是華爲主動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是高科技企業對國家和社會最大的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