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高改芳

風來正是揚帆時。

在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新時期,脫胎於銀行資管的理財公司,在金融行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作爲首家落戶上海的銀行理財公司,今年8月18日,交銀理財的理財產品規模突破1萬億元,這也是長三角地區首家產品規模突破萬億元的銀行理財公司。

交銀理財董事長塗宏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站在金融中心制高點,交銀理財希望重新定義投研、渠道和收益,在與公募基金等資管機構的同場競技中探索差異化路線,力求高質量發展。

財富管理“頭雁”

2019年6月13日,交銀理財在上海揭牌成立。作爲首批開業的銀行理財公司,交銀理財於當年8月8日發行了行業首款符合資管新規的理財產品,對於理財行業具有重要的標杆意義。

塗宏介紹,成立兩年來,交銀理財業務平均增速超過20%,遠高於市場平均增速。

他指出,銀行理財公司具有其他資管機構所沒有的幾大優勢:除固定收益類等標準化資產投資外,還可以投資非標、PPN、永續債等資產,這使得理財公司具備了大類資產配置的優勢,這恰恰是成功投資的關鍵;商業銀行在公司渠道、零售渠道、私人銀行渠道、同業機構渠道方面,有着很好的客戶資源和客戶黏性;此外,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形成了與傳統銀行網點互補的服務格局,這使得銀行理財公司具備渠道優勢;客戶資源同樣具備優勢,例如交通銀行對公客戶超過200萬戶,個人客戶超過1億戶,這些都是交銀理財的寶貴資源;大型商業銀行普遍重視綜合化經營,就交通銀行而言,旗下擁有信託、租賃、基金、保險、投行等資管牌照。

上海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成爲亞洲資產管理市場的樞紐,邁入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城市前列。站在金融中心的制高點上,作爲交通銀行財富管理戰略的“頭雁”,交銀理財正在進行一系列嘗試。

首先是重新定義投研。交銀理財總裁金旗介紹,目前交銀理財正加大FOF(基金中基金)產品佈局,與一流市場機構合作,通過優選主體、優選團隊、量化考覈、定期評估、定期淘汰等機制,充分發揮銀行理財固收優勢與基金公司權益優勢,爲理財客戶提供更均衡穩健的投資服務。此外,交銀理財還在積極研究“滬港通”“滬倫通”等業務,探索建立居民跨境理財的新通道。

其次是重新定義渠道。理財公司產品銷售方面,不再設置銷售起點金額、代銷機構不再限制爲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再要求首次購買面籤,使得銀行理財銷售與公募基金標準基本一致,銀行理財有望搶佔部分公募基金客戶,實現“自產自銷”。金旗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未來交銀理財會是“全渠道”銷售產品,除了傳統銀行網點,在線銷售也會加強。

第三是重新定義收益。金旗介紹,大多數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尤其是中老年人客羣,仍舊習慣從理財公司處取得穩定的絕對收益,這是理財公司與其他機構不同的地方。面對這一情況,金旗稱,交銀理財會充分考慮“已老客羣”“未老客羣”不同風險與收益需求,推出的產品也會充分契合客羣需要,收益形成梯度,合理平衡風險與收益需求。

普益標準的研究報告,截至2021年6月,交銀理財已經發布了覆蓋固收類和混合類在內的759款產品。

提高權益類資產佔比

在具體的投資策略上,金旗介紹,首先,增加權益類資產特別是二級市場股票類資產配置是交銀理財的戰略目標。目前,交銀理財產品的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爲8.0%,二級市場股票類資產佔比2.3%,要逐步提升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將二級市場股票類資產佔比提升到5%。

其次是充分利用大類資產模型,根據資產投資價值不斷調整股債和其他大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另外,還要發揮銀行理財公司規模優勢、品牌優勢,優選管理人,做大FOF產品。

普益標準的研究報告指出,今年理財公司正開啓新一輪競爭,打造創新型理財產品,完善散戶的資產配置。去年以來,權益類公募基金火爆,對權益類涉獵較少的銀行理財也在加大布局力度。多家銀行理財公司將着力點放在相對穩健的FOF產品上,通過與公、私募基金合作,切入權益類投資。

金旗分析,回顧交銀理財過去的兩年,可以用12個字來概括:重任在肩,時不我待,敢爲人先。

資管新規發佈前十幾年間,銀行理財快速發展到25萬億元規模,但存在“資金池”運作、剛性兌付等影子銀行的特徵,風險積聚在銀行體系。因此,加快理財業務轉型,重任在肩。目前交銀理財發行的理財產品已佔全集團理財產品的70%以上,在行業內名列前茅。

銀行理財業務要成功轉型,核心是發展。近五年來交通銀行理財業務複合增長率增長迅速。特別是交銀理財成立後的兩年平均增速超過20%。2021年,交銀理財將繼續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時不我待。

2019年8月8日,交銀理財發行了第一款銀行理財公司自主發行的產品,同時也是第一家與中證指數公司聯合發佈“長三角指數”的理財公司。敢爲人先,兩年來,交銀理財在多個季度都超額完成了監管部門下達的整改目標。

同業競技探索差異化路線

6月11日,銀保監會、人民銀行發佈《關於規範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提出,現金管理類產品的各項條款幾乎完全比照現行貨幣基金標準,過渡期自通知施行之日起至2022年年底。

由於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的收益普遍高於貨幣基金,過渡期結束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收益率勢必下行,對比公募基金免稅優勢,下一步向何處走仍待探索。

業內人士分析,理財公司既可發行公募產品,又可發行私募產品,產品體系齊全。公募產品領域,銀行發行的現金類產品、固定收益類產品與公募基金存在同質性,預計將擠佔基金同類產品份額。

金旗認爲,在與公募基金、保險資管等資產管理機構同臺競技的過程中,銀行理財公司應該揚長避短,走出差異化路線。“銀行理財公司無疑是規模最大的、與投資者接觸最多的機構。截至目前,公募基金規模大約23萬億元,其中大約一半是專戶產品,也就是機構投資者,例如銀行理財資金的委外、保險投資資金等。但銀行理財公司是真正面向個人投資者的理財機構,這是其他機構沒法比的,銀行理財公司應該真正抓住這部分客戶的需求,推出相應契合需求的產品。”

此外,金旗分析,銀行理財公司應對之策是以己之長攻彼之短:針對銀行理財公司投資者習慣穩定的絕對收益這一特點,交銀理財會推出更多長期限產品。“一般而言,長期限產品獲取高收益的概率更高。長期限產品是趨勢,對於投資者而言,長期限產品可以直接獲取穩定的收益,同時理財公司在短期流動性管理上的壓力也更小”。

交行2021年半年報顯示,交銀理財發行的理財產品餘額已達到7982.7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644.74億元,增幅達49.55%;上半年實現行外代銷產品餘額1764.11億元,佔比17.13%,行外代銷規模在各家理財公司中名列前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