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京團市委聯合市級機關工委共同開展的助力貧困學子圓夢大學的希望工程“圓夢行動”,今年已經迎來第17個年頭,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主辦方首次將在南京就讀但非南京戶籍的高考畢業生納入關愛範圍。 通訊員 王昕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薛玲

好好學習爭取留在南京當老師

“你好,圓夢助學金已到賬。”9月16日,在收到銀行入賬短信的同時,今年剛考取南京師範大學的小可(化名)還收到了浦口團區委發來的短信。小可告訴揚子晚報記者,自己幼兒園時就跟着爸爸媽媽從宿遷老家來到南京,家中還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全家五口人的生活全靠爸爸每月4000多元的工資,一家人的日子一直過得緊緊巴巴。

南京希望工程“圓夢行動”部分受助學生表達對未來的憧憬

拿到南京師範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後,小可一家人既高興又憂心,就在這時,她接到了浦口團區委的電話,被告知可以申請圓夢行動的資助。小可說,由於自己不是南京本地戶口,申請的手續有些麻煩,但團委的工作人員沒有一絲不耐煩,一直在盡心盡力幫助她聯繫老家的相關部門。

可以輕鬆入學的小可對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也充滿憧憬,“我要努力轉到師範專業,還要爭取考研,今後留在南京當老師。”

珍惜大學時光不辜負這份幸運

和小可一樣,今年剛考取江蘇大學無錫機電學院的小婷(化名)戶籍也不在南京。小婷小學四年級時從老家河南固始來到南京,“我很喜歡這座包容又溫暖的城市。”小婷說,爸爸有一份電工的工作,但由於幹一天休兩天,每個月只有3000多元的收入,休息的時候爸爸也會打零工貼補家用。小婷告訴記者,雖然自己是外地人,而且家境一般,但自己從小學到高中從沒有因此被同學排斥冷落。

小婷的爺爺、奶奶身體都不太好,尤其爺爺,現在已經癱瘓在牀,醫藥費用是筆不小的開支,懂事的小婷在高考結束後便開始打工,兩個多月攢了近8000塊錢。得知自己可以申請圓夢行動的資助,小婷一家意外之餘更多的是開心,“我會珍惜大學時光,不辜負這份幸運。”

凸顯南京博愛包容的城市情懷

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中瞭解到,爲加強對困境青少年的關愛,南京團市委聯合市級機關工委連續第17年啓動希望工程“圓夢行動”,並結合南京實際情況制定了《2021年南京市圓夢行動操作指引》,精準幫扶捐資助學,助力貧困學子圓夢大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優先低保戶、原建檔立卡戶、特困職工家庭、事實孤兒等四類人羣的基礎上,還把因意外事故、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情況致生活困難家庭的學生納入幫扶範圍,並首次將非南京戶籍但在南京讀書高考的畢業生納入關愛範圍,凸顯南京博愛包容的城市情懷。

校對 王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