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越南產業鏈面臨斷鏈!東南亞放棄清零,各國紛紛帶病解封

此輪疫情精準地打擊了越南的製造業,而整個東南亞地區的新冠死亡數是全世界最高的。

喫不消了,帶病解封!

越南今年以來的疫情反彈有目共睹。越南經濟中心胡志明市8月曾宣佈,爭取到9月15日控制住疫情。然而如今“大限”已到,胡志明市的疫情依然嚴峻。根據越南衛生部的最新數據,當天胡志明市共確診5301例,居全國之冠。

不過,雖然目標沒有達成,胡志明市仍然宣佈從16日起逐步放鬆管控,爲解封做好準備。

自8月底以來,越南政府逐漸放棄了過去“清零”的防疫政策,轉向“與病毒謹慎共存”。

目前胡志明市已封城超百日,當地政府承認長期的封城給民衆的生活和城市的經濟施加了巨大壓力。而在“德爾塔”變種的影響下,越南逐步認清現實,在抗疫“模範生”和經濟之間做出艱難的權衡。

第一財經記者經梳理發現,不僅僅是越南,幾乎所有的東南亞國家在8月和9月期間,都明確地表達了“清零”艱難、調整策略可能纔是未來生活方式的觀點。而就在8月,國際紅十字會表示,東南亞國家的新冠死亡率是全世界最高的。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士新表示,在“德爾塔”變種的侵襲下,東南亞國家防疫信心大挫,如今紛紛表示解封是一種迫不得已的做法。

他說,主要原因還是在於管控措施對東南亞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同時對國際產業鏈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國際社會對他們早日解除封鎖及時復工也有所期待。

與病毒戰鬥:適應大流行

爲了達成目標,胡志明市並非沒有努力,並且還使出了渾身解數。8月23日,越南政府在胡志明市街頭部署軍隊,輔助當地實施更加嚴格的“封城”措施。市民全員在家,僅允許防疫人員、警察等少數特定人羣外出。

不過,即便封鎖如此嚴苛,多日來包括胡志明市在內的越南單日新增病例數並未顯著下降,這讓人懷疑封鎖政策在越南是否依然有效。

到了8月29日,越南總理範明政在與正進行封城抗疫的20多個省市領導舉行會議時首先放出口風。他說,與新冠病毒的戰鬥是漫長的,需要制定一個“與之共存”的計劃。

到了9月1日,他更明確表示,封鎖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越南的抗疫目標應是“適應”這場大流行,通過廣泛接種疫苗和提供藥物治療,來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此後,他要求相關機構,根據這一指導思想,制定經濟復甦和社會調適的計劃。

近年來,隨着產業轉移,很多跨國公司將生產線遷往越南,提振了越南的製造業和整體經濟。特別是在2020年,越南在東南亞一枝獨秀地控制住了疫情,更是吸收到了更多的外國新投資。

然而此輪疫情卻偏偏精準地打擊了越南的製造業。

疫情最先在大城市和工業園區暴發,影響到了供應鏈和出口,使得越南要實現今年6.5%的經濟增長目標面臨重重挑戰。爲此,越南創新性地提出了“三就地”策略,即就地生產、就地用餐、就地住宿,希望以此避免企業停產。

不過“三就地”只能應急,時間一長就遭遇到成本升高、產能降低、人手不足等困難,無法保質保量完成生產任務。最終,很多國際品牌被迫放棄越南,找尋其他後備供應商,以避免年末聖誕銷售旺季缺貨的窘境。

眼看多年爭取來的產業鏈即將斷裂,越南痛下決心“帶病”解封。

不過,越南並不是區域內第一個明確提出要與新冠共存的國家。早在今年6月,新加坡政府就已打算執行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政策。該國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三位聯合主席在媒體上撰文稱:“與新冠共處,並如常生活,是可能的。也就是說,新冠很可能會成爲地方性流行病。這意味着新冠會繼續變異,並在社區內存活下來。”

但此後,由於“德爾塔”變異毒株在東南亞肆虐,新加坡只得再度收緊防疫措施。不過,新加坡並未放棄這一政策,貿工部長顏金勇表示,新加坡仍處於正軌,這只是通向最終目標的一個“路障”。

從9月8日開始,新加坡不再通報當日無關聯病例確診的數量,轉而公佈住院病患數量。此前,新加坡將新增病例細分爲有關聯病例和無關聯病例。新加坡衛生部說,這一改變是因爲新加坡現採取的是與病毒共存的策略,相關信息已不再像以前那麼重要。

周士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加坡在東南亞最先投石問路,是因爲新加坡人口基數小,醫療設施相對完善,同時疫苗接種率較高,已經達到了羣體免疫的基本要求,即便出現新一波疫情,也很難再傷筋動骨。

不過他認爲,新加坡船小好調頭,即便“走錯了路還是可以回頭,這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

壓力傳導:喫不飽談何抗疫

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9月7日在發表講話時說:“我們必須向所有人傳達,新冠肺炎疫情不可能完全消失。”他說,新冠疫情只能得到控制,但不會從印度尼西亞完全消失。但如果人們放鬆警惕,新增確診病例數可能會再次增加。印尼衛生部預估,2022年該國新冠患者人數可達190萬。如果出現新變種,確診病例或爲390萬例。

由於疫情拖慢印尼經濟復甦步伐,印尼民調機構在8月末公佈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佐科的支持率跌至5年來新低,支持率爲59%。與此相對應的,在2020年4月和7月,佐科的支持率分別爲64%和65%;2019年2月到2020年2月,佐科的支持率一直穩定維持在70%。

周士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疫情除了對東南亞國家的經濟造成衝擊外,對於不少國家的政治穩定也造成了影響。他說,如佐科在疫情前威望很高,在疫情後一路下滑,如果長此以往,甚至連印尼宏大的遷都計劃都可能會落空。

周士新還認爲,由於東南亞國家多處於熱帶地區,過往衆多流行病易發,社會心理對於新冠的承受力要比外界想象的高。

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泰國。8月31日,泰國反對黨議員以應對新冠疫情不力等理由,在國會向首相巴育和五名部長提出不信任案,不過經過四天激烈辯論後,最終沒有獲得通過。

疫情嚴重壓制了泰國的經濟增長,2020年泰國經濟萎縮了6.1%,是20多年來的最糟糕表現。今年以來,泰國已經三次下調經濟增長預測,最新數字爲1.2%。在如此背景下,泰國政府目前在推行“邊抗疫邊開放經濟”的做法。

泰國經濟相當依賴旅遊業,疫情後泰國政府一再嘗試開放幾個旅遊景點,儘快恢復國內經濟與旅遊業。

這一計劃終於在下半年成行——自7月起,泰國先後啓動了“普吉島沙盒計劃”和“蘇梅島+”試點計劃,允許已完成疫苗接種的外國旅客在一定條件下進入上述兩島。截至8月末,這兩項計劃分別吸引了2.64萬名和918名遊客。

泰國旅遊管理部門計劃從10月1日起,進一步放寬對入境外國遊客的限制,在更多地區實施“沙盒計劃”,即免隔離入境旅遊計劃。此舉雖然可以恢復泰國瀕臨破產的旅遊業,但也帶來輸入和擴散疫情的風險。

對於這一質疑,巴育在6月中旬就表示,泰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一樣,必須在嚴格防控疫情的同時,儘早讓社會秩序與民衆生活恢復正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