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將西北邊陲新疆的愛情故事傳遞到祖國各地,然而卻鮮有人瞭解,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的感人故事與傳承的偉大精神。

上世紀中葉,老一輩可可托海人在黨的領導下,克服重重困難,用鮮血乃至生命孕育出了“喫苦耐勞、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爲國爭光”的可可托海精神,爲助推“ 兩彈一星” 成功發射、償還蘇聯外債及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發展和人才輸出作出了卓絕貢獻,被譽爲共和國的“英雄礦”“功勳礦”。

爲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2015年以來,可可托海幹部學院依託可可托海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豐富的精神內涵,以專題教學、現場教學、體驗教學、激情教學、案例教學、訪談教學、情景教學、音像教學、研討教學、實踐教學爲主要教學形式,走黨性教育與實踐鍛鍊相結合的一體化、特色化辦學模式,使學員充分感悟可可托海精神的深刻內涵和時代價值。

建院以來,學院立足全疆、面向全國開展黨員幹部黨性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黨的優良傳統教育、感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先後被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兩彈一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自治區“幹部紅色教育基地”“國防教育示範基地”。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可可托海幹部學院更是發揮自身優勢,依託當地豐富的紅色資源與精神內涵,因地制宜的制定黨史學習教育的形式與內容,將黨史教育與當地的紅色文化相聯繫,更加生動的講好黨史故事。

“以前只聽說過可可托海的故事,經過這次的學習,使我對這段紅色歷史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先輩們爲了國家,無私奉獻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動,這種精神特別值得我們學習,作爲一名公務人員,我會將先輩們的精神傳承到我日常的工作當中,更好的爲人民服務,更好的奉獻社會。”來此參觀學習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處主任科員邢曉亮說。

可可托海幹部學院未來的道路上,將持續根植自身紅色資源優勢,將黨史學習教育與自身紅色資源相結合,更好的講好黨史故事,促進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走深走實。

如今,可可托海幹部學院已成爲自治區各單位、企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一個重要基地。(王宇龍)(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責任編輯:蔡東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