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瑞金新村裏的共享書屋。 南報融媒體記者 田詩雨攝

近日,江蘇省住建廳通報了2019—2020年度省級宜居示範居住區創建項目,全省308個項目榜上有名,其中南京有46個小區入選,數量居全省首位。

“省級示範”都有哪些特點亮點?如何解決羣衆宜居問題上的“急難愁盼”?記者近日分赴南京多個“示範小區”,一探究竟。

舊貌換新顏,居民齊點贊

亭臺樓閣、水流潺潺、綠意蔥蔥……在棲霞區堯化街道堯林仙居小區,1.1萬平方米的中心山體景觀自去年底整治工作完成以來,已開啓“美顏”模式。“原先這裏雜草叢生,是一片廢棄的荒山。”南京姚坊門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永帥說,去年物業方徵集居民意見後,塑造景觀、補種綠植、增設休閒桌椅,將廢山打造爲集生態氧吧、環山漫步、健身廣場於一體的“家門口”特色山體小公園,居民紛紛點贊。

小區還重新劃分了1800個停車位,解決了房屋滲水問題,拓寬機動車道並增加人行慢步道,無綠化和設施的邊角零畸地塊也扮靚了,並增設了休閒場所配套設施。

離堯林仙居5分鐘車程的計算新村小區,同樣被評爲省級宜居示範居住區。該小區大門口右側一排橙黃色“房子”引人注目。這排“房子”分爲上下兩層,由21個集裝箱拼接而成,並由一條半透明的樓梯道相連,爲居民提供閱讀、垃圾分類、休憩交流的空間。

集裝箱房右側是垃圾分類房,方便居民分類投放垃圾。中段是微型書吧和微型公廁,二樓是社區活動中心,內有室內小型健身中心等活動空間,還配有幼兒活動場地。“老舊小區整治中也可以有創意,首次嘗試通過集裝箱搭建的方式‘造’出休閒空間,效果很好。”王永帥說。

雨花臺區的雨花苑小區建成於2000年,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原爲上海鐵路局的職工福利房。房屋建築破舊、道路破損、停車混亂。整治後,樓面、樓道、房前屋後得到美化綠化,逐步增設電梯,給鐵路退休工人帶來歸屬感。

適老又爲小,改造更貼心

9月14日傍晚,記者來到秦淮區瑞金新村,小區裏的馬路乾淨整潔,部分“孝心車位”上停放了車輛,“共享書屋”裏,老人們帶着剛放學的孩子,在裏面看書看得津津有味。如今的瑞金新村內,分有成人活動區、兒童活動區、靜坐休憩區、幼童活動區等不同空間的休閒廣場,居民在這裏生活得更加舒適貼心。

“我家是56平方米的小三室,居住條件還行,但小區面貌不佳。”金建祥是瑞金新村的第一批住戶,2018年,由於基礎設施老化,環境髒亂差,金建祥夫妻倆搬離了小區。去年,小區環境大變樣,夫妻倆又搬了回來。金建祥夫妻如今的退休生活有滋有味,他說:“居住環境變美了,我們愛護環境的意識也增強了。”金建祥加入了小區治安巡邏隊,更“變身”民間河長,義務巡河。

本次公佈的示範居住區名單中,雨花臺區10個小區位列其中,數量居全市之首。讓老年人生活得更舒適,是不少小區在改造時重點推進的內容。該區的春江新城二期,配置了約800平方米的養老用房,設有老年活動室、文化、助餐點等。增補了露天適老化活動場所,新增若干處可供居民休息、下棋等娛樂活動場所,配套面積約1400平方米。

鼓樓區的省化工小區,在整治中以“居住宜老、設施爲老、活動便老、服務助老、和諧敬老”爲原則導向,打造了舒適宜人、設施完善的適老化生態宜居典範。“小區沒有公共活動空間,小區裏幼兒園在接送幼兒上、放學的高峯期,經常會造成交通擁堵,改造後,這個‘梗阻’消失了,家長們個個點贊。”居民張女士說。

雨花臺區的梅嶺小區建築面積10.5萬平方米,建成於上世紀70年代,存在着立面開裂、停車位不足、綠化缺失等諸多問題。整治完成後,梅嶺小區的5分鐘便民服務圈和15分鐘社區服務圈,讓居民生活便利舒心。

特色微助力,小區添活力

位於玄武區孝陵衛街道的童衛路7號小區也是本次獲評的“示範”之一。這個老舊小區在整治出新的同時,創新增補了樓棟惠民“四件套”項目,以特色舉措爲居民再添暖心舉措。

記者日前在該小區看到,單元樓道內張貼有物業服務公示牌,二樓拐角處牆面上,懸掛有一張明黃色摺疊休息椅。“2017年年底小區出新完畢,但老年人下樓不方便、拎重物上樓困難的問題依然存在。”孝陵衛街道鐵匠營社區書記周玲說,結合居民需求,街道和社區對各個樓棟進行“微改造”。“我們打造了惠民樓道‘四件套’項目。”孝陵衛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四件套”包括樓道燈全亮、消防器材全擺放、服務公示牌全張貼、摺疊休息椅全安裝,目前,“四件套”已在玄武區多個小區進行推廣。

按照省住建廳要求,省級宜居示範對2000年前建設的老舊小區,主要圍繞安全有序、環境整潔、便利舒適、功能完備、管理規範的目標,按照有整潔小區環境、有規範停車場所、有無障礙化設施、無危險房屋、無違章搭建、無亂堆雜物等“十有十無”的要求推進,居民對小區改善提升滿意度需在90%以上。

改造後,雨花臺區梅清苑小區一樓院落的840戶違建全部拆除,小區內綠草茵茵,樓體清新亮麗,停車位規劃有序整潔。“現在小區一點不‘老破小’了,尤其是整治時還創新打造了一批‘口袋公園’,讓居民們多了休憩健身的好去處,咱們的幸福指數都提高了。”居民張銳感慨道。

而在棲霞區堯林仙居小區,小區改造則帶動了施工就業約100人。對有潛在收益的項目,如單元樓道及外部公告欄、大門口道閘、智能快遞櫃等,小區以廣告、有償服務收費等項目,吸引了社會資金參與——省級宜居示範居住區的創建改造,帶動了投資就業,激發了片區活力,讓居民們有了更多驚喜。

南報融媒體記者於潔塵肖凡 鄧露潔田詩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