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復旦大學教授解釋芯片突破爲何難:10個參數沒搞清,就需要1000道實驗去做

每經記者 郭榮村    

9月17日,“泛半導體行業智能製造升級實踐分享——先進製造業發展創新論壇”在廣州舉行。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伍強在論壇上分享了他在芯片產業方面的思考。

他說,一個晶體管大概有30個工藝參數,一道光刻大概有20到30個參數,一個28納米的工藝流程,約有1000步工藝。對於一道工藝或者一種器件,如果我們有10個參數搞不懂,或者需要進行優化,想做排列組合實驗,每個參數做兩個條件(偏大,偏小),則有1024個實驗需要做。這裏面還是假設設備、材料、算法全都是沒問題的。

“所以說,碰到一個複雜系統,比如說一個芯片工藝,或者說一臺複雜設備,像光刻機幾十萬個零件,如果大家要說好不好?有沒有做出來?什麼時候做好?就要問這幾十萬個零件,我們做的怎麼樣。” 伍強說。

那麼,境外集成電路一般怎麼做?伍強表示,沒有一家企業能把整個集成電路行業、整個生態創辦起來。所以境外一般是由大公司爲主導,如美國的intelIBM的處理器,日韓企業的存儲器,我國臺灣地區的代工等等。每個企業的成功產品背後,都有製造標準與規範,每個企業都與供應商保持着協同研發與合作關係。同時,它們還針對共性技術,建立研發聯合體。此外,國外還會制定科學的技術發展路線圖,避免投資浪費,惡性競爭等干擾,也可以提供技術指導,激勵各方努力地投入。

對於國內芯片產業的發展,伍強建議,由國家部門組織或者參與,由權威學術或工業機構牽頭成立共性技術研發聯合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