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建築雙年展訪談計劃

“北京需要什麼樣的雙年展”

北京城市建築雙年展訪談計劃由北京城市建築雙年展組委會發起,邀請國內外30餘位知名的城市、建築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城市、建築、北京、未來等關鍵詞進行訪談,記錄其對當下重要議題的思考,倡議和展望北京城市建築雙年展的責任和未來。

第二十八期 | 藤本壯介

藤本壯介,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建築設計事務所創始人,東京大學特任副教授。曾獲日本建築大獎、JIA新人獎等獎項。代表作品有House N、House NA、武藏野美術大學圖書館、法國白色巨樹集合住宅等。

以下爲訪談原文

01

建築如何在複雜中尋求平衡?

非常本質的“純粹性”,以及我們所謂的 “多樣性”——我從很久之前就開始思考要將其兩者如何組合。話說如此,世界本身其實是非常複雜的,人類的生活方式也好,人類的溝通方式也好,都十分複雜,我認爲這種“複雜性”本身非常棒。但如果所有的東西都僅保留其複雜的側面,那麼建築也許就很難成立。能夠將複雜性包裹在其中,而非消解複雜的單純性,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種“純粹”。複雜和單純能夠在一個很高的完成度上,同時成立,出色的建築便會應運而生。

人類在感知世界之時,一方面感受着複雜性所帶來的多樣,但是同時又會思考如何去理解世界——這種理解方式帶着某種單純性。比如說,太陽昇起又西沉,這是一個非常單純的道理。然而,在這個過程之間卻能發生無限的可能。建築是在一個固定場所建立的,某種單純性要以何種方式統領複雜性,會因每個場所、每個項目而有所不同。然而正是如此,才能夠有“發現”的有趣之處。

住宅也好,圖書館也好,或者說城市規劃也好,充分挖掘那些特定場所的本質,將這種豐富和多樣充分理解,進而轉化爲一個令人驚歎的建築,讓人覺得“啊!就是它了!”這樣的感嘆表面看來很簡單,或者說是將複雜轉化爲純粹的形式,如此蘊藏着無限可能的建築才能誕生。

說到單純性的好處,它只要被發現一次,就能夠傳遞給其他人、其他國家,甚至傳遞給其他時代。作爲想法的某種純粹的東西,就如“種子”一般。這個種子是各種各樣的人都能理解的形式,接受了各種各樣的靈感,會根據不同的操作會產生不同結果,繼而又和不同的人們產生互動,繼續啓發新的想法。在世界的複雜和多樣之中,埋下一顆種子,單純性中蘊藏着可能性和契機,非常富有魅力。

02

科技/藝術/或其他是建築的未來嗎?

生存於世界上的人們,不僅僅侷限於建築,都在嘗試着各種新事物,嘗試着改善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居住環境變得更好,變得更快樂。

一個想法,有的時候能夠開花結果,當然也有的時候停滯不前。但即使未能開花的想法,經過十年之後再看,說不定便能“再發現”其有趣之處。在這個意義上,“埋下種子”這個動作是非常重要的。即使無法馬上兌現成果,先真摯地思考未來,然後挑戰新事物。

那麼,具體來說究竟有着怎樣的未來風景呢?說實話我也不知道(笑)。然而,雖然說建築只是人造物,同時也是屬於自然的。在兩者之間如何加強關聯性,不是各自分離,而是將其充分混合、相互消融?我覺得未來的建築慢慢會變成如此。對於人們的生活而言,自然不單單是指綠化和樹木,還有空氣、風、太陽、雨水,所有的自然元素都是非常重要的。憑藉以何種方式讓建築與自然融爲一體,讓建築和自然都可以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歡愉。這樣的未來圖景有點抽象,但對我來說大概就是這樣。

03

建築學的邊界在哪裏?

我做過一個項目叫做“建築無處不在(Architecture is Everywhere)”,試圖討論建築存在於所有的事物之中。但是,真的什麼東西都能做成建築麼?當然並非如此。一方面拓寬建築的可能性,所有事物中都有推演出建築的潛能,我們在進行深入的探索,來參觀的人也感受到這些可能性。另一方面,在實際設計建築的時候,對於方纔所說的尺度問題,自然和建築的問題,都會進行極爲細緻的、嚴密的思考,必須將這些拓寬的想法重新整合成一個建築。

所以,我雖然說着“任何事物都是建築”,但也覺得“任何事物都不是建築”(笑)。所謂建築,可能性是無限寬廣的,但是將這種可能性充分地轉化成建築,這種意識也極爲關鍵。我想將這兩者常懷於心中來進行建築設計。

04

北京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

北京是我非常喜歡的城市,留存着非常古老的東西,但同時也存在着極爲嶄新的東西。好像很久很久之前流傳下來的事物也能在城市街道之中感知到。不僅僅是從物理意義上的古老之物,而是城市整體的構造和氛圍,即使新建築也似乎融入漫長的歷史中,蔓延消融在這座名爲“北京”的城市之內。某些恆久不變的風格,或者說“氛圍”,我非常地喜歡。

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呢?大概是因爲天空感覺非常寬廣吧(笑)。雖然建造了很多高樓大廈,但城市整體感覺很寬敞明亮。城市骨架非常大,在很久之前就以大尺度建造城市,也許至今也支撐着城市的氛圍。

05

北京需要什麼樣的雙年展?

我經常在中國做項目或者競賽,感覺大家都非常地積極向上,積極地看待建築的未來,積極地看待我們正在構築的世界,這也給了我很大的勇氣。深厚的歷史,同時積極對待新事物,這兩者彼此融合,相互激發靈感。這種新舊的對比是隻有北京才擁有的潛力。

另外,北京的城市形態確實非常幾何化,但實際上也有着很好的綠化,人造物和自然能夠很好地和諧共生。也許是因爲歷史源遠流長吧,慢慢就變成了如此這般交融。未來和歷史、人造物和自然,相映成趣,造就了北京的獨一無二的性格。這是在中國其他城市,或者世界上其他城市,不會發生的。對比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有趣,也能觸發新的關係。我非常強烈地感知到這座城市中蘊藏着由對比之美帶來的潛力。

作者:BUAB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