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橫琴加速度:從方案公佈到新合作區揭牌僅用了12天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今天,橫琴再一次匯聚世界目光。

9月17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機構揭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韓正出席揭牌儀式並強調,今天的揭牌儀式是合作區的歷史性時刻,合作區建設從此進入了全面實施、加快推進的新階段。

這距離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橫琴方案”)公佈日還不足兩週的時間。“橫琴速度”之快,令人擊節。

這也意味着,新形勢下粵澳深度合作開發橫琴已按下快進鍵。

新藍圖徐徐展開

伴隨着橫琴方案的公佈實施,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新藍圖徐徐展開。

橫琴地處珠海南端,與澳門一水一橋之隔,具有粵澳合作的先天優勢,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平臺。

而制約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少發展空間。

廣東省政協常委、粵港澳合作促進會常務副會長楊道匡日前接受《南方日報》採訪時指出,2020年,澳門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2.08萬人,遠高於北上廣深,亟須擴大土地空間,吸引新投資、培育新企業、發展新產業。橫琴合作區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了新發展平臺,爲澳門居民生活就業拓展了新發展空間。一方面,澳門可以依託橫琴引入新企業,特別是具有較大規模的重點企業、先進企業;另一方面,澳門原有數量衆多的中小企業可以與廣東乃至全國、全球的企業加強合作,並落地橫琴,進一步擴展業務做大做強。

他指出,“橫琴方案”提出的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現代金融產業,背後是多條廣泛延伸的產業鏈。粵港澳大灣區要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因此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是未來橫琴合作區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中醫藥、文旅會展商貿等產業,在澳門、橫琴均有一定基礎,且雙方此前合作已取得成果。此外,琴澳雙方在發展現代金融產業上前景良好,尤其是跨境金融合作已作出了探索。

在楊道匡看來,目前如果按照先易後難、輕重緩急去務實推進,最具現實基礎、最容易啓動、最快見效的產業是文旅產業。橫琴擁有優質的地理條件和自然風光,澳門擁有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未來用好橫琴合作區人員進出高度便利等政策,將是打通兩地文旅資源合作、推動橫琴建設國際休閒旅遊島的關鍵之一。橫琴要聚人氣,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發展文旅產業。通過這一小切口,粵澳還可持續引入更多澳門的體育競技類、互動類產業項目進駐橫琴,實現常態運作,進一步聚集人氣,拓寬產業鏈條。

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日前表示,“橫琴方案”讓澳門的營商環境優勢,緊緊扣住大灣區的龐大內需市場、完整產業鏈條、高速發展的基礎設施,以及不斷創新的制度潛力和政策空間。方案不僅有利於境內外投資者與澳門資本和企業結盟進駐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進一步開拓大灣區市場,更有利於營造一流營商環境,高質高效地建設好合作區。

正如《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到的,橫琴實體經濟發展還不充分,服務澳門特徵還不夠明顯,與澳門一體化發展還有待加強,促進澳門產業多元發展任重道遠。

對橫琴自身而言,對接是雙方的、相互的。結合新擴展區域資源要素,橫琴可積極拓展產業合作發展領域,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深度融合,構建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譬如,橫琴方案提出15%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對於合作區企業來說就有三大利好:一是優惠產業範圍更加聚焦,將有利於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產業全部納入政策範圍,包括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現代金融產業等;二是優惠力度更大,對企業資本性支出允許一次性稅前扣除等,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三是優惠方式更多樣,對從事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三大領域的企業,在境外直接投資的收益免徵企業所得稅,鼓勵合作區企業“走出去”。

不僅是企業,橫琴方案提出15%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對合作區人才來說也有兩大利好:一是受益羣體由境外人才拓展到境內外人才,優惠範圍更加廣泛;二是優惠方式由差額補貼調整爲直接免徵,納稅人享受政策更加便捷。這將對合作區引進“高精尖缺”人才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多年開發建設之後,橫琴已抵達一個新的向上的起點。

大灣區有大未來

大灣區,有大未來。

在中國輿論場持續近半年的高熱之後,大灣區再次迎來高光時刻,這一次,“橫琴”和“前海”走到了前臺。

9月5日、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相繼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引發各方關注,迅速登上新聞熱榜榜首。

連續兩天的《新聞聯播》更是用時近15分鐘、播發11條消息和評論,聚焦這兩份重磅方案落地。

橫琴、前海,是雙子星更是雙引擎。

正如《南方日報》報道指出的,橫琴、前海是我國改革開放前沿中的前沿、窗口中的窗口,承擔着改革開放試驗田的使命重任。作爲中央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點平臺,在“雙區”建設中尋求“點”上的重點突破,發揮改革創新尖刀利刃的作用。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認爲,兩個合作區新方案不僅是物理空間的擴展,更是制度創新的擴容,讓橫琴和前海有了更大的改革自主權,粵港澳融合發展有了更大的縱深。

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總召集人梁振英表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兩個方案爲內地和港澳居民提供了更廣闊、便利、優質的生活、投資和工作環境,爲港澳企業提供更多元的發展機遇。他希望粵港澳三地能對粵港、粵澳及港澳深度合作的問題“知多點”“知深點”,繼續深入研究,將機遇落地,並發展壯大。

上述兩個方案在期待之中宣佈,賦予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和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更大的空間、更大的權限和更大的未來,讓“雙區”成爲5.6萬平方公里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兩面旗幟。

“橫琴方案”賦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作爲“一國兩制”下探索區域合作的新實踐,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彰顯“兩制”優勢的區域開發示範區的定位,展現其在“一國兩制”實踐中的獨特作用,以及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支撐作用。

“前海方案”則賦予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粵港澳大灣區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和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的戰略定位,凸顯出全面深化前海改革開放對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和實施綜合改革試點有重要引擎作用。

多方人士認爲,“大幅擴容”疊加“深度合作”,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更全方位、更大縱深和更快速度的發展,推動這個世界級灣區再一次嬗變,爲“一國兩制”探索區域合作新實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