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9月17日讯(记者 贾楚航 通讯员 姜雅静 易哲)初秋,走进海阳郭城镇战场泊村,一座古朴的胶东四合院巍然而立,青山辉映下,一排排民俗老屋古朴沧桑,无声讲述着过往岁月。

战场泊村东临林寺山,因地形险要,历来属于“兵家必争之地”。相传明朝时,就有将军曾在此布阵胜敌,革命战争年代,许世友将军坐镇战场泊,率领胶东子弟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打红了胶东半边天。70多年后的今天,战场泊村不忘先辈之恩,守护红色文脉,在完整保留百年传统村落的基础之上,修缮胶东军区旧址,规划革命主题民宿等,打造了一个集党性教育、红色研学、户外拓展和乡村民宿为一体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并积极探索“红色资源+绿色生态”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极富特色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奏响了“彩色旅游”交响曲。

9月7日,“听党话,跟党走”烟台市红色基因特色村旅游资源展示会在战场泊村隆重举行,其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印迹、特色的农业经济产业、优美的村居生态环境惊艳亮相,令来访领导及嘉宾印象深刻。“战场泊村的红色基因,是历史留下来的无可复制更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2014年,我们开始从农业村向旅游村转型,如今终于搞出名堂了。”战场泊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俊胜感慨地说,2018年,战场泊被财政部确定为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村,在市镇村三级齐心协力引龙头、强合作、育项目,实施“红色引领、党性提升”红色旅游战略,建设28套100余间民宿、民俗体验馆和红色主题公园,配套配齐餐厅、游客接待中心及各类生活必备设施,打造胶东独具特色的“同吃同住同劳动”红色党性教育基地,擦亮了战场泊红色传承品牌。

行走在红色体验教育基地,抗大学校、兵工厂、许世友故居并排而立,革命标语、步枪、地图无不再现了革命场景;办公桌上的笔记本、墙上挂的军服,让人恍若隔世,眼前仿佛浮现出革命先辈伏案工作的画面,内心升腾起无限的崇敬之情。

新修建的红色民宿与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隔街对望,每一间民宿都凝聚着对历史的传承。青石板路两侧,一边是历史、一边是现代,时空在这里交错却又巧妙融合。民宿以土炕大通铺和上下铺为主要形式,还原了当年战士的居住环境,保留了胶东地区特有的木构架结构,村内房屋线条明朗,错落有致,一瓦一柱都透着岁月的痕迹。屋内的画像、军用水壶、小号、油灯等红色装饰物原汁原味地还原了战争年代的风貌。

除此之外,游客还可到大食堂里品尝忆苦思甜饭,到书画室挥毫泼墨、静享时光,在演武广场和老街里上演真人CS对战……多样丰富的旅游元素,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在这里能学习胶东抗战革命史,感悟革命精神力量,又能享受优美的自然风景,体验悠闲的乡村生活,确实是学习和休闲相结合的好去处。”前来旅游的王先生说。

今年以来,战场泊村先后接待了各类教学活动200批次约7000余人次,所有来到战场泊村的人都深切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体会到当年八路军的艰辛和如今幸福生活的不易,感受古老乡村、红色经典、绿色生态在此交相辉映的小康图景。

按照“差异化发展”的思路,战场泊村还积极推进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流转土地1500余亩,投资200余万,栽植文冠果600余亩,大樱桃、桑葚、贝贝南瓜等各类经济林果400余亩,致力打造集赏花品果、采摘游乐、生态示范、乡村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乡村休闲体验基地。同时,与周边的林山滑雪场、林寺山、山东村等旅游项目互动结合,通过举办各类户外运动赛事,吸引各类文艺团体基地落户郭城,形成海阳旅游节会中的“郭城品牌”,有效实现了“红色资源+生态旅游”对接融合、破题发展。

“我们村去年旅游收入60多万,今年达到160多万,随着游客增多和采摘园进入盛果期,明年收入还会更高。”杨俊胜说,村里已成立了旅游合作社,带动60余名村民再就业,催生了村庄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村里以前都是土路老屋,现如今又是纪念馆又是民宿的,处处干净漂亮,住着也舒坦。”87岁老人杨吉德亲眼见证了战场泊村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变成了风景秀美、人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言语间倍感自豪。

站在厚重的历史之上,战场泊村讲述着红色故事,继续书写着乡村振兴的辉煌,村民们宛若置身山水画卷,生活变得五彩斑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