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將至,許多離開家鄉的年輕人卻要堅守在工作、學習的城市,沒法回家團圓。節日前夕,爲了建立起與更廣泛青年羣體間的情感鏈接,酷狗音樂製作上線了《我在他鄉過節》微訪談,節目走訪了近百位年輕人,聽他們講述自己在他鄉過節的經歷。此視頻一出,微博話題 #他鄉過節是什麼體驗# 很快登上趨勢榜第一,閱讀量破1.4億,網友爭相在此留言,講述自己的“破防”瞬間。

平臺爲“他鄉之客”搭起溝通橋樑

離家的理由千千萬萬,可是對家的記憶永遠鮮明。在外工作多年的主持人“餅乾”在《我在他鄉過節》微訪談中坦言,自己最希望放假能好好過箇中秋節。“我每年中秋幾乎都不怎麼回去,六七年沒有回去了。”她最大的願望就是多掙錢讓喜歡旅行的媽媽可以出去好好玩玩。

和“餅乾”相似,包括記者、高校留學生,醫護人員等各行各業優秀的年輕人在錄製微訪談時,都表示自己已經多年沒有時間回家鄉過中秋了。由於工作、學業等原因,如從前那般祖孫幾代人一起打月餅、齊賞月的過程濃縮成了抽空匆忙趕去超市買幾塊月餅就算過了節。

儘管因爲種種原因,諸多年輕人無法回家團圓,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傳統節日沒有價值。“我覺得節日真正的意義,就是讓你在繁忙的生活中,抽出時間來去想一想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節日是休整過程吧。工作的時候,我們都在努力工作,休息的時候,我們也要開心過節,讓自己徹底放鬆下來。”受訪者們對於傳統節日的意義都有自己的理解。在那些離家的遊子心中,無法歸鄉的日子,他們也需要一些輕鬆的節日來體驗純粹的放鬆與歡愉。

又是一年中秋時,且把相思寄明月。《我在他鄉過節》微訪談也讓我們看到,在焦慮和浮躁的現代生活中,傳統節日仍然能讓人們找到生活應有的傳統味道和親情美好,傳統文化對年輕一代潛移默化的影響力是根深蒂固的。生活在新時代,我們更需要以感恩、平和、虔誠、敬畏的心態來讀懂中華傳統節日這幅浪漫而充滿詩情畫意的畫卷。

音樂賦予傳統節日青春之力

“當我們因爲距離無法慰藉情感的時候,音樂就是一個橋樑,我們可以通過音樂,走進節日,和家人團聚。”音樂人姜太宇離家已有4年,他認爲現在年輕人如果因爲學業、工作不能回家,給家人寫首歌、唱首歌,也是傳達感情的一種方式。

據悉,《我在他鄉過節》微訪談依託於品牌活動網絡中國節。今年,酷狗聯手網絡中國節以“爲傳統節日寫一首歌”爲主題發起了“國樂潮聲”原創音樂徵集活動。95後酷狗音樂人張逸辰以歌譜情,由其演唱的《華夏四時歌》從徵集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爲了2021網絡中國節推廣曲。

《華夏四時歌》用一曲寫盡7個傳統節日,歌詞從春節、元宵到中秋、重陽,爲青年和家人搭建起了“團圓”之路。“傳統節日,可以讓我們在繁忙的工作中,發現生活中的親情和美好,是每一個節,把我們聚在一起,這種文化對年輕一代潛移默化的影響力是深遠的。”談及演唱這首歌的初衷,張逸辰如是說。

該曲目的編曲及製作人何天程則認爲,幾代人對民族音樂的賡續傳承,讓中華文脈的國風雅韻終在青年一代音樂人手中綻放,中國的青年音樂人們,也正以全新的創作思維、技法和個性,將傳統元素、現代精神、當代審美趣味融爲一體,賦予國樂青春之力。

數字音樂作爲文化的重要載體,可以深入詮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網絡跨越時空,以數字音樂表現傳統節日文化,不僅是一種形式上的創新,它更爲人們提供了一種參與其中的方式,在音樂創作與分享的過程中,自覺融入文化的傳承。近兩年,音樂平臺發起的各種傳統節日相關活動愈發豐富。包括酷狗音樂在“網絡中國節”連續推出的歌單、歌曲徵集活動、微訪談等,都是在嘗試助推傳統節日與數字文化產品的融合。

當年輕人通過他們習慣的方式深入參與到文化的傳播與傳承中,就會形成傳統文化的網衆傳播力量。一首歌、一段視頻所承載的文化內容,會對年輕人的文化認知體系構建產生影響。注重增強節慶活動的羣衆性,會使廣大民衆在積極參與中獲得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認同。未來,酷狗音樂也會繼續通過各種活動擴大傳統節日的影響力,積極發揮音樂平臺的正向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