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到2035年全面構建安全、健康、美麗的國土空間格局

由北京市規自委編制的《北京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年—2035年)》日前開始公示,聽取公衆意見。《規劃》提出,到2035年,全面構建安全、健康、美麗的國土空間格局。《規劃》提出構建全要素統籌、全空間覆蓋、全過程傳導、全週期監管的首都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與實施體系。

探索大都市區生態修復的新模式

北京作爲典型超大城市,密集的人口經濟活動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現實擾動和潛在壓力較大,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突出。近年來,隨着生態環境治理力度不斷加大,北京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但與人民羣衆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期待仍有一定距離,破解“大城市病”仍然面臨挑戰。

《規劃》從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整體視角出發,立足超大城市的現實生態問題和首都城市的戰略定位,強化整體統籌和系統謀劃,明確本地化、適宜性的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路徑。從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生態系統視角出發,既強調非建設空間自然生態系統的修復,提高生態系統服務和生態產品供給能力,也關注建設空間生態問題的解決和人居環境品質的提升。

《規劃》謀劃了首都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藍圖,提出將首都建設成爲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窗口城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首善之區。到2035年,全面構建安全、健康、美麗的國土空間格局。

統籌全域全要素國土空間系統修復

《規劃》構建全要素統籌、全空間覆蓋、全過程傳導、全週期監管的首都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與實施體系。通過要素整合、空間融合、過程耦合、管理閉合,形成縱向統一、橫向聯動、條塊結合的生態修復新格局。

注重落地實操。立足於三大空間(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城鎮空間),通過區塊爲主、條塊結合的方式,整合各部門碎片化、分散化的修復工作,統籌部署8大重點生態修復工程(如生態保護與修復支撐體系重大工程、水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工程、礦山生態修復重大工程等),明確18個生態修復分區(如密雲水庫上游水源涵養區、西山水土保持區、房山南部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森林恢復區、首都功能核心區生態修復區、順義農田修復與田園景觀建設區等)的主攻方向,壓實主體責任,明晰修復時序,爲規劃實施提供了清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堅持問題導向。科學識別生態系統受損、退化和破壞區域,首次繪製全市生態保護修復一張圖,明確3種生態修復方式(自然恢復、輔助修復、生態重塑)和9種生態修復類型(包括礦山修復、農田修復、城市綠地修復、水源涵養修復等)。綜合考慮顯性生態問題區域及隱性衝突脅迫區域,將“治頑疾”和“治未病”雙管齊下。通過修山、理水、護林、保田、融綠、整地、通廊等措施,全方位提升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

以人民爲中心。兼顧生態功能和健康福祉,將自然引入城市,破解城市內澇與熱島效應等大城市病,提升城市氣候適應能力。針對公園綠地500米服務盲區,結合疏解騰退和城市更新推進生態修復,填補遊憩服務盲區,提高濱水空間品質和城市韌性。

突出首都特色。減量發展是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實施以來的重要特色,《規劃》立足減量發展,以拆違騰退用地生態修復爲契機,科學引導各區分類實施復耕復綠,通過鍼灸式“微更新”,縫合城市受損生態肌理;面向首都糧食安全,挖潛耕地資源潛力,優化耕地佈局、提升耕地質量;通過地毯式摸排和全口徑分析,明確全市未利用地差異化修復方式,彌合管理真空。

強化區域協同。以區域一體化保護爲前提,構建“環首都-市域-平原區-中心城”多尺度鑲嵌融合的生態網絡體系,實現點、線、面、網生態修復的疊加效益。在大尺度上強化外圍生態空間向城市內部的有機滲透,保證生態網絡的連通性,在小尺度上優化藍綠生態網絡體系。強化“流”的疏通和“鏈”的修復,打通通風廊道、生物廊道等關鍵廊道,建立完整的食物鏈,破難點、疏堵點、治痛點,推動解決生態安全“卡脖子”問題。

以生態修復助推首都綠色高質量發展

北京市未來可造林空間有限,在碳中和目標要求下,生態保護修復是提升城市碳匯的重要途徑。《規劃》立足於全市碳中和目標實現,合理評估生態修復效益,推進生態保護修復與應對氣候變化協同增效,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助力首都碳中和目標實現。

將生態修復與綠色發展相結合,通過生態+治理、利用型修復模式,促進多元主體參與,激發市場活力,增強內生髮展動力,推動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以產業發展反哺生態修復。利用區域互補、產業互補、供需差異,推動特色發展,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與外溢,暢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李澤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