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1金融研究丨探路普惠金融新5年規劃,近25萬億貸款增速拐點已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願 北京報道 首個國家普惠金融發展5年規劃實施完成後,我國普惠金融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度。

自2016年,尤其是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連續三年對5家國有大行普惠金融貸款增速設定目標以來,我國普惠金融貸款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其中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已經翻倍。

伴隨着高速增長的同時,疊加疫情對宏觀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的衝擊,普惠金融貸款和普惠小微貸款增速拐點已經出現。截至二季度末,二者增速分別爲25.5%、31%,較一季度末環比下降2.5個百分點、3.3個百分點,這也是2018年以來首次出現增速環比下降的情況。

與此同時,作爲普惠金融貸款的主力軍,上半年5家國有大行中的3家增速較去年同期也出現了下降,其中2家下降了超過10個百分點,且還有1家新發放普惠貸款平均利率較去年全年出現了環比上行。

種種跡象表明,在普惠金融進入新的發展高度後,也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目前監管部門正在完善“十四五”期間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頂層設計,該政策將推動普惠金融需求滿足度、金融供給適配性、外部環境保障性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同時以金融的普惠性優化資源配置,達到縮小城鄉差距、區域差距、收入差距的目標。

“爲推進普惠金融更高質量的發展,需要從過去關注‘有沒有’上升到當前的‘好不好’直至未來的‘強不強’,一個理想的目標就是促使普惠羣體達到並保持一種金融健康的狀態。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發展的高級形態,應在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中抓緊構建。”央行副行長劉桂平日前在《中國金融》撰文表示。

新階段的普惠金融發展,預計將與共同富裕、高質量、可持續、鄉村振興等關鍵詞密不可分,這對金融機構尤其是主力軍國有大行又意味着什麼?

普惠貸款增速到頂了嗎?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據央行發佈的數據梳理發現,央行在《2018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中首次披露了人民幣普惠金融領域貸款餘額(僅2019年缺失)、普惠口徑小微貸款餘額兩個數據,並延續至今。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人民幣普惠金融領域貸款餘額24.76萬億元,同比增長25.5%,比上年末高1.3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餘額17.74萬億元,同比增長31%,增速比上年末高0.7個百分點。

事實上,上述兩項貸款增速自2018年以來就不斷增長,2018年末分別爲13.8%、18%,今年一季度末爲最高點,分別爲28%、34.4%。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兩項增速分別爲25.5%、31%,較一季度末環比下降2.5個百分點、3.3個百分點,7月末普惠小微貸款增速進一步下降至29.3%。

從總量來看,兩項貸款餘額也分別從2018年末的13.39萬億元、8萬億元增長至今年二季度末的24.76萬億、17.74萬億元,後者已經翻倍。

二者增速同時出現了放緩,是否意味着普惠金融貸款增速拐點已經到來?

“普惠金融貸款在連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後,有一些波動也比較正常,畢竟基數越高維持高速增長也越難。同時,近兩年情況也比較特殊,受疫情衝擊,去年普惠金融貸款增速太高,而後疫情時期,疫情對宏觀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運行的衝擊讓在延續,今年繼續維持高速增長確實比較難。近兩年來,金融政策一直聚焦在對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支持方面,後續增長情況如何還值得進一步觀察。”一位銀行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央行在日前發佈的《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2020年)》中表示,展望未來,普惠小微企業融資產品更加豐富、融資服務更加高效,貸款規模繼續較快增長,覆蓋範圍進一步向微型客戶下沉。

不過,作爲普惠金融貸款的主力軍,上半年部分國有大行普惠金融貸款的增長確實出現了乏力的情況。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截至6月末,建設銀行普惠金融貸款餘額爲1.71萬億,較年初僅增長20.29%,在五大行中增速最低,低於自身去年上半年增速10個百分點。其餘四家大行貸款餘額和增速情況分別爲,工商銀行10118.95億元、40.4%;農業銀行12423.99億元、30.4%;中國銀行7816億元、35.8%;交通銀行3383.27億元、29.3%,其中農業銀行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15個百分點。

“上半年建設銀行普惠金融貸款的基數高,達到了1.71萬億,這種形勢下,普惠金融的發展確實面臨着很大的挑戰。”建設銀行行長王江在2021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直陳。

王江進一步解釋稱,當前小微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特別是疫情演變的不確定性和前期各地的自然災害,各種因素的疊加,使得相當一部分小微企業面臨一定困難,不可避免地會對普惠金融的發展,特別是資產質量帶來一定的影響。

農業銀行行長張青松在2021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則回應稱,上半年該行普惠金融貸款既達到了銀保監會“兩增兩控”的要求,也達到了央行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口徑第二檔的要求,“概括的講,農行普惠小微貸款量增面擴、保證了資產質量的穩定。”

事實上,自2019年以來,政府工作報告已經連續三年對五家國有大行普惠貸款增速提出目標,分別爲增長30%以上、高於40%、增長30%以上。2019年、2020年五家國有大行實際普惠貸款增速均實現高速增長,且遠高於設定目標。

8月底,劉桂平在發佈會上表示,最近三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總理都明確對金融機構特別是對大型國有銀行的普惠金融的貸款提出了明確要求,每年都要求增長至少30%。到目前爲止,大型國有銀行已經達到了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所提的要求。

新發展階段意味着什麼?

對於接近25萬億的普惠金融貸款如何繼續做到可持續增長,定價和資產質量是核心。

近年來,尤其是疫情發生以來,監管部門不斷引導企業實際貸款利率下行,7月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爲4.93%,較去年12月下降0.15個百分點。

五家國有大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更低,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工建農中新發放普惠貸款平均利率爲4.10%、4.17%、4.09%(累放貸款年化利率)、3.94%、4.02%,除中國銀行略有上漲外均有所下行。

“從整體定價而言,目前的小微企業貸款定價遠遠低於我們新發放貸款的整體定價,目前確實面臨着收益如何覆蓋風險的問題。但因爲我們支持普惠金融的發展,享受了國家在定向降準和稅收優惠的政策,應該說收益是可以覆蓋風險的。”王江在2021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表示。

劉桂平在上述文章中表示,一種金融健康狀態的普惠金融,風險與承受能力應該相匹配,資產具有足夠的流動性和安全性,在財務上形成良性循環。

隨着普惠金融業務的不斷下沉,疊加疫情對小微企業運行產生的較大沖擊,市場對於商業銀行的小微企業貸款資產質量變得更加關注。

張青松在2021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介紹稱,從該行普惠型小微貸款不良分佈來看,行業層面是前期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住宿和餐飲行業不良率相對較高,區域上黑龍江、青海、甘肅等部分省份的不良率相對較高。

王江則介紹稱,截至上半年末建設銀行普惠金融貸款整體不良率是1.3%左右,其中小微快貸的不良率控制在1%以內。“從風險而言,儘管面臨相當大的挑戰,但是由於建行建立了一個全流程的智能風控管理體系,目前小微企業貸款整體風險是可控的,預計年底不良率不會超過1.5%,能保持在1.3%-1.5%之間。”

更加值得重視的是,在疫情期間監管部門推出的針對普惠小微企業延期還本付息貸款的資產質量,金融高層人士也多次進行了提醒。數據顯示,2020年到今年7月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延期還本付息貸款12.5萬億,其中支持中小微企業延期還本付息10.2萬億。

在當前背景下,共同富裕已經成爲一切金融政策的出發點,這意味着新發展階段的普惠金融也將會被賦予新內涵。

“普惠金融與共同富裕在目標上天然契合,針對收入差距、城鄉差距、區域差距等問題,通過拓展首貸戶、建設數字化信用平臺、發揮保險功能等實踐,探索普惠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的可行路徑。”在一位沿海地區的央行地方支行行長看來。

央行日前發佈的《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2020年)》顯示,普惠金融存在着明顯的區域差距問題。截至2020年末,東部地區普惠小微貸款餘額較高,浙江、 廣東、江蘇、山東、福建五省普惠小微貸款餘額佔全國普惠小微貸款餘額的近50%,河南、四川、安徽等省的普惠小微貸款餘額也相對較高。

31省(自治區、直轄市)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億元),來源央行報告

針對的城鄉差距、區域差距的問題,上述央行報告建議,應通過金融賦能激發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動力,增強對特色產業、農業產業鏈的金融服務能力,創新支持東西部協作的金融服務方式,不斷提升農業保險產品和服務的風險保障能力,有效支持農村電商深入發展,暢通農業產業鏈循環,激發農村消費潛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

針對收入差距的問題,報告則建議,要充分認識服務低收入羣體在促進就業、實現共同富裕中的重大意義,切實發揮“幾家抬”政策合力,爲低收入羣體更好實現增收致富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並引導金融機構將服務低收入羣體作爲履行社會責任、踐行金融擔當的重要着力點,通過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切實增強低收入羣體可持續發展能力。

隨着全面脫貧的如期實現,普惠金融正在積極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據中國銀行行長劉金在2021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表示,該行不把監管指標當作成績,要從更遠更高的角度去考慮,上半年普惠金融做了大量的具體工作,包括在普惠金融部的基礎上正式成立鄉村振興部,“要更好地把普惠金融和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使普惠金融下一步的發展具備了更好的基礎。”

據工商銀行副行長徐守本在2021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也介紹,對於未來的鄉村振興工作,該行堅持城鄉聯動發展,持續強化科技賦能,推進金融服務從城市向鄉村延伸,全力支持美麗鄉村建設、農業產業融合和農民創業增收,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

“推動普惠金融業務高質量發展,我們還將大力支持科技科創、專精特新企業,建立常態化企業融資服務機制,以‘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融資等領域爲重點,開發特色普惠線上產品,持續豐富線上產品體系。”中國銀行副行長王緯則在2021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表示。

此外,對於當前國有大行普惠金融業務下沉導致競爭加劇的問題,劉桂平表示,隨着未來普惠金融客戶的進一步下沉,要健全多層次普惠金融組織體系,構建競爭有序的普惠金融供給格局:發揮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帶頭作用,推動地方法人銀行堅持服務當地、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城鄉居民,找準開發性銀行、政策性銀行在普惠金融中的定位。

(作者:李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