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9时18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胜利广场。在这一充满纪念意味的特殊时点,一队礼兵神情肃穆。只见他们郑重推动钟槌,敲响14声“警世钟”。钟声回荡在空中,寓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0周年。1931年9月18日夜10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炮轰北大营,九一八事变由此爆发。

时光荏苒,但历史的伤痛始终翻搅着亲历者的记忆。广场的瞻仰人群中,一位坐着轮椅的九旬老人眼眶微红,她的名字叫许琏珊。一声声钟声入耳,却牵扯起老人未曾忘却的那段岁月。彼时,许琏珊十一岁。九一八事变后,家住南京的她举家逃难。小小的她,跟随着乌泱泱的人群,幸运地挤上了一艘驶往武汉的轮船。谁料,船行至一半,南京沦陷的消息意外传来。许琏珊只记得那一天,天色黯淡、人群呜咽,“一下子觉得自己没有家了”。

唯有铭记历史,方能积淀出砥砺前行的力量。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军说,九一八事变,不仅是沈阳一个城市的悲剧和灾难,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剧和灾难。以此为起点,在此后数千天的浴血战斗中,上百万英烈流血牺牲。正是他们的巨大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繁荣。“普通市民,特别是青年人,尤其要铭记这段历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这个国家的过去。”

伴随着肃穆的音乐声,来自宝山区仁和医院的青年医生陈浏君心情有些凝重。他将一支白色菊花放置在英烈墓碑前,眼神坚定地看向前方。“铭记历史只是第一步,我们更应该把这种爱国精神根植在心。”陈浏君说,自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使命所在。重温那段硝烟历史,让他汲取了更多奋进力量——要将“天使白”与“党旗红”交相融汇到日常生活工作中。

一个个鲜活生命在战乱中随风消逝,这是抗日战争留给中华民族恒久的集体记忆。就在两天前,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共同主办“伟大的抗战起点,深远的历史影响 ——铭记九一八事变爆发90周年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围绕“九一八事变”各自阐述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展开深入交流。与会专家的发言不仅为历史研究带来全新视角,也对中国抗战史的传播颇有启发作用。

再过不久,便是9月30日国家烈士纪念日。“我们将在这一天联合全国各大抗战纪念场馆举行相关展览,”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馆长唐磊说,此次展览还将结合馆藏文物介绍各场馆历史背景,让更多人铭记这些“历史坐标”。

再过不到三个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即将到来。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还计划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侵华日军罗泾大烧杀遇难同胞纪念地等共同举行纪念活动。借由新展览、新活动,让更多青年人走进历史,铭记“安不忘危,治不忘乱”的警示,也从中汲取信心、勇气,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

作者:王嘉旖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