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林鵬見習記者 李欣 臨沂報道

空中俯瞰紫錦葡萄園(資料圖)

天蒙山腳下,上冶水庫畔。仲秋時節,微風拂過,神清氣爽。位於費縣上冶鎮的紫錦葡萄園,即將進入休果期。

此時,葡萄園內挖掘機轟鳴,來回擺臂。葡萄園主人任慶餘站在挖掘機旁,指揮師傅幹活。“休果期正是忙碌好時節。我準備把園區內道路全部硬化,提升葡萄園檔次。”任慶餘會心一笑。

眼前這位皮膚黝黑的準80後,懷揣一個大夢想。“讓所有人都喫上紫錦的好葡萄,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信念如同開路明燈,指引着任慶餘的葡萄種植路。困難挫折再多,這位堅強的漢子從未放棄過。

一門心思要種好葡萄

對任慶餘而言,種植葡萄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2013年,任慶餘到一位朋友家拜訪,朋友熱情地呈上葡萄。“長這麼大,第一次喫這麼好的葡萄!”色味俱佳的葡萄,讓任慶餘產生了濃厚興趣。

追問之下,任慶餘得知,兩個葡萄品種名爲“金手指”和“美人指”。

“這麼好喫的葡萄,不愁沒有市場。”任慶餘敏銳地意識到,一個好的創業項目就在眼前。

在朋友家中,任慶餘刨根問底,將葡萄品種、來源一一知悉。

在朋友的介紹下,任慶餘第一時間跑到了一家葡萄種植園。

“感覺確實不錯,不知哪裏還有更好的葡萄?”一番參觀,任慶餘意猶未盡。

對方見他真心求教,把平邑一家葡萄園地址告訴了他。任慶餘馬不停蹄往平邑趕。

在平邑,葡萄園主熱情地向任慶餘講解了葡萄習性、長勢、銷售方式等,讓任慶餘受益匪淺。

“你要想種好葡萄,可以去日照看看,那裏有葡萄研究所。”葡萄園主點撥。任慶餘求知迫切,簡單喫過午飯,直接驅車趕往日照。

在日照,對方向任慶餘介紹了早、中、晚熟的各類葡萄品種。還帶任慶餘到葡萄園中逐個品嚐。“無論種植模式還是品質,日照葡萄均堪稱上佳。”時至今日,早已成爲葡萄土專家的任慶餘,仍然欽佩不已。

從日照歸來,任慶餘彷彿着了魔,腦子裏盡是葡萄。那段時間,爲了種植葡萄,他到處考察。只要有信息,任慶餘就上門求教。不僅到過日照、棗莊、菏澤等省內地方,南方城市甚至也留下了任慶餘的足跡。

任慶餘在對葡萄進行“打點”(資料圖)

雖然癡迷,任慶餘卻不盲目。

“想弄懂新事物,必須躬身入局。雖然有些因素不可控,但是多瞭解一些,就會降低相應的風險。”

思疾謀緩。2015年,在經過近兩年的考察之後,任慶餘準備動手了。

起初,任慶餘對於種植啥品種並不清晰。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產品不能受經銷商制約。

一般而言,每到葡萄銷售時節,種植戶們都很緊張。一旦銷不出去,就會爛掉。“只有一兩個品種,幾十畝葡萄會有很大的銷售風險,容易受制於人。”任慶餘說,想分散風險,就要根據苗木的成熟季節,栽種不同品種葡萄,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一波三折的葡萄種植路

然而,就在任慶餘準備大幹一場時,用地就像攔路虎,橫擋在他面前。

聽說任慶餘要來村裏投資創業項目,當地村書記最初很支持。可看到任慶餘是個白淨的年輕人,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種葡萄是個辛苦活,三十來歲的小夥子,能幹好?”村書記直犯嘀咕,一臉不相信。爲此,村書記以手續不全、缺乏流程等理由,不跟任慶餘籤合同。

從不輕言放棄的性格,讓任慶餘敢於直面任何困難。手續,辦!流程,跑!

很快,任慶餘拿着完整的材料找到村書記。

“一畝地租金1500元!”村書記見任慶餘如此執着,想通過提高土地租賃價格,嚇跑任慶餘。

1500元,這在當時是天價。

“籤!”任慶餘一咬牙,立志種好葡萄。

後來,當任慶餘跟村書記熟悉之後,村書記坦言,當時就是不信任任慶餘,想把價格抬高,轟走他。“沒想到還真讓你把事幹成了!”對這個年輕後生,老書記豎起大拇指。

隔行如隔山。搞工程建設出身的任慶餘,種植葡萄是外行。爲此,任慶餘事必躬親,僱機器整地、肩扛葡萄架杆進園、採購十幾個品種葡萄苗,平時看書、上網學習,還請來一位土專家當老師,精心侍候葡萄苗。很快,苗子長勢喜人。

真正的考驗在2015年。那年冬天,臨沂多次降雪,氣溫極低。

“快下雪了,你抓緊剪枝、架下培土。”在首場降雪即將來臨時,土專家緊急聯繫任慶餘。

得到消息,任慶餘不敢大意,進行剪枝培土。

不過,任慶餘心存些許僥倖,兩萬多棵苗木中,只對一部分美人指培了土。

不料,第二天大雪覆蓋了整個葡萄園。

想到全部心血在裏面,任慶餘揪心不已,抓緊與土專家聯繫。

“這麼冷的天,你出價再高,也沒人願意幹啊。”土專家的話,讓任慶餘一籌莫展。

一週後,積雪開始部分融化。

好說歹說,任慶餘找來十幾個人,趁光照充足之時剪枝扒積雪埋土。半個月後,所有苗木全被培上了凍土。可凍土融化之後,一部分就裸露出來了。

不久後,臨沂迎來第二場強降雪。這下,任慶餘有些心慌了。

臨近臘月三十,任慶餘用小刀割開葡萄藤,發現組織已經被凍黑,一掐出黑水,土專家也無計可施,只好安慰:“誰也別告訴了,踏踏實實過個年吧”。

從未醉過的任慶餘,喫年夜飯時一杯即倒。

任慶餘心有不甘,第二天又偷偷來到葡萄園。“既然這樣,乾脆死馬當活馬醫,該施肥施肥,該打藥打藥,該澆水澆水。”任慶餘心一橫,忙活起來。不久後,任慶餘把葡萄藤從土裏撥出來,噴上一層抗凍藥。

任慶餘說,自己付出了那麼多,不想放棄。

因爲不放棄,任慶餘所得比他人多。

20元一斤的葡萄供不應求

開春後的一天,任慶餘再次來到葡萄園,無意中發現寒香蜜品種發芽了!

“當時一看,興奮極了。”那段時間,任慶餘幾乎每天都到葡萄園裏轉轉,發朋友圈“炫耀”。

當時,費縣果業局一名專家通過朋友圈看到了任慶餘的圖片。當時,因爲極寒天氣,大多數葡萄種植園損失慘重。看到任慶餘的葡萄苗都活着,專家非常好奇,特地來到葡萄園一探究竟,也發了朋友圈。結果,這條朋友圈被媒體記者捕捉到了,專門來採訪。

於是,從2016年開始,就有大量農戶前來學習。

經此一事,任慶餘堅定地認爲,簡單的事情要認真做,重複做。“如果不埋土,可能所有的葡萄都凍死了。”任慶餘仍心有餘悸。

葡萄園中碩果累累(資料圖)

2016年,任慶餘的葡萄園迎來大豐收。

“你準備賣多少錢一斤?”父親問任慶餘。

“20元一斤。”

“大街上才三四元一斤,20塊錢你賣給誰?”

父子一問一答,讓任慶餘陷入了沉思。

只要腦子轉,賺錢就不難。

任慶餘說,紫錦葡萄園地理位置優越,沙質土旱可澆、澇可排水,水肥一體化和果園生草種植模式,加上大量使用有機肥等,讓自家葡萄色香味俱佳。

這麼好的葡萄,賣出去沒問題!任慶餘靈機一動,邀請朋友們來品嚐。大家一嘗,都讚不絕口。口感上佳的葡萄,引得大家紛紛轉發。

“讓熟人給熟人說,回頭客更多。”就這樣,把任慶餘葡萄園給帶起來了。同時,任慶餘堅持做活動帶人氣。2016年,20元一斤的葡萄,供不應求。

紫錦葡萄,一炮而紅。

紫錦葡萄的成功,不僅贏得了消費者,也贏得了家人的支持。看到葡萄園蒸蒸日上,父母妻子都來幫忙。

要靠葡萄助力鄉村振興

不過,任慶餘也有自己的困惑。

就目前而言,紫錦葡萄園150畝地的種植規模,已經讓任慶餘有些疲憊。但是他的夢想,是讓所有人都能喫上優質葡萄。要實現這個夢想,要麼自己多包地,要麼讓別人給自己種植葡萄園。

第一條路顯然已經不合時宜。這就需要打通跟其他種植者的聯繫渠道。“目前來看,只有把紫錦打造好了,才能調動其他農戶的積極性,一起發展優質葡萄。”

任慶餘在查看葡萄長勢(資料圖)

得益於省農科院的政策,省農科院葡萄研究院專家張慶田來到了費縣。先給園區帶來了綜合性狀優良、不同成熟期的品種,後又建立適合當地應用的低成本簡化避雨栽培模式,並開發了配套栽培技術,促進葡萄產業提質增效。研究並創建了設施葡萄減肥減藥技術體系及標準化生產技術體系,確定了葡萄高光效葉幕型、合理負載量、花穗整形長度和方式等。

這套組合拳,讓葡萄園設施葡萄果實品質大大提高,優質果率提高到90%以上。同時,減少了化肥和化學農藥的使用,降低了管理成本,平均每畝能增收5000元。此外,發展棚架式種植,既增產又方便採摘,還能觀光遊玩,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專家到來,讓紫錦葡萄園如虎添翼。

隨着規模的不斷發展,任慶餘註冊了紫錦商標。去年,紫錦拿到了省級合作示範社的牌子,爲周邊百姓提供技術肥料以及銷售渠道等幫助。任慶餘也成爲周邊小有名氣的葡萄種植戶,前來學藝者絡繹不絕。任慶餘也明確了紫錦葡萄園的定位:保證品質,堅持走中高端市場,才能賣上好價錢。

“今後,紫錦還要在育種、培育苗木方面發力,打造網紅打卡地,向釀酒方向發展,真正成爲葡萄園‘標杆’。”任慶餘信心越來越足。

談及未來,任慶餘有很多想法。如果能有資金幫扶,他可以在種植戶銷售不景氣時收購,減少其損失;他想壯大電商,線下線上兩條腿走路;想讓所有人都能喫上優質葡萄……

回想自己多年來的創業路,任慶餘說,自己骨子裏就是不安分的人,認定了的事,就朝這個方向去努力。“能堅持至今,可能情懷更重吧。就想讓農民的產品賣上好價格,使土地裏生出金蛋,助力鄉村振興!”任慶餘信誓旦旦地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