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湖南自贸区一周年: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出口大增 长沙经开区区块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00.76%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李鹏 

9月18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举行。

2020年9月24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并启动建设,湖南自贸区实施范围119.76平方公里,涵盖长沙、岳阳、郴州共三个片区。

一年以来,湖南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5934家,实际利用外资7.04亿美元;新引进项目270个(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8个)、总投资额2743.8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1460亿元,占到同期全省外贸总额的30%以上。

2017年以来,湖南进出口贸易持续高增长。2017、2018、2019、2020年湖南进出口贸易同比分别增长39.8%、26.5%、41.2%、12.3%。考虑到全国进出口贸易进入“新常态”,湖南进出口贸易释放出强大活力。

最新数据显示,1-8月份,湖南进出口总值3705.4亿元,同比上年增长29.1%,依然好于全国整体状况。湖南自贸区的加快推进,无疑将推动湖南进一步对外开放,走出具有湖南特色“不靠海”“不沿边”的改革开放新路径。

围绕自贸区总体方案的改革试点任务,湖南自贸区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制度创新成果。其中,进口转关货物内河运费不计入完税价格,国际邮件、国际快件和跨境电商业务集约式发展,药食同源产品进口便利通关,综保区内包装材料循环利用监管,区块链赋能知识产权保护等10余项改革成果全国首创。

9月18日,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长沙经开区举办区块建设一周年政策发布及招商推介会,长沙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湘鸿表示,长沙经开区区块在这一年来将长沙自贸试验区建设作为落实“三高四新”战略的重要战役,坚持制度赋能、政策授权、服务国际化,突出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113项试点改革任务和企业需求,高起点启动,高战略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探索,取得了突破的成效。

长沙: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

长沙片区主要以“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中心、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中部地区崛起增长极”为目标。

长沙在积极引进先进制造业总部,推动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比如引进杭叉集团湖南总部落地,五新隧装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三一集团成功迈入世界500强企业行列。借助“一带一路”拓展发展空间。今年上半年,三一、铁建、山河三家龙头企业出口总额增速均超过50%。

此外,长沙还在结合自贸区制度创新,探索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出口,破解了长久以来存在的二手设备闲置问题,实现了节能60%、节材70%的目标。

这一年来,长沙片区新引进项目74个,总投资1751.3亿元,其中三类500强项目13个。三一智联重卡和工程机械扩产项目、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长沙片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2万家、新增企业3747家。

长沙开放通道不断拓宽,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加快推进。率先中部地区开通至东欧的全货机航班,累计开通或复飞国际定期货运航点15个。1-8月,黄花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增长64.8%;中欧班列(长沙)累计开行625列、增长77.56%。片区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额712.82亿元。

其中,长沙经开区作为湖南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超过40%、长沙片区实施范围超60%的核心区块,更是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长沙经开区获悉,长沙经开区区块一年内新增商事主体1943家,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8%,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00.76%,实际利用外资(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52.3%。

长沙经开区自贸区一周年工作会还明确,未来将重点推进工程建设零收费、企业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支持人才集聚发展,鼓励总部经济发展。其中建设工程涉及的文件审查、中介服务、专家服务评审费用等由管委会承担、免费帮带办等;在企业知识产权方面,专利授权由24个月缩短至6个月,免费使用知识产权信息化系统等;在人才方面,支持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最高支持200万元,个人所得税应缴税额超过其按应缴所得税额超过15%的享受补贴等;在总部经济方面,总部型企业按当年度实缴注册资金到位情况,最高可享受5000万余一次性落户奖励等。

岳阳:凸显水运和贸易优势,打造长江中游进出口集散地

岳阳作为湖南通江达海的开放桥头堡,重点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突出临港经济,重点发展航运物流、电子商务、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

一年以来,岳阳实现进出口贸易额579.5亿元,综保区进出口贸易额总量居全省第一,增长值排全国特殊海关监管区第14位。

“进口转关货物内河运费不计入完税价格”创新事项,为岳阳片区全国首创。这为冷柜、普柜运输节约成本950元/柜、380元/柜,并将带动外贸量年增300万吨以上,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同类进口企业集聚,推动岳阳成为长江中游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和综合性航运物流中心。

“进口药食同源食品通关便利化”创新事项,是首个省级创新案例,岳阳也是全国唯一实施此创新事项的内河港口,改革后进口通关时间由15天缩至2天。通过水运和贸易优势叠加,有助于岳阳打造成为中部地区进口调味品聚散中心,构建新的产业集群。

据介绍,岳阳推行自贸片区与新港区、综保区联动招商,成功引进项目109个,其中50—100亿元项目8个,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

新材料产业方面,攀华年产400万吨薄板新材料一期预计年底投产。智能制造产业方面,汇川年产1100万台伺服电机生产销售基地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3月投产。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引进中南智能工业互联生产基地、海铭德数字化工,5G+工业互联网应用加快发展。新经济产业方面,58科创、深圳陨石传媒、云端数字经济园等陆续进驻,嵯峨公司、华萃化工贸易等新经济总部成功落地,“EOD数字经济产业综合体”启动建设。

郴州: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率先推出“飞地经济”与区外联动

郴州片区重点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突出湘港澳直通,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加工、现代物流等产业。

一年以来,郴州片区新设企业1063家,同比增长187.4%;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71.6亿元,增长34.7%;完成进出口总额167.77亿元,增长27.1%;实际使用外资1.38亿美元;完成税收收入7.91亿元,增长 144.89 %;固定资产投资70.51 亿元,增长 24.56%。

郴州片区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建设正威新材料、湘南科创产业园等项目,合富共创、上海灵才科技、海润电子科技等一批现代服务业和数字经济企业相继落户,有色金属、电子信息产业链日益完善。

一年以来,累计签约入驻项目87个,同比增长93.3%,总投资235.68亿元,同比增长26.8%。招商洽谈项目80%以上来自大湾区。

郴州对标看齐大湾区先进做法,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最大限度在证照办理、金融信贷、税费征缴、出口通关等方面减环节、压时限、降成本。加强湘粤两省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共用,实现了一批高频涉企事项跨省通办。与大湾区实现了海关互通、物流畅通、人才流通,建设了对接粤港澳物流的新基地,与深圳盐田港、蛇口港无缝对接。

郴州在湖南率先出台“飞地经济”登记注册改革10条措施,探索实施“总部+生产基地”市场主体培育模式,建立健全财税分享制度、经济指标统计制度和管理机制,区内区外共享其利、各享其成。

以总部基地为抓手,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湖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沈裕谋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湖南自贸区将瞄准三大战略寻求发展。第一,将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瞄准省内急需的“卡脖子”技术、核心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加大培育和引进力度。第二,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着力建设非洲非资源性产品集散交易中心等“五大中心”,助推对非经贸深度合作上层次上水平。第三,打造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发挥国际物流通道“五大集结中心”作用,深入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

湖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沈裕谋在发布会上指出,未来要以创新飞地经济为抓手,鼓励和支持自贸试验区片区与省内非片区开展创新飞地经济合作。要以总部基地为抓手,围绕片区主导产业,大力引进企业总部、功能性总部、区域性总部等,打造具有比较优势的总部经济生态圈。要以专业招商为抓手,建立市场化、专业化招商机构,瞄准“五个100”,鼓励开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中介招商等,探索各类招商新模式。要以智库建设为抓手,通过大力培养和引进开放型经济人才、建立专家智库,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推进湖南自贸试验区的建设。

围绕这些重点工作,各大片区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长沙经开区自贸区一周年工作会上获悉,长沙经开区未来将重点推进工程建设零收费、企业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支持人才集聚发展,鼓励总部经济发展。其中建设工程涉及的文件审查、中介服务、专家服务评审费用等由管委会承担、免费帮带办等;在企业知识产权方面,专利授权由24个月缩短至6个月,免费使用知识产权信息化系统等;在人才方面,支持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最高支持200万元,个人所得税应缴税额超过其按应缴所得税额超过15%的享受补贴等;在总部经济方面,总部型企业按当年度实缴注册资金到位情况,最高可享受5000万余一次性落户奖励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