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听见了没有

这些夜晚,从河流那边

传来了一阵阵什么破裂的声音

呵,原来是河流正在解冻

河水可以无拘束地奔流了

大片大片的冰块互相撞击着

互相拥挤着

好象戏院门前的人流

带着欢笑拥向天边

久久盼望的春天终于要来了

——艾青《迎接一个迷人的春天》

1979年,中国诗人艾青在冬天的黑龙江畔,写下了这些发自内心的诗句。这一年,随着中美正式建交、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访美等一系列重大举动,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

也正是这一年的10月,一部记录癌细胞分裂和运动的教学短片在世界卫生组织于悉尼举办的国际医学视听教育会议上引发轰动,在场的医学同行无不感到惊讶,影片的创作者竟是位中国医生。他,就是张嘉庆。

细胞电影

“我搞实验那个屋子,一个床,我睡在这儿,耗子在那儿,人鼠同屋,非常艰苦。反正耗子味儿也闻惯了,就是养耗子,研究活细胞,然后给细胞拍成电影。”——张嘉庆采访整理

“那是守株待兔啊,真是。癌细胞有一个特点,它能长出来,分裂出来。那活细胞怎么就分出来了,等这细胞动弹、动弹,什么时候它快分裂我都能知道了。就像肚子大生孩子似的,哎,就一直等,等它一夜,从分裂开始,到分裂成两个,这多少分钟都能记住。”

一个外科医生,对“养细胞”的执着能到什么程度?张嘉庆办公室内,堆积着的一盘盘胶片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作为中国代表参会,是张嘉庆第一次走出国门。在此之前他从未想到,这部凭着兴趣完全由自己拍摄、剪辑和配乐的短片,竟会获得世界同行的瞩目。而这次远行,也让张嘉庆开始站在世界中心考虑自身,他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也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

“在中国建立的第一棵人的乳腺癌细胞株,第一棵食管癌细胞株。那是一个创新,在那个时代。下了班以后,我就住在老医院那个宿舍的边上,那会儿就是研究它,觉得这些东西挺有意思的。”

1980年,美国哈佛大学学者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访问,在看了张嘉庆拍摄的“细胞电影”并参观了他的实验室后,当场向他发出邀请去哈佛大学进修。1981年,已58岁的张嘉庆成为北医首位由哈佛大学资助的赴美研究员。

振兴外科

国外医学发展之快给张嘉庆带来了极大震撼,结束了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的进修学习后,他回国任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虽年近花甲,他却开始频繁地访问知名学府、参加国际各种学术交流会议,精力如同血气方刚的青年。此时的他心中只有一个声音,要快!

1984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大外科年会上,张嘉庆喊出了“振兴外科”的口号。他力主恢复系统的24小时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将外科住院医师纳入大外科的培训体系,为低年资医生打下深厚的外科临床基础。

此时,如果你身处中国,会鲜明地感受到时代脉搏,人们体会着跳跃的变化,心中只觉得一浪一浪地波动,却也在东方欲晓的雄心壮志下震惊于与世界的差距。这个时期,医学发展风起云涌,软质内镜的出现引导着微创技术向传统外科深入;新型免疫抑制剂的问世则推动着器官移植的全面发展;肿瘤外科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肿瘤切除;更加精细的外科学划分也已经出现。张嘉庆逐渐意识到在和乳腺癌等癌症的拼杀中,光有手术完全不够,综合治疗才能让病人最大获益。

乳腺中心

1991年,张嘉庆卸任大外科主任,又潇洒地出国访学。他看到国外都有Mastology(乳腺学),而当时的中国乳腺专科还是一片空白。1992年,他向医院申请成立乳腺中心,把外科手术、影像学、化疗、放疗、病理、普查、基础研究等集于一体,综合治疗乳腺疾病。这一年,张嘉庆67岁。

之后的人生路,张嘉庆把乳腺中心当成家,把年轻医者当成自己的孩子,他看着一切都向他期待的模样发展,内心仍有年轻人的率真和冲动。

张嘉庆曾在一篇自序中写道“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热爱生活就等于热爱自己,因为生命总要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他是热爱生命的,在他96年的人生中,不管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始终不变的是他那份潇洒和淡然。

谨以此文、此片,深切怀念张嘉庆教授。

更多关乎民族大业、救治大任的故事,敬请关注BTV生活频道6月26日起每周六19点45分播出的25集大型纪录片《共和国医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