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們聽見了沒有

這些夜晚,從河流那邊

傳來了一陣陣什麼破裂的聲音

呵,原來是河流正在解凍

河水可以無拘束地奔流了

大片大片的冰塊互相撞擊着

互相擁擠着

好象戲院門前的人流

帶着歡笑擁向天邊

久久盼望的春天終於要來了

——艾青《迎接一個迷人的春天》

1979年,中國詩人艾青在冬天的黑龍江畔,寫下了這些發自內心的詩句。這一年,隨着中美正式建交、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訪美等一系列重大舉動,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國。

也正是這一年的10月,一部記錄癌細胞分裂和運動的教學短片在世界衛生組織於悉尼舉辦的國際醫學視聽教育會議上引發轟動,在場的醫學同行無不感到驚訝,影片的創作者竟是位中國醫生。他,就是張嘉慶。

細胞電影

“我搞實驗那個屋子,一個牀,我睡在這兒,耗子在那兒,人鼠同屋,非常艱苦。反正耗子味兒也聞慣了,就是養耗子,研究活細胞,然後給細胞拍成電影。”——張嘉慶採訪整理

“那是守株待兔啊,真是。癌細胞有一個特點,它能長出來,分裂出來。那活細胞怎麼就分出來了,等這細胞動彈、動彈,什麼時候它快分裂我都能知道了。就像肚子大生孩子似的,哎,就一直等,等它一夜,從分裂開始,到分裂成兩個,這多少分鐘都能記住。”

一個外科醫生,對“養細胞”的執着能到什麼程度?張嘉慶辦公室內,堆積着的一盤盤膠片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作爲中國代表參會,是張嘉慶第一次走出國門。在此之前他從未想到,這部憑着興趣完全由自己拍攝、剪輯和配樂的短片,竟會獲得世界同行的矚目。而這次遠行,也讓張嘉慶開始站在世界中心考慮自身,他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也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

“在中國建立的第一棵人的乳腺癌細胞株,第一棵食管癌細胞株。那是一個創新,在那個時代。下了班以後,我就住在老醫院那個宿舍的邊上,那會兒就是研究它,覺得這些東西挺有意思的。”

1980年,美國哈佛大學學者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訪問,在看了張嘉慶拍攝的“細胞電影”並參觀了他的實驗室後,當場向他發出邀請去哈佛大學進修。1981年,已58歲的張嘉慶成爲北醫首位由哈佛大學資助的赴美研究員。

振興外科

國外醫學發展之快給張嘉慶帶來了極大震撼,結束了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的進修學習後,他回國任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大外科主任。雖年近花甲,他卻開始頻繁地訪問知名學府、參加國際各種學術交流會議,精力如同血氣方剛的青年。此時的他心中只有一個聲音,要快!

1984年,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大外科年會上,張嘉慶喊出了“振興外科”的口號。他力主恢復系統的24小時住院醫師培訓制度,將外科住院醫師納入大外科的培訓體系,爲低年資醫生打下深厚的外科臨牀基礎。

此時,如果你身處中國,會鮮明地感受到時代脈搏,人們體會着跳躍的變化,心中只覺得一浪一浪地波動,卻也在東方欲曉的雄心壯志下震驚於與世界的差距。這個時期,醫學發展風起雲湧,軟質內鏡的出現引導着微創技術向傳統外科深入;新型免疫抑制劑的問世則推動着器官移植的全面發展;腫瘤外科不再侷限於單純的腫瘤切除;更加精細的外科學劃分也已經出現。張嘉慶逐漸意識到在和乳腺癌等癌症的拼殺中,光有手術完全不夠,綜合治療才能讓病人最大獲益。

乳腺中心

1991年,張嘉慶卸任大外科主任,又瀟灑地出國訪學。他看到國外都有Mastology(乳腺學),而當時的中國乳腺專科還是一片空白。1992年,他向醫院申請成立乳腺中心,把外科手術、影像學、化療、放療、病理、普查、基礎研究等集於一體,綜合治療乳腺疾病。這一年,張嘉慶67歲。

之後的人生路,張嘉慶把乳腺中心當成家,把年輕醫者當成自己的孩子,他看着一切都向他期待的模樣發展,內心仍有年輕人的率真和衝動。

張嘉慶曾在一篇自序中寫道“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熱愛生活就等於熱愛自己,因爲生命總要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他是熱愛生命的,在他96年的人生中,不管風平浪靜還是波濤洶湧,始終不變的是他那份瀟灑和淡然。

謹以此文、此片,深切懷念張嘉慶教授。

更多關乎民族大業、救治大任的故事,敬請關注BTV生活頻道6月26日起每週六19點45分播出的25集大型紀錄片《共和國醫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