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清秀奇逸的北魏造像、寶相莊嚴的唐代造像等一衆珍稀文物穿越時空,現身魔都,亮相近日於上海大學博物館揭幕的“銘心妙相:龍門石窟藝術對話特展”。

展覽由上海大學和河南省文物局主辦,是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國寶級文物首次在上海集中亮相,同時也是主辦雙方在文博領域戰略合作框架下的首個工作成果。未來雙方還將在考古發掘、研究闡釋等文博領域持續互動。

27件龍門石窟研究院特藏和9位藝術家的16件當代藝術作品於此次展覽同臺亮相。這也正是展覽別出心裁之處,以對話的方式架起傳統與當代的橋樑,傳統藝術被充滿創意的策展理念重新詮釋,爲觀衆帶來別開生面的藝術盛宴。

其中,龍門特藏包含有北魏造像與書法、唐代造像,以及從海外迴歸的龍門流失文物。9位當代藝術家通過現代書法、繪畫、雕塑、漆藝和玻璃藝術等形式,呈現龍門石窟與佛教藝術對他們創作的影響。這些作品既有藝術家20世紀70年代在龍門石窟時的創作,也有與龍門石窟對話最新創作的作品。藝術家們用多樣性的藝術語言,來呈現他們對龍門石窟藝術的感悟和體驗。

龍門石窟位於九朝之都洛陽南郊,現存窟龕2300餘座、造像近11萬尊、碑刻題記2800多品、佛塔70餘座,是迄今爲止世界上佛教造像最多的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也是北魏晚期至唐代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爲優秀的佛教造型藝術,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峯。北魏皇室貴族開鑿的古陽洞、賓陽洞彰顯了北魏晚期中西交流與民族大融合的成果,以“龍門二十品”爲代表的魏碑是中華書法之瑰寶。唐高宗與武則天營造的奉先寺盧舍那大佛則代表了唐代石窟的最高藝術水平。龍門石窟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以及中西交融、藝術變遷等諸多領域的歷史。

展覽入口仿唐代萬佛洞式樣,觀衆迎面便能與一尊高約兩米的唐代佛坐像相遇,寶相莊嚴,氣宇軒昂。這是一件國家一級文物,坐像和臺座爲整體雕刻而成,肉髻表面遍佈波狀發紋,正面作“品”字形。右手殘失,左手食指、中指伸直。衣褶在膝前向下彎曲,袈裟下襬垂覆於八角形臺座上。

一尊挽高發髻、靜穆端莊的菩薩頭像,曾於20世紀30年代被盜,輾轉流失海外,2005年10月迴歸龍門石窟。這也是一件國家一級文物,經研究確認其位置在龍門石窟第1524窟(火頂洞)北壁,是正壁主佛的左脅侍菩薩,堪稱唐代佛教造像的傑作之一。

龍門石窟西山古陽洞北壁的三座北魏造像龕,經由3D打印,在展覽中被並置爲一堵石窟牆。它們分別爲楊大眼造像龕、魏靈藏造像龕、始平公造像龕,均呈現出多元融合的藝術風貌。

例如魏靈藏造像龕,具有濃厚的犍陀羅藝術風格。本尊背光間刻有最早出現於龍門的維摩經變造像,維摩詰居士手執塵尾,彈指論道,反映了南朝玄學論道形象爲北魏社會所崇尚。龕楣刻牽華繩童子像十一身,其淵源是古希臘、羅馬的花童圖像,經犍陀羅藝術轉化而來。龕楣中間飾龍紋,龕前雕二獅,龕下佛壇前供養人皆著褒衣博帶的漢族服裝,亦民族融合與南北文化交融的體現。

龍門石窟西山萬佛洞前室南壁一座觀世音像龕中的佛像被稱爲“最美觀音”,卻只可惜在歲月的磨礪中現已殘缺。此次展覽不僅以3D打印的方式帶來這一像龕,還展示了今天科研人員運用現代修復技術虛擬修復的這一像龕。

踱步於展廳,隨處可見當代藝術與古老文物的奇妙對話。國家一級文物舒相座菩薩像的一旁,便是張健君1979年於龍門石窟現場畫下的油畫《龍門羅漢》。具象精巧的古代造像與略帶抽象、表現性的當代油畫筆觸形成巨大的張力。

韓子健創作於2010年的裝置藝術作品《指月》,在展廳中構成了頗值得玩味的存在。這本是藝術家深受此前直面龍門石窟佛教造像經驗的啓發來創作的,作品中的斷指或孤懸、或聚丘、或治印,正是源自對這種特殊經驗的着迷。此次展覽由對這件作品進行了重新組合,恰能倒影出一件唐代佛立像。

2021年是中國考古學誕生100週年,而以龍門石窟爲代表的石窟寺文物寶藏能延續千年,離不開世世代代的傳承與守護,展覽特別展出海外迴歸的龍門流失文物,展現一代文博人的追索和努力。

籍由上海大學文博專碩實習學生及美術、藝術管理、傳播等跨專業跨學科學生參與策展全過程,則對於理解“新文科”教育有着深刻意義。

展覽將持續至2022年1月8日。因疫情防控需要,大學校園暫時未對外開放。展覽後續將持續推出學術講座、藝術家對談等活動,所有重要活動都將配套線上直播,也將推出線上全景漫遊導覽。

作者:範昕

編輯:童薇菁

責任編輯:邵嶺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