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考“3+1+2”模式 老師該怎麼教?

9月15日,甘肅、黑龍江、吉林、安徽、江西、貴州、廣西等7省(區)紛紛發佈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宣佈從2021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進入“3+1+2”的新高考模式,2024年起高考不分文理。

新高考“3+1+2”模式指的是,“3”即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1”和“2”爲選擇性考試科目,其中“1”是從物理或歷史科目中選擇1門;“2”是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選擇2門。所有科目總分爲750分。

隨着“3+1+2”新高考模式公佈,網友們紛紛留言表達疑惑:這種模式優勢在哪裏?學生不能同時選擇歷史和物理嗎?能把外語作爲選科而不是必考科嗎?學生只選了物理不選化學會影響未來讀理工科大學嗎?分班和授課怎麼進行?

對於這一系列問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接受澎湃新聞採訪,一一作出解答。

澎湃新聞:爲什麼第四批高考綜合改革傾向於採取“3+1+2”的新高考模式?

儲朝暉:“3+1+2”的新高考模式,實際上是從2014年浙江、上海啓動試點以來,其他各省再跟進實施。得益於前面其他省份的經驗和教訓,相對來說,這一輪的高考綜合改革,新進入的這些省份,推進得更加平穩。

澎湃新聞:這種模式優勢在哪裏?比文理分科、“3+3”模式,改進在哪裏?依據是什麼?

儲朝暉:“3+1+2”模式跟“3+3”模式相比,主要是把後面的“3”進行了等級劃分,“1”比後面的“2”權重分更高了。這個主要是針對浙江的試點當中出現很多考生棄考物理的問題,因爲物理獲得分數的難度相對較高。這樣一改革,就使得更多考生能夠選物理。而物理是整個偏向理工這一類考生必須學的基礎學科,如果沒有學物理,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和發展都受到限制。

澎湃新聞:有聲音認爲,如果考生同時想選擇歷史和物理,那怎麼辦?爲什麼物理和歷史作爲“2”的科目只能選擇其一?

儲朝暉:事實上,我自己就是這樣一個很特殊的例子,我原來學的專業是物理,但我現在做的工作有很多是跟歷史相關的。一個人的成長髮展應該是多樣的,如果學生既想學物理,也想學歷史,我覺得應該給這樣一種選擇。也就是,物理和歷史應該成爲一種組合,比如說能不能動態地選擇,如果選擇了物理,可以把歷史作爲後面兩科之一。如果選擇了歷史,也可以把物理作爲後面兩科之一。

從這個角度來說,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不是完成式,而是進行式的,需要不斷地完善,至少能不能對物理和歷史進行動態組合,我覺得這可以嘗試。各個地方如果有條件,或者可以從某個地方先進行實驗探索,有了經驗以後再進行大範圍的推廣。

澎湃新聞:不少聲音認爲,應該把外語也作爲選科而不是必考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儲朝暉:如果學生不學英語了,那麼這不僅僅是缺少知識的問題,而是缺少一種視野、思維方式、文化,以及缺少一種跟人類大多數人進行互通的工具,特別是在一些科學的領域,很多尖端的科學文獻,可能首先用英語的方式把它發表出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那些簡單的把英語教學看成學科教學的看法就是有侷限的,不符合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進程,僅僅看到短期當下幾年的事,而沒有看到我們下一代要怎麼發展。

其實包括英語教學在內的各科教學都存在單一化問題,內容、方式、模式單一化。我理解教育本身是“散步式”的,所謂“散步式”的是每個人自己找到興趣點,找到自己的目標,依據自己的速度、體力、方式來走。而我們現在都變成是賽場上“賽跑式”的,同樣一個起點,大家沿着同樣的跑道往前奔,最終在終點還要看誰先到,誰到的時間是多少,這纔是當下我們英語教育教學遇到的突出問題。

澎湃新聞:多數理工科高校同時要求考生需要讀物理和化學,但“3+1+2”的新高考模式賦予了學生更自由的選擇,這樣高中學生選科會不會存在盲目性,不利於未來大學升學?

儲朝暉:高校有這種要求是基於後續的學科教學,如果學生沒有學科基礎就難以學進去,這也給學生提供了選科的參考。整體來說,在未來的發展當中,物理化學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地方的中考,把物理化學的分數降低,這是不理性的,應該儘快糾正。

澎湃新聞:新高考模式之下,學生選科會不會更傾向於跟以往的文理分科一樣?

儲朝暉:新高考模式之下,各地沒有了文理分科,但事實上依然存在偏文和偏理的選科習慣。基於未來就業的需求,事實上肯定是偏理科的人更多,偏文科的人更少。每個學生還是要依據自己的優勢來做選擇,實際上也是社會需求的反映。

澎湃新聞:新高考模式的實施,分班和授課是否會比以前複雜很多,需要避免哪些問題?

儲朝暉:相比於“3+3”模式,“3+1+2”模式的複雜性大大降低了,可操作性相對來講更強,但我認爲它依然只會是一個階段的方式,未來隨着時間的推進、教育的發展,會再進一步完善。

微博熱議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