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葫芦丝

如果你愿意,我想邀你到大坡乡土桥小学静静聆听一曲用葫芦丝演奏的《听我说谢谢你》;如果你听完愿意留下,我想和你在操场上坐下说说一群有爱的人,用葫芦丝坚持投身美育扶贫的故事。

这个故事要从2018年说起,从一位专注于葫芦丝艺术二十多年的演奏家陈梅老师说起。

练习葫芦丝

因为2017年的一次“六一”义卖活动,把天籁丝韵葫芦丝巴乌艺术中心的陈梅老师同土桥小学联系在了一起。2018年,陈梅老师为了弥补农村孩子在音乐学习方面的欠缺,她带着价值28000元的60支葫芦丝、60本教材走进了土桥小学。当孩子们接过葫芦丝、教材时,那一双双充满好奇、充满渴望的眼睛,那一只只想触碰又不敢的小手,让陈梅老师心里一酸,这里的孩子太渴望音乐了。就这样,她萌发了把音乐送进农村的念头。

想到就干,她把土桥小学确定为天籁丝韵艺术中心公益教学点,她带着她的教师团队在土桥小学扎根,开始了属于他们的美育扶贫。

练习葫芦丝

为了保障教学质量,陈梅老师带着天籁丝韵和土桥小学的老师们一起研究,根据土桥小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特有的教育计划安排,确定每周二为教学日,教授学生们上一堂葫芦丝课和一堂舞蹈课。除了教授学生外,还为老师们也开设了葫芦丝教学课程,就是为了保障音乐教学的延续性,让孩子们的学习不断层、不停滞。这一场说起来容易,听起来平凡的美育扶贫,就这样默默坚持了4年,这个周已经是她们到土桥小学的第84次公益课了。

这4年来,她从来没有让孩子感受过失约的失落感。从山花漫野的春天到冰铺道路的冬天,她始终坚持每周二自驾车辆带着老师们如约来到土桥小学,教孩子们吹奏葫芦丝,学跳舞蹈。4年的坚持,4年的付出,无论是往返道路的颠簸曲折,还是保障老师团队的稳定,都是源于对传承民族音乐的那份坚持。

陈梅老师总这样说:“做一件事,就要真实、坚持地。做事的过程,不仅是传递爱和温暖,更能让乡村孩子自信起来,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到农村的教育中来。同时,葫芦丝是云南特有的民族民间簧管乐器,是云南特有的名片,我是一名葫芦丝艺术演奏家,我想把它传承出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一民族乐器的美和独特性,真正把这张根在云南的民族名片在全国、全世界打响。”

4年的时间,让土桥小学的每一位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爱笑。现在,孩子们已经可以用葫芦丝独立演奏《国歌》《听我说谢谢你》《月光下的凤尾竹》等乐曲,可以踏着音乐的节拍自信起舞。

云南网通讯员顾思静 摄影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