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這樣一個特大型城市,要實現數字化轉型,既需要對城市各個系統的數據進行更多采集和精準掌握,也需要平衡好數據安全性和人性化的問題。”在9月17日舉行的“創建有人文關懷的智慧城市:中國和意大利的經驗”國際化城市治理論壇上,上海專家分享了建設智慧城市的對策思路。

會議現場

會議期間,來自中國和意大利的十餘位嘉賓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爲信息化時代的國際城市治理貢獻真知灼見。與會專家圍繞“智慧城市及其風險管理”和“城市空間中的人文關懷”兩大主題,進行了觀點分享。

“數據已經成爲當前我國和全世界生產關係的最核心要素。”上海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惠志斌指出,數字化轉型在以人民爲中心的同時,依然強調以數據爲核心,但數字化轉型的速度之快已經遠遠超過了數據安全治理的步伐,因此暴露了一些問題,這是全世界面臨的挑戰。作爲對策,上海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創新、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舉措,例如在國家重大法律法規指引下,積極探索數據安全相關的行業和地方標準建設;聚焦數據要素的基本生產關係和全生命週期管理,出臺基礎性的地方性立法。

大數據時代,“數據安全與個人隱私”頻頻成爲新聞焦點。在意大利經濟發展部前副部長、寧波諾丁漢大學教授米凱萊·傑拉奇(Michele Geraci)看來,“技術的發展暴露了數據外流等問題,但我們應該謹記於心的是,其實我們早已沒有了隱私。”他認爲,未來要思考的應當是如何充分發揮技術帶來的益處,“不能因噎廢食”。

人文關懷是建設智慧城市的題中應有之意。尤其是在遭受疫情等衝擊時,城市應當表現出怎樣的彈性?意大利駐滬總領事館科技參贊、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教授羅伯特·帕加尼(Roberto Pagani)分析了兩種“城市韌性”的模式:數字官僚模式和以人爲本模式,並提出,未來採取哪種模式對城市治理更有益,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未來,中國的智慧城市將是一個更有溫度的城市。”上海社會科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員薛澤林指出,要讓更多的主體,包括技術、企業、專家學者、媒體、社會組織和人民羣衆參與進來,讓每個人都能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有獲得感、有收穫感、有幸福感。

城市是本次會議的關鍵詞,但大都市中仍有大面積的鄉村,數字技術如何幫助鄉村振興?針對這一問題,中意兩國專家分別給出了答案。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趙付春表示,我國精準扶貧的經驗可以爲發展中國家提供借鑑。正因爲近年來數字經濟的大力發展,我國中西部的很多農村通過網絡的方式,將土特產銷往沿海的一些發達省市,實現了市場需求和供給的對接,從而在當地形成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華意大利學者協會會長、復旦大學教授馬安東(Antonino Marciano)分享了意大利的經驗。他介紹說,在意大利中部和北部地區一些原本“即將消失的”小城鎮,數字經濟正給人們帶來新的生活方式。尤其在疫情暴發後,許多在都市生活的人都重新回到小鎮、回到故鄉,用數字化的技術振興本地經濟,鄉村發展獲得了越來越多的“紅利”,也有助於遏制老齡化現象。

本次會議由上海社會科學院、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主辦,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研究員王德忠,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校長、教授奎多·薩拉科(Guido Saracco)分別在線下和線上出席並致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