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解敏9月20日報道:今天下午15時許,海南文昌發射場。長征七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着天舟三號貨運飛船點火發射,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精確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承擔電源分系統、對接機構分系統、推進艙結構與總裝、測控通信子系統、總體電路分系統推進艙電纜網的研製工作。飛船入軌後,將按照預定程序,與天和核心艙後向端口進行6.5小時快速交會對接。

空間站出現兩位“快遞小哥”

5月29日,長征七號遙三運載火箭搭載着我國空間站的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二號奔向天和核心艙,併成功對接於後向端口。只有一個後向端口的核心艙怎麼可能同時對接兩艘貨運飛船呢?9月18日,已在軌兢兢業業工作超100天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開啓“超級加班”模式,從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後向端口分離,並繞飛至前向端口完成自動交會對接。天舟二號的繞飛讓出了後向對接口,確保天舟三號的順利對接。

目前,我國空間站共有兩位“快遞小哥”到訪,分別位於前向與後向端口並組成“一”字構型,等待着神舟十三號乘組的三名航天員光臨空間站。

一樣的“快遞小哥”,不一樣的責任使命

簡單來說,天舟貨運飛船可以分爲貨物艙與推進艙,航天員的生活物資以及其他科學實驗設備就整整齊齊地擺放在貨物艙內。據瞭解,與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相比,此次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多攜帶了25%的貨物量,包括3個人6個月的生活消耗品,以及一套艙外航天服,滿足後續三名航天員“出差”6個月的生活保障。

貨物艙的後端則連接貨運飛船的另一個重要艙段——推進艙。如果說天舟貨運飛船是整個空間站系統的“後勤保障部隊”,那麼推進艙就是貨運飛船的“能源系統”。它一方面爲飛船自身提供飛行動力,另一方面則爲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進行在軌燃料補加。同時,推進艙艙外安裝的兩對太陽電池翼,爲飛船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電能輸送,確保整船電源系統的正常運行。

八院805所推進艙總裝設計師介紹,此次天舟三號貨運飛船的推進艙內貯存推進劑的貯箱從8只減少至4只,僅攜帶了天舟二號一半的燃料。爲什麼攜帶更多的貨物,卻少帶了近一半的推進劑?

“天舟二號時,我們攜帶了3.5噸燃料對天和核心艙進行燃料補加,目前來看,核心艙所需燃料充足,完全可以保障在軌正常運行,因此天舟三號爲了提高貨運飛船單艘飛行任務的工程效益,我們經過多次論證,決定多帶貨,少帶燃料。”

據瞭解,在空間站建造階段,我國將安排4艘貨運飛船爲空間站建造“添磚加瓦”,在天地間架起物資保障生命線。此次天舟三號是我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發射的第二艘貨運飛船,標誌着我國空間站建造任務正按計劃有序進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