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3号线站务人员正在按要求检查乘客的健康码。(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林钦圣 徐景明)门店限流、“云上”引流;堂食停餐,打包到家;开窗载客,排班限流……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厦门市、区两级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连续发布多个通告。昨日,我市公共场所及公共交通认真落实防控要求,整体秩序井然。

商超

抓住“宅”商机 拓展线上服务

昨日是中秋假期的第二天,记者在多个商场、超市、便利店看到,门口都增设了限流设施。由于“少出门、不聚集”的倡议深入人心,逛商场的人较少。

与线下门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场的线上商城炙手可热。抓住“宅”商机,商家借势快速拓展线上服务,推出形式多样的线上引流活动,全渠道发力。

比如,天虹将吸睛“好礼”引到“云上”,上天虹App/小程序抽奖有机会赢汽车一辆;在家乐福超市,最醒目处贴出“一小时达”二维码海报,扫一扫就能在指尖逛超市,等着东西送到家。

通过“云上”引流,商家找到了新机遇。“这几天,我们取消了线下活动,将优惠放到线上平台。虽然线下门店人少,但线上销售量大大增加,至少增加了80%以上。”新华都集美店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民们通过线上“到家”服务和“无接触配送”模式,购买商品满足生活所需。

餐饮店

后厨不停业 打包无接触配送

记者昨日走访我市多个商圈发现,在餐饮门店外,均贴出了“11号通告”内容和“谢绝堂食”的标识。不过,堂食停餐,后厨却不停业——到店打包和无接触配送成为不少顾客的选择。

在宝龙一城,餐饮门店统一摆放着取餐箱,记者留意到,后厨打包方式也有所变化,每份餐做好后,被包装得严严实实放进取餐箱,取餐箱一取一消毒,精细保障饮食卫生;在元初食品,堂食服务改为提供外卖打包服务,点对点无接触配送,部分团餐配送员“全副武装”穿上防护服配送。在便利店里,即便是简餐也不支持堂食,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订购,统一配送。

除此之外,商圈的防疫氛围令人印象深刻。进门时,人们必须佩戴口罩、测体温,出示健康码……诸如人脸识别测温仪器、红外线热感应成像仪悉数上阵。

在大润发,早上6点多,保洁员们便开始高频次消毒,购物车、购物篮、扶梯、地面、人工收银台、自助收银台等重点部位的清洁消杀频次提高到每小时消毒一次。宝龙一城在商场入口处、客服台为顾客准备了消毒液、口罩等。在我市各大商超,收银台前的“一米线”清晰可见,记者在沃尔玛厦门山姆会员店看到,商场内专职安全员精细巡查,实时疏导客流、避免聚集。

公共交通

限流不聚集 加强开窗通风消毒

昨日,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发现我市地铁、公交、BRT、轮渡等公共交通工具均采取限流措施,并做好消毒、通风、测温、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以确保疫情期间乘客乘车乘船安全。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多个公交、地铁、BRT车站和轮渡码头,戴口罩、测体温、查“绿码”是标准流程;公交、出租车、网约车、轮渡等公共交通工具,均开窗通风运行。市交通运输局通过车内GPS短信、微信群、手机App等多种方式,督促驾驶员严格落实相关举措。

“戴口罩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每位市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一位刚走下公交车的乘客说,这几日,车厢始终保持开窗通风状态,更让人觉得安心。

限流举措,依靠智慧交通实现。据悉,厦门公交、厦门地铁、厦门轮渡均采取客流拥挤度跟踪机制,合理调配车辆、渡轮,增加班次频次,最大程度避免客流聚集。

坚持消毒通风,也是公共交通日常运营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比如,除了加强乘客频繁接触区域消毒、列车回库全面消毒等举措,厦门地铁对1、2、3号线499台空调机组、7786片过滤网进行全面消毒,而且在运营时段外,增加0.5小时的通风时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