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1深度丨全球13家央行加息展望:放寬如搭電梯,加息如爬樓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胡天姣 北京報道  中秋節假期後,本週迎來全球央行此起彼伏的貨幣政策決議,各式信號與訊息正待釋放。

本週,至少有十三家央行準備重新審視各自的貨幣政策。美聯儲議息會議毫無疑問最爲抓眼,鮑威爾此前已暗示今年晚間放緩債券購買步伐。挪威央行極有可能會搶先一步,有望成爲刺激潮下首位加息的G10發達經濟體。

新興市場同樣惹眼。市場料巴西央行延續8月步伐,再加息100個基點;匈牙利央行預計也將開啓緊縮之旅,土耳其央行或會保持原有立場。

觀點、措辭、通脹目標到實際行動,夥伴們加速分野。但基於政策制定者與經濟學家的立場,一個全球央行性的共同議題是,面臨風險權衡時,考量清單的頭要位置到底是要將通脹情況亦或是經濟增長置上。

它由此帶來了進一步的問題,與通脹現狀相比,通脹的預期不比前者次要,甚或更重要。

繁忙的央行決議周

Delta病毒持續蔓延阻礙全球經濟增長之際,恰也是猜測各國央行縮減刺激措施的時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本週,至少13家來自亞洲、歐洲與美洲的中央銀行,將發佈新的貨幣政策決議。

“儘管世界各地的央行選擇對貨幣政策持有截然不同的觀點”,滙豐經濟學家James Pomeroy寫道,但可以說,世界上沒有哪個地方的這種分歧比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更明顯。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三國中,幾乎可以確定的是:

隨着經濟表現強勁,挪威央行預計將於當地時間9月23日成爲頭家升息的G10的央行。

瑞典央行料將演繹不同的劇情,維持零利率不改變。該央行此前已明確暗示,因通脹2%的目標多年來未曾實現,利率至少至2024年底都會維持在零水平,在縮減債券購買規模上,市場預計最早將在於明年顯出徵兆。

瑞士央行預計也將維持目前全球最低利率-0.75%不變。

鑑於Delta變異病毒的蔓延情況與最新的經濟發展現狀,亞太區五家央行預計均不會改變其當前的寬鬆政策立場。

日本CPI自去年10月來持續負增長,8月有望轉正,但其央行仍在努力實現2%的通脹目標。

印度央行行長Perry Warjiyo近期表示,由於通脹低於2%-4%的目標(8月通脹爲1.6%),今年的剩餘時間內都將採取持續的促進增長的措施。

菲律賓央行此前也誓言要保持寬鬆的政策空間。

印度尼西亞央行與澳大利亞央行預計也將保持政策立場不變。

此外,巴西央行目前已連續四次加息,總計325個基點,並未有效遏制通脹,市場由此押注此次將升息100個基點,致使關鍵利率升至6.25%。此外,南非央行與土耳其央行也可能選擇保持立場。

挪威央行公佈決議的同一天,英國央行也將召開政策會議。

英國央行8月CPI同比漲幅意外飆升至3.2%,達9年來最高水平,遠高於其2%的通脹目標,由此,行長貝利的發言於市場至關重要。

貝利此前透露,在8月是否存在加息的最低條件這個問題上,貨幣政策委員會的8位官員意見相當。然本次的亮點是,被視爲鷹派的新任首席經濟學家Huw Pill將參與投票。不過,彭博經濟學家預測,面對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脹飆升,英國央行官員仍會取前者,堅持原有立場不變。

眼光回至美聯儲,萬衆期待,屬實重磅。鮑威爾8月傑克遜霍爾留給市場一縷Taper期望,他承認,在就業最大化和平均2%的通脹目標取得“進一步實質性進展後”,會很快開始逐步退出刺激。“通脹目標已經實現,勞動力市場也在增長。”

然而,各項經濟數據喜憂參半。美國勞工部9月3日數據顯示,8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3.5萬人,大幅不及市場預期的73.3萬人,創2021年1月以來最小增幅。而市場此前預測,8月非農只需達到70萬人以上,美聯儲便有可能認爲就業已經“實質性的進一步進展”的條件。

此外,經季節因素調整後,8月CPI較去年同期上漲5.3%,較今年7月上漲0.3%,均低於6、7月的增幅。剔除能源與食品後的核心通脹率較去年同期攀升4%,較7月增長0.1%。而因Delta變異病毒傳播抑制出行需求,8月機票價格較7月下降9.1%,二手車價格下跌1.5%。美國同期零售業數據遠強於預期。

放寬如搭電梯,加息如爬樓梯

美聯儲的決定折射出全球央行面臨的問題,即判斷經濟增長是否強勁到足以撤出刺激措施,以及通脹壓力是否強勁到需收緊貨幣政策。可無論如何,於各國央行來說,放寬貨幣政策速度似如搭乘電梯,加息速度則像一步一步的爬樓梯。

另外,在其他央行的路線圖裏,美聯儲任何舉措都將帶有借鑑意義,但前者與同時也需應對後者的任何決議產生的溢出效應。

“歐洲和美國的經濟活動指標已見頂,但通脹尚未見頂。” 瑞士百達財富管理資深歐洲經濟學家高碧雅(Nadia Gharbi)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通貨膨脹率的上升反映了多種因素,如能源價格上漲、疫情導致物價變化、臨時供應短缺帶來的成本壓力、某些國家的特定因素(如德國去年取消增值稅)等。“但我們預計,一些推動通脹的因素將在2022年年中逐漸減弱。然而,2020-2023年的上行通脹風險有所增加,主要是由於持續的供應短缺、物流成本上升和能源價格(電力、天然氣)上漲,這部分是由於能源轉型。”

德意志資管公司DWS首席投資官Stefan Kreuzkamp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指出,美聯儲的決定總是會影響歐央行的決定,因爲前者不僅會影響全球資金流動,也會影響歐洲和美國間的資金流動,因此也會影響匯率。“但市場已經意識到歐央行和美聯儲加息和縮減購債規模的不同路徑。因此除非市場改變預測,我們預計不會有任何影響,歐元兌美元在未來12個月將持平,收於1.20。”

在他看來,美聯儲將在今年12月或明年1月開始縮減購債規模。“預計到2022年底,目前每月1200億美元的資產購買量將降至零。對於歐央行和美聯儲來說,我們談論的是淨數據。這意味着,到期債券的收益將用於再投資,這再次意味着,從這個角度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在2022年不會收縮。”

“事實上,歐央行的Taper會提前於美聯儲”,他說,儘管在最新貨幣政策會議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行長拉加德堅持放緩債券購買並不是Taper。但這就是歐央行從2021年10月開始就決定要做的,PEPP下的每月購債規模由800億歐元減至600 – 700億歐元。誠然,這只是一小步。歐央行將在12月會議中告訴市場它將如何繼續其資產購買計劃。

保德信固定收益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團隊G10經濟體首席經濟學家Ellen Gask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預計美聯儲將跟隨加拿大央行、澳大利亞央行和新西蘭央行的腳步,在2021年第四季度開始縮減購債規模,歐央行或將落於美聯儲後。

“在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裏,美聯儲和歐央行都宣佈了新的貨幣政策框架,都傾向於更爲溫和的姿態”,Ellen Gask解釋稱,但新冠疫情衝擊帶來了疊加嚴重供應限制與不確定的獨特挑戰,因此,與主要由需求驅動的傳統週期相比,貨幣政策的調整會更加困難。“如果歐央行在逐步減少其目前提供的寬鬆政策方面落後於美聯儲和其他央行,它將受益於觀察全球狀況的能力,與此同時,我們傾向於歐元走低,美元走高。”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同樣認爲美聯儲並不急於加息。“若美聯儲過早或過快收緊貨幣政策,市場會認爲這是政策失誤。反之,如果央行表現溫和及剋制,即投資者相信通脹容許在一段時間內維持在2%以上,這將引導市場計入加息週期最終來臨的情景,令長期收益率上升及收益率曲線變陡。”

通脹預期很重要

通脹預期或是更爲重要的政策調整參考。

如,歐洲央行9日年度報告中在上調經濟增長前景同時也上調了通脹預期,預計2021年的平均通脹率將達到2.2%,2021年第四季度達到3.1%的峯值,2022年和2023年平均通脹率將分別降至1.7%和1.5%。ING報告認爲,在歐洲央行眼裏,沒有什麼比通脹預期更爲重要。對持續無法觸及通脹目標的擔憂,將使得歐央行內部任何強硬的聲音都不足以帶來任何明顯影響。

高碧雅強調,美聯儲和歐央行都認爲通脹飆升是暫時的,儘管其最近承認物價壓力可能比之前認爲的更持久。“我們仍認爲,即便通脹數據有意外上升的空間,兩國央行將繼續尋求溫和(寬鬆)政策。”

此外,在她看來,私人和政府債務的高水平,幾乎沒有給央行真正“收緊”政策的迴旋空間。因此,加息仍是一個遙遠的前景,預計美聯儲將在2023年首次加息,歐洲央行也將在2025年加息。

Stefan Kreuzkamp預計通脹將在今年見頂,並在2022年下降。“對美國來說,這意味着從2021年的3.0%下降到2022年的2.5%,對歐元區來說,從2.1%下降至1.6%。”

“顯然,通脹預測對市場非常重要”,Stefan Kreuzkamp解釋,因爲市場目前的高估值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低收益率。這就是爲什麼即使通脹率在一定時間內保持在2%以上,各國央行也不會急於加息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他們更加重視其他任務的時候,如美聯儲關注就業數據,而歐央行越來越關注可持續性。因此,我們預計歐央行和美聯儲在未來12個月內都不會加息。“

Ellen Gask認爲,最近幾個季度,全球前景的主要轉變是在通脹方面。“事實證明,一些地區(尤其是美國)通脹比年初預期的更高、更持久、更廣泛。然而,寬鬆的貨幣政策不太可能是當前這輪意外通脹的主要驅動因素。關鍵的是,在本輪經濟週期中,寬鬆的金融環境伴隨着規模空前的財政刺激,而所有這些刺激措施都是在供應瓶頸出人意料地長期存在的情況下實施的。”

儘管如此,Ellen Gask聲稱,過去一年半以來家庭儲蓄與財富的積累,將會支撐消費支出至少持續至明年。在這種情況下,解決生產和分銷瓶頸將是明年緩解通脹壓力的關鍵。“調查和基於市場的通脹預期仍表明,更高的通脹預期也僅爲暫時。不過,若供應鏈瓶頸持續存在,通脹預期可能會改變,導致價格和工資壓力自我實現螺旋式上升。”

在通脹預期是否較通脹現行數據更爲重要的這一問題上,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此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該論調部分正確。“在分析通脹時,要看具體是何種因素導致通脹上升,如二手車的價格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通脹上升,所以前者被視爲暫時性因素。最重要的是認清影響通脹趨勢因素的性質,若是暫時性因素便不會影響到貨幣政策的立場。”

但他同時也指出,雖目前相對較高的通脹水平仍爲暫時,卻可能會帶來對經濟將出現滯脹的擔憂。

瑞銀CIO預計美國核心PCE通脹同比增長在明年末維持在1.5%左右,年化每月物價漲幅輕微走高。

(作者:胡天姣 編輯:辛繼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