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東南亞疫情衝擊大宗商品供應鏈,棕櫚油、咖啡豆、等產量受限

東南亞也是全球棕櫚油、咖啡豆和錫等大宗商品的重要產出地。

東南亞新冠疫情持續,由於封鎖的緣故,導致大量工廠關閉,已對全球汽車產業鏈和電子產業鏈造成了巨大沖擊。

其實,東南亞疫情對於全球產業鏈的影響遠不限於此。東南亞國家也是全球棕櫚油、咖啡豆和錫等大宗商品的重要產出地。疫情的擴散,導致這些商品在國際市場上供應趨緊,刺激價格飆升。不過,當前相關國家已經開始“帶病解封”,並給予相關產業一些特殊的照顧。

對此,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士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背後的原因在於,東南亞國家認識到了管控措施對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困難,同時也認識到相關措施對控制疫情效果有限。

他說,國際市場對東南亞恢復相關商品的供應也有迫切需求。

棕櫚油和咖啡豆供應緊缺

棕櫚油是世界上最常用的植物油,在全球半數以上的包裝食品中可以尋見它的蹤跡。而這一油脂與東南亞“強相關”,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分別是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棕櫚油生產國。

然而在此輪疫情中,上述兩國的棕櫚油生產受到了明顯影響,並導致全球棕櫚油價格出現波動。聯合利華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櫚油購買者和使用者之一,它表示如今的棕櫚油價格已比往年的均價高出了70%。棕櫚油價格的上漲,導致食品企業的成本大幅提高,推高食品價格。

價高的原因主要是因爲供應緊缺。以馬來西亞爲例,其棕櫚油產業主要依靠印尼、孟加拉國和印度的外來勞工,自2020年3月起實施旅行禁令以來,這些勞工難以回到馬來西亞的農場工作,衝擊棕櫚油的產量。而在新一波疫情下,馬來西亞政府祭出了更加嚴厲的管控措施,只要農場有疫情暴發,相關農場就必須立即關閉。

所以,如今在不少馬來西亞的農場中可以看到,大量成熟的棕櫚果無人採摘,爛在田間地頭,由於缺乏勞工和疫情封城,豐碩的果實沒有轉化成實際的工業產量。

馬來西亞棕櫚油巨頭森那美種植(Sime Darby Plantation Bhd)表示,馬來西亞棕櫚油行業勞動力短缺的情況已經惡化,現有的勞工僅能滿足五分之一的總需求。根據最新的統計,今年前八個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比去年同期減少13.6%。

面對生產商的壓力,在9月中旬馬來西亞人力資源部表示,已啓動特別程序,將引進3.2萬名外籍勞工從事農作物生產。同時還會在吉隆坡國際機場附近修建一個可以容納2000名外籍勞工的隔離中心。同時,馬來西亞政府還表示,將鼓勵和培訓本國勞工,從事相關產業的勞動和生產。

疫情對於農產品的影響還在東南亞其他國家顯現,如越南,如今已是全球第二大咖啡出口國。由於越南經濟中心和航運中心胡志明市已經封鎖超過三個月,越南的出口商難以將咖啡豆運送到港口,發往全球。同時,咖啡豆運輸還遭遇到集裝箱短缺和運費大漲的困擾。

根據最新的統計,8月越南咖啡出口環比下降了8.7%。1月至8月,越南累計咖啡出口同比下降6.4%。受此影響,國際評級機構惠譽日前警告,咖啡價格到2022年仍將保持“相對較高”的水平。

東南亞疫情影響全球錫供應

同時,東南亞國家還是錫的主要供給國,錫礦產量佔全球產量的四成以上。其中,印度尼西亞的產量佔全球產量的16%,是全球第一大錫出口國。緬甸、越南、馬來西亞和老撾也都有較大的儲藏。

根據國際錫業協會的數據,全球精煉錫有近一半用作錫焊料。近20年以來,錫焊料的需求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全球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的繁榮,如將芯片連接到電路板,需要錫作爲金屬焊料。在疫情大流行之後,隨着電子產品需求猛增,對於錫的需求也同步大增。

一方面是需求增加,而另一方面是供給減少。如全球數一數二的錫礦生產商印尼PT Timah公司,今年上半年生產精煉錫11915噸,較去年同期27833噸產量下降57.19%。而在馬來西亞,精煉錫大廠馬熔錫機構(MSC)也在過去幾個月因冶煉廠員工不足一度暫停營運。

如今錫現貨的價格已處於近五十年來的歷史高位。而不少大宗商品分析師認爲,今年以來錫價強勢上漲的核心驅動因素是東南亞地區的疫情擾動導致供給受限。不過,隨着東南亞國家“帶病解封”,未來錫的供應預計將趨穩,如PT Timah公司表示,將維持今年精煉錫產量3萬噸目標不變,這意味着該公司預期在三、四季度將大幅提高產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