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大紅門街道時村村的充電棚。圖據本端

9月20日凌晨,北京通州一小區因電動自行車室內充電引發火災,造成五人死亡。此次火災事故教訓慘痛,現場觸目驚心。事件發生後,北京市住建委同日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物業管理區域電動自行車充電管理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物業公司立即組織開展物業管理區域內公共區域電動自行車違規充電檢查。

電動自行車家中充電引發的悲劇,時有發生,教訓不可謂不深刻,然而在家充電的行爲仍大量存在,屢禁不止。據北京晚報報道,9月20日起,通州全區開展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集中夜查行動,21日晚,各檢查組主要針對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私自佔用堵塞封閉“兩個通道”、消防設施損壞失效等消防隱患開展摸排檢查。執法人員依據相關法規,對27個物業服務企業及個人擬處罰共23.93萬元,其中針對物業服務企業處罰21起23.5萬元,針對個人處罰6起0.43萬元。可見火災事故發生後,依舊有物業和個人未能吸取教訓。電動車室內充電潛藏巨大危險人人皆知,但心懷僥倖的還是大有人在,對物業不作爲、對個人違規充電必須動真格處罰,才能起到震懾作用。這是爲了保證樓內居民的安全,也是對其個人生命安全負責。

日前,應急管理部發布《高層民用建築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禁止在高層民用建築公共門廳、疏散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爲電動自行車充電”。全面禁止電動自行車上樓充電,已成硬性要求。這一規定實施後,電動自行車上樓現象明顯減少,但據北京12345熱線反映,電動車上樓也並未絕跡。值得注意的是,卸下電池回家充電的居民日漸增多,給防範風險增加新的難度。此次通州慘劇,據初步判斷,就是一名租戶將電動車鋰電池帶回家中充電,電池發生爆炸起火引起的。

整治電動自行車上樓充電難題,既要嚴防死守,嚴查違規充電亂象;在政策和具體操作層面,也要更多的配套舉措。有的電動自行車車主反映,不是不知道危險,上樓充電實屬迫不得已。必須正視電動車保有量和充電樁總體數量之間的現實落差。很多小區至今沒有電動車充電樁;就算已經建設的,數量也少得可憐。一些社區居委會和物業人員也反映,因爲沒有或者缺乏充電設備,對居民上樓充電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一面是有危險,一面是充電難。加快佈局充電樁建設,已成當務之急。補齊短板,才能更好地防患於未然。據報道,不少街道和社區已經加快充電樁的建設,方莊街道今年計劃建設3000個充電樁,已完成2300多個;外賣員、快遞員是電動車使用的“大戶”,豐臺區大紅門街道時村村爲此自籌資金修建了三個充電棚,每個充電車棚都配有安保人員,每天分3班輪流執勤。事實證明,有了充足的充電設備,配以嚴格的檢查抽查,絕大多數電動車用戶都能做到在規定區域停放和充電。小區充電樁,真正發揮了安全樁的作用。

安裝充電樁,會涉及資金來源、位置選擇等實際問題,街道、小區物業、業委會、居民代表等,應該加大與居民的交流溝通力度,解疑釋惑,形成共識。畢竟,沒有比安全更大的事兒。樓下能充電,電動車不上樓,大家才能一起安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