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銀行監管評級辦法添加S級,6級銀行可實施市場退出

商業銀行監管評級體系全面升級!

9月22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監管評級辦法》(下稱:《辦法》),在原有的1-6級監管評級結果的基礎上,新增了S級評級。同時,《辦法》突出了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並新設數據治理、機構差異化等評價要素。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此舉爲加強商業銀行風險監管,完善商業銀行同質同類比較和差異化監管,合理分配監管資源,促進商業銀行可持續健康發展。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建立科學評級體系進行動態評級,有助於及時、客觀反映金融機構經營狀況、風險管理能力與風險程度,並在早期採取有針對性措施進行處置干預。

S級銀行不參加當年監管評級

2014年6月19日,銀保監會曾下發《中國銀監會關於印發商業銀行監管評級內部指引的通知》(下稱《內部指引》)。

記者注意到,與《內部指引》基本一致,《辦法》將商業銀行的綜合評級結果從1至6,共分爲6個級別,其中2-4級細分爲A、B、C三個檔次。數值越大反映機構風險越大,需要越高程度的監管關注。但《辦法》中將1級也進行了細分,進一步分爲A、B兩個檔次。

《辦法》規定,綜合評級結果爲5級和6級,已經表示該銀行爲高風險機構。其中,評級結果爲5級,表示銀行業績表現極差,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需要採取措施進行風險處置或救助,以避免產生倒閉的風險。

評級結果爲6級,則表示銀行存在的問題極度嚴峻,可能或已經發生信用危機,嚴重影響銀行消費者和其他客戶合法權益,或者可能嚴重危害金融秩序、損害公衆利益。

另外,對比此前的版本,《辦法》在原有的1-6級監管評級結果的基礎上,新增了S級評級。那些正處於重組、被接管、實施市場退出等情況的商業銀行經監管機構認定後直接列爲S級,不參加當年監管評級。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對評級較差銀行及時採取風險糾正措施,注重早期介入。對於已經出現信用危機、嚴重影響銀行消費者和其他客戶合法權益及金融秩序穩定的銀行,應穩妥制定實施風險處置方案,根據具體情況,按程序依法安排重組、實行接管或實施市場退出。”

《辦法》顯示,商業銀行的監管評級週期爲一年,評價期間爲上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商業銀行監管評級程序包括年度評級方案制定、信息收集、初評、複評、審覈、結果反饋與分析、動態調整、後評價等環節。銀保監會每年根據宏觀經濟金融形勢、商業銀行經營與風險、監管規則和關注重點等因素的變化情況,制定年度監管評級方案,明確當年評級要點、評分標準和具體時間安排。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中國銀保監會在2014年監管評級規則的基礎上,根據內外部形勢發展變化,出臺新的《辦法》,有助於提高監管評級的適用性和精準性,進一步提升監管水平和能力,引導商業銀行合規穩健經營,具有積極意義。

評級要素新增2項

在增加S評級的同時,《辦法》還調整了商業銀行監管評級要素,由原來的7項增加至9項,分別爲:資本充足、資產質量、公司治理與管理質量、盈利狀況、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數據治理、信息科技風險和機構差異化要素。

其中新增了“數據治理”及“機構差異化”要素,這兩項要素的標準權重均爲5%。上述負責人表示,《辦法》強調數據治理的重要性,增加“數據治理”要素,把數據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作爲評判銀行風險管理狀況的基礎性因素,加大數據治理監管力度。同時增加“機構差異化要素”,充分反映不同類型銀行機構的風險特徵,據此實施差異化監管。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認爲,升級後的評價要素更加符合商業銀行的發展態勢。他指出,如不同類型的商業銀行定位及發展狀況處於同一監管框架下,大銀行比僅僅聚焦於本地的農村中小銀行肯定更有優勢。因此,將“差異化監管”納入評價要素,可以避免不同銀行在統一監管框架下的不公平待遇。

《辦法》還將原來的“管理質量”變爲“公司治理與管理質量”,是9項評級要素中權重最高的要素,佔比爲20%。這一改變意在加大對銀行機構公司治理狀況的監管關注,引導銀行將改進公司治理作爲防範化解風險的治本之策。

與此同時,部分評級要素的標準權重分配也發生了變化,盈利狀況權重從10%降至5%,流動性風險權重從20%降至15%,其他保持不變。

對此,董希淼認爲,“盈利狀況”雖然影響銀行風險抵禦能力,但從一定程度上反應的是對投資者價值回報情況,而非監管最關注的要素。而“流動性風險”此前受到了監管的足夠重視,且在調整後佔比依舊較高。因此在增加兩項新要素時,監管選擇下調了“盈利狀況”及“流動性風險”兩項要素的佔比。

據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商業銀行業務模式、風險特徵、外部環境及監管重點發生顯著變化,現行監管評級規則已不能完全適應監管工作需要,在評級流程、管理機制、內容方法和結果運用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亟待進行更新和完善。因此,出臺更爲完備的商業銀行監管評級規則,反映當前銀行風險特徵和監管重點,增強監管評級工作的規範性和準確性,強化監管評級結果運用,引導商業銀行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既必要又緊迫。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