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日報·文藝週刊(第139期)

【視點】

【繁花】

【悅讀】

【新潮】

【視點】

江蘇重磅出臺推進重大題材文藝精品創作制度辦法——

高處再攀高!讓更多精品奏響時代強音

爲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有關文藝工作的部署要求,強化重大題材文藝創作的頂層設計,近期,江蘇重磅出臺一系列制度、辦法:《重大題材文藝創作聯席會議制度》聚合起文藝創作生產的組織力;《江蘇重大題材文藝創作資助辦法(試行)》和《江蘇優秀文藝成果獎勵辦法(2021年修訂版)》,以前端資助+後端獎勵的“組合拳”,爲江蘇文藝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如何精準把握文件精神,打造更多充分彰顯時代特徵、中國特色、江蘇特質的文藝精品?

話劇《守島英雄》

前端資助+後端獎勵,構築全方位支持體系

時間的指針回撥,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對文藝創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去年8月,中宣部召開重點文藝創作推進會,強調建立完善重點創作全流程保障機制,力爭以非常的力度、非常的措施抓出非凡的作品。再把目光投向江蘇:去年11月,省委書記婁勤儉在省文代會作代會講話中提出“要有聚焦重大題材的創作自覺”,關注“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中的“五個故事”創作題材。隨後,省委宣傳部部長張愛軍就“組織重大題材文藝創作時,堅持一盤棋思想”親自佈置研究課題,並於今年4月召開專題座談會,要求建立健全文藝精品創作生產聯席會議制度,抓好題材謀劃規劃,更加聚焦重大題材、重點項目、重要團隊和重量級人才,研究細化激勵性政策措施,集中優勢資源,打造精品力作。

崑劇《瞿秋白》

在這樣的背景下,江蘇結合多年來的探索實踐,打通完善了從聯席會議制度到資助機制、獎勵機制的全鏈條,爲加快構築文藝精品創作高地提供全方位支持——

工作組織層面,省委宣傳部牽頭建立《重大題材文藝創作聯席會議制度》,不斷健全重大題材發佈推介機制、重點項目評估論證機制、重點作品跟蹤推進機制、優秀作品營銷推廣機制等;

前段扶持層面,《江蘇重大題材文藝創作資助辦法(試行)》,爲圍繞重大時間節點和重大主題創作且列入省重大題材文藝創作聯席會議確定的重點項目提供資助,重點保障省級、兼顧市縣。每年四季度,聯席會議辦公室制定發佈重大題材文藝創作資助項目申報指南,明確重點選題方向,由省直單位和各設區市委宣傳部組織推薦;次年年初,對符合條件的申報項目進行研究,確定年度重點項目。《資助辦法(試行)》的出臺,使重大題材創作的導向更鮮明、重點更突出,資助的標準更加明確清晰,評審的流程更加科學嚴謹。

後端激勵層面,《獎勵辦法(2021年修訂版)》將對在全國性重要文藝獎項中獲獎或者在國內外重要平臺播出、實現規定場次演出的優秀文藝成果進行獎勵,獎勵對象還包括在中宣部組織的重大文化活動中獲獎或者展示的作品,以及在國際一流專業評獎和活動中獲獎的作品,所有作品須系由我省單位(個人)獨立創作生產或聯合創作生產。其中,全國性重要文藝獎項是指中宣部《全國性文藝評獎改革方案》中所認可的全國性文藝獎項,省委宣傳部按照所獲國家獎的獎金額度,給予1:1配套獎勵。值得注意的是,該辦法所獎勵的“優秀文藝成果”指“作品”而非“個人”。與2018年修訂版相比,此次修訂新增了對網絡視聽作品和廣播劇的獎勵細則,同時對電視劇、戲劇等作品在“獎勵範圍”和“獎勵標準”方面作了細化。

資助+獎勵,深刻形塑文藝生態

此次一連串重磅文件的出臺,背後是江蘇推動文藝創作生產持續多年的實踐積澱。

歌劇《周恩來》

翻開江蘇近三年(2018-2020)的文藝精品創作扶持目錄,一系列熟悉的名字躍入眼簾:京昆雙版《眷江城》、崑劇《瞿秋白》、錫劇《董存瑞》、話劇《守島英雄》、歌劇《周恩來》,在舞臺上立得住、叫得響;報告文學《向時代報告——中國全面小康江蘇樣本》《遍地英雄下夕煙——江蘇抗疫實錄》《雨花忠魂——雨花英烈紀實文學》,以如椽之筆,爲歷史譜寫“初稿”;“百年江蘇”大型美術精品創作工程、“筆墨當隨時代”——弘揚新金陵畫派精神江蘇美術採風作品展、“放歌新時代 謳歌新江蘇”主題音樂創作活動,引導文藝工作者將一己的藝術生命匯入時代洪流……

“這些年來,省級宣傳文化發展專項資金的支持,對我們集團的藝術生產、人才培養,對非遺的傳承、文化的交流,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十三五’期間,集團新創劇(節)目93臺,復排劇(節)目139臺,藝術生產呈井噴之勢。”江蘇省演藝集團董事長鄭澤雲說。

以省演藝集團崑劇院的現代戲創作爲例,繼《梅蘭芳·當年梅郎》《眷江城》獲得成功後,今年七一前夕,原創現代崑劇《瞿秋白》作爲建黨百年獻禮之作首演,在崑曲舞臺上立住了高貴而孤獨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形象,被業內人士譽爲“崑曲現代化的里程碑”。這背後是古老非遺和青年演員的雙向成長——崑曲走出了“畫地爲牢”的悠遊雅緻,借時代生活、重大歷史豐富了自己的表達內涵、表現手段;以施夏明爲代表的一批優秀青年演員,則在淬鍊創新中脫胎換骨,走上了嶄新寬廣的發展之路。

崑劇《瞿秋白》

“剛開始排演崑曲現代戲的時候,因爲脫離了傳統的水袖長衫、厚底鞋,不能走圓場臺步,一度感到無所適從。我們在反覆排練、試錯的過程中,摸索出了一條路徑:在堅守戲曲一桌二椅的虛擬性和南昆風度的基礎上,不斷打破傳統,乃至學習話劇、影視劇的表演方式,形成既舊又新的表演語言。”施夏明說。而放眼全國崑曲界,能在短短兩年內排演出三部現代戲且獲得成功的,也僅有“省昆”,別無“分店”了。

歌劇則是用“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在省裏的大力支持下,自2014年起,江蘇以“五年五部歌劇”的步伐,陸續推出原創歌劇《運之河》《鄭和》《鑑真東渡》《拉貝日記》《周恩來》,部分劇目赴歐美、日本、中國臺灣演出,收穫巨大反響,這是“中國故事、國際表達”的成功實踐,也是江蘇展示自身形象的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在此過程中,江蘇開創性地使用了A、B、C角陣容的配置模式,藉助外力,激活內功,一批本土青年演員逐漸由合唱團中的輔助角色進階爲主要角色,甚至成爲AB角。

真金白銀的保障支持,引導着優勢資源向真正有價值的題材匯聚,並在這個過程中促進了藝術門類的發展、表達方式的探索和文藝工作者自身的成長。“作家們往往陷入創作的舒適區,習慣寫自己熟悉的題材,當前對重大題材文藝創作的扶持和引導,會使作家的創作方向更加開闊,幫助他們把筆觸延伸到歷史與時代的現場。”省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魯敏說。

錫劇《董存瑞》

從宜興走出的作家徐風,在魯敏看來正是一位“破圈”轉型成功的作家。徐風對宜興紫砂很有研究,寫過很多和紫砂、江南有關的作品,今年卻捧出了一部長篇非虛構作品《忘記我》,講述中國女性錢秀玲在二戰期間救下上百名比利時青年的故事,該書入選2021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對重大題材的成功開拓背後,是徐風十六年如一日的尋訪考察,和對傳統的傳記文學、報告文學的超越創新。

“和純粹面向市場的藝術生產不同,文藝創作資助項目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看重文藝作品立心鑄魂、成風化人的作用。”江蘇省文聯藝術部主任付少武說,“就拿作家徐良文歷時一年多采風、採訪、創作完成的《大青衣——黃孝慈傳》來說,這本傳記從不同角度追憶了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江蘇‘時代楷模’黃孝慈同志從藝60年來的生涯,藉助這部傳記,文藝工作者更加明白了什麼叫‘戲比天大’,什麼是‘德藝雙馨’。”

同樣地,每年認定獎勵優秀文藝成果,也在廣大文藝家和創作生產單位中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對引領江蘇文藝高質量發展形成積極正面影響,成爲推動江蘇文藝“高原”攀“高峯”的一項重要舉措。

把一口井打得更深,借力東風“更上層樓”

眼下,《聯席會議制度》《資助辦法(試行)》《獎勵辦法(2021年修訂版)》出臺,江蘇文藝界該如何借力這股“東風”,在重大題材文藝創作生產領域“更上層樓”?

“聯席會議制度能夠破除信息壁壘,使全省的宣傳文化資源得到充分整合。比如出版社手裏掌握着大量優質作家作品資源,那麼大家坐在一起就可以商量,怎樣打通落地轉化的全鏈條,把這些‘紙上’的作品轉化爲影視劇或者舞臺作品。”鄭澤雲說。

話劇《守島英雄》

剛剛落幕的2021江蘇中秋戲曲晚會,就是省演藝集團和省廣電總檯的一次成功合作:360度自由視角環拍技術,現場錄製與攝影棚、外景拍攝相結合,快慢鏡頭的巧妙設計,虛擬、摳像、穿梭機等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以電視藝術的形式使古老戲曲火爆“出圈”。正處於劇本創作階段的話劇《新華方面軍》,則是省演藝集團和新華日報對新華日報報史資源的一次全力開掘。“聯席會議制度實際上是深入地總結、探索、細化這種合作機制,以制度的方式把它固定下來。”鄭澤雲對記者說。

另一方面,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之間的互通有無,也可以避免“各自爲政”導致的題材“撞車”和資源浪費。付少武認爲,面對一個熱點題材,各個文化單位一窩蜂湧入,反而會分散力量,不利於精品產出;相反,彼此間集思廣益、碰撞火花,集中力量辦大事,才能把一口“井”打得更深。

《資助辦法(試行)》則有利於使資源更集中、更有效地聚焦到重大題材創作上來。在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劉旭東看來,要用好這一辦法,還須回答好幾個問題:一是誰來組織創作,這方面要充分調動各創作生產單位的積極性,優化資源配置;二是請誰來進行創作,這時候要放開視野、破除門戶之見,調動全國範圍內的優質資源來爲江蘇服務;三是創作什麼,以及以何種藝術類型來進行創作,題材的規劃、策劃、選擇尤爲重要。以上三點處理好了,就可以進行項目化操作、工程化實施。

“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要善於從時代生活中發現創作富礦。”劉旭東對記者說,比如常州青果巷,僅近現代以來就走出了吳瀛、趙元任、周有光、瞿秋白、張太雷等多位名人,是個極有價值的稀缺題材,有沒有哪位作家,願意花個五年十年功夫,像陳忠實寫《白鹿原》那樣,從百年史詩的角度書寫青果巷?除了拉長“戰線”,“短平快”也是一種“打法”,所需資金不多,有時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譬如榮獲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的中篇蘇州評彈《錢學森》,極富創意地以評彈形式展現錢學森歷盡千辛萬苦的回國之路,把一段宏大深沉的歷史演繹得靈巧生動、入腦入心。

錫劇《董存瑞》

施夏明則在考慮,讓崑曲更深度地走進市場。《資助辦法(試行)》強調藝術創作的社會效益,但同樣要求項目“具有一定市場前景”——換言之,真正優秀的藝術作品應當是兩者兼修的。在市場化方面,江蘇省崑曲界已經積澱了一些經驗:以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石小梅爲名的工作室,創出崑曲界唯一註冊演出商標“春風上巳天”;豆瓣9.2分的精華版《牡丹亭》,走進各地演出,被譽爲“崑曲入坑之作”;2020年,崑曲《世說新語》系列以18.8元/場的價格,在B站掀起付費“追番”的熱潮……崑曲現代戲能打開市場嗎?施夏明透露,其實《梅蘭芳·當年梅郎》今年本已和保利大劇院簽署了共計30場的全國巡演計劃,無奈因爲疫情終止,“但省昆走進一流劇院進行商業演出的決心沒有改變。”

眼下,一系列制度、辦法重磅出臺,爲全省的文藝工作者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各大創作生產單位透露了下一步的工作計劃:省演藝集團將進一步打磨歌劇《鄭和》,創排京劇《張謇》、錫劇《大江東去》《裝臺》(根據陳彥同名小說改編)和揚劇《亞夫之光》;省文聯擬在十四五期間完成“兩彈一星”元勳系列曲藝中篇作品,爲每一位元勳樹一座“曲藝紀念碑”;省作協將於下月爲章劍華、張新科、周桐淦、傅寧軍四位報告文學作家舉行研討會,邀請來自全國的著名評論家爲江蘇重大題材報告文學創作把脈……江蘇大地上,新時代的黃鐘大呂即將奏響,江蘇文藝家將扛起時代使命,以更多精品力作抒寫時代、立言中國。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馮圓芳

【繁花】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賈樟柯電影新片講述中國鄉村心靈史

影片一開篇就借賈家莊年邁村民之口,向觀衆描繪了一塊土地從貧瘠到豐饒的過程,引出了第一位在影片中“出現”的作家馬烽(1922-2004)。馬烽是上世紀50、60年代期間“山藥蛋派”代表作家之一,賈家莊則是該片導演賈樟柯的故鄉。以前,賈家莊的地全都是白茫茫的鹽鹼灘,莊稼難以成活,人們生活困苦,賈家莊是十里八鄉有名的光棍村。後來,馬烽來到這裏,帶領村民“治水改鹼”,卓有成效,糧食產量不僅能自給自足,甚至還有許多剩餘向國家出售。生活富足起來的人們心頭少了壓抑和拘束,談起了自由戀愛。如今,馬烽早已去世,這一段故事留在女兒段惠芳的記憶裏,也經由賈家莊九十高齡的老村民之口,一代代地講述下去。

在接下來的章節裏,導演賈樟柯邀請了幾位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有着相當分量的作家來充當敘述者,構成影片主線。他們分別是出生於上世紀50、60、70年代的賈平凹、餘華、梁鴻。影片的鏡頭誠實地記錄了時光、疾病和過往操勞留在他們身體上的滄桑痕跡,他們沒有過多地談及自己的文學創作,講述更多的是自己作爲時代背景下社會個體的生命體驗。以現實主義題材電影對話文學,回望中國人的生活和情感歷史,是賈樟柯30年來創作後沉澱下來的一種好奇與慾望:“我希望能夠通過四代作家的表達,談一談中國人的心事。”

影片中,賈平凹像一位喋喋不休的父親,面對自己的詩人女兒,他告誡她“警惕詩化的生活方式”,“要先做好妻子、好母親”;他又像一位說書人,回憶過往,講述自己年輕時回到家鄉商洛“最痛苦也最快樂的一段時間”,其間的觀察和記錄,成就了他的成名作《浮躁》。

餘華在家鄉海鹽一家小餐館接受訪問,自述本是牙醫,但苦於“每天看別人張開的嘴巴,世界上最沒有風景的地方”,羨慕馬路對面文化館裏的寫作者,決定改行。當時,他與文學相關的經歷只是傳閱到手中的破書,“沒有封面甚至沒有前幾頁、不知道書名、不知道作者、不知道故事怎麼開始以及怎麼結束”,於是不得不爲書籍進行二次創作,無意中養成了他的寫作素養。這些看似“不着調”的回憶和敘述,卻以直樸、真實的表達展現出了堅持和夢想的力量,以及個人身處時代變遷之下表現出的韌性和堅強。

至於梁鴻的部分,導演把更多篇幅給了她苦難的親人。不同於她作品中的理智和冷靜,面對鏡頭,梁鴻幾次哽咽“真的不能說了”。觀衆與她同哭、同笑,感受她半植物人母親對孩子無聲的愛,感受她父親和新伴侶之間不爲村民所理解的情感。作家講述自己,亦表徵着某種時代普遍性。當採訪到梁鴻的兒子,賈樟柯的聲音第一次在電影中“出鏡”。這個14歲的男孩如大多數人一樣,只在逢年過節纔會與故鄉有交集。賈樟柯特意要求他用河南話作自我介紹,已全然忘記方言怎麼說的他,跟着母親一句一句地複述,好像回到牙牙學語那一刻,在音韻中遙遙喚起對故鄉的記憶。

賈家莊現狀

“一個人只有離開故鄉,才能真正獲得故鄉”,懷着這樣的情感,故鄉始終是賈樟柯創作的主要命題——從他的“故鄉三部曲”《小武》《站臺》《任逍遙》到《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中,四位作家都以書寫鄉土而聞名,甚至影片本身的拍攝就是從賈樟柯的故鄉,同時也是馬烽常年工作和生活的賈家莊起步,一路走到其他三位作家居住和生活過的陝西、浙江和河南。家鄉的風貌、生活的苦與樂,人的狀態,被寫實與寫意相互融合的鏡頭語言展現出來,成爲更廣闊意義上的每個人的故鄉。無數回憶的碎片匯聚起來,故鄉之於生命、創作的意義,在話語、情感的不斷開掘和釋放中浮現出來。這恰好是賈樟柯創作的一個願望:“我希望這個電影像索引一樣,讓大家回憶起一些往事。就像一份文學備忘錄,或者一則隨手記下的筆記,記載着文化脈絡、社會心理、時代特徵,以便我們在未來某些時刻將視線重新投向出發點,給予巨大的反芻和思索。”

影片最後一章“游泳”,賈樟柯已然把自己作爲敘事主體搬到臺前。“游泳”這一段源於餘華兒時一次奇妙又驚險的經歷:他小的時候見書本上寫的海水是藍色的,但在海邊生活的他看到的海水卻都是渾濁的黃色,於是他便試着一直往海的深處遊,險些被淹死。賈樟柯因此替換了原片名《一個村莊的文學》。這個充滿了浪漫和詩意的改名很像一種命運的隱喻與回答——置身於歷史的河流,這條河不斷向着深藍色的、美麗的未來綿延,所有人置身其中,拼命翻起手臂,既是當下所需,更是爲了找到那個遙遠浪漫、令人願意爲之獻上一生的未來。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吳雨陽

【悅讀】

凝望歷史中的運河:評張強教授著《中國運河與漕運研究》

文/駱冬青

這是一部一個人歷經二十餘年撰就的鴻篇鉅製;這是一部具有博大眼界、宏觀視野的河流史著作;這是一部別樣的古代史著作,中國古代政治、軍事、經濟、地理、城市等重要領域,經由運河與漕運而獲得了另一種審視。張強教授的《中國運河與漕運研究》,在歷史地理學的學術脈絡中,運用不同學科的眼光,立足“人”與“空間”“物”,和中國古代歷史的變遷中,對運河進行嶄新的照察。

本書的學術貢獻,首先在於對運河開挖與興修歷史的呈現與審察。作者着意於漕運,以此爲支點,審察運河的興修。

張強指出,春秋時期,爲了滿足擴張領土時的交通需求,一些諸侯國開始在境內開挖運河。平王東遷,以洛陽爲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成爲各諸侯國爭霸的場所,橫亙中原與濟、汝、淮、泗交匯處的鴻溝成爲諸侯爭霸時利用的對象。此處,張強從中國古代的宏觀地理眼光,照察鴻溝與黃河、濟水和淮河三大水系相通,在中國歷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鴻溝與邗溝的溝通,則生髮出特別重要的歷史情節。張強認爲,鴻溝入淮,與這條位於江淮之間的邗溝連通,有四個方面的意義:一是自鴻溝入淮、入邗溝可以抵達長江北岸的揚州,如果繼續向前,跨越長江可經吳故水道或秦丹徒水道深入江南腹地,若走水路溯江而上而深入兩湖、巴蜀等地;二是爲開發淮南立下了汗馬功勞;三是爲後世淮鹽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四是在經濟中心移往江淮及江南的過程中,此水路擔負着歷史的重任。

其次,此書在關注運河的政治、軍事功能外,最爲特出的,是將目光放置到運河與城市的關係上。斯賓格勒說,“世界歷史便是市民的歷史,這就是‘世界史’的真正尺度”。作者的歷史意識,是現代學術磨礪過的,所關注的這一重要問題,無疑具有世界歷史的視野。

書中考察了運河沿岸城市的迅速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區域政治中心的變化。作者注意到,城市區域經濟的繁盛必然導致政治地位的變遷,一些運河城市經濟地位上升而成爲縣級建制或州級建制時,必然動搖着與之相關的非運河城市區域的政治中心地位。這種研究,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城市,既是“城”,有某種保守性;又是“市”,具有流動和開放性。作者研究運河城市,彰顯了一種獨特的歷史眼光,那就是透視運河形成的交通體系和交通格局的變動,如何改變乃至顛覆原有的政治經濟秩序。另一方面,作者審視了以運河爲幹線,沿岸城市憑藉這一高效的交通運輸形式,加強了相互聯繫,形成相對穩定的經濟體和城市羣的歷史過程。

第三,作者研究運河與漕運,另一着力點在於鹽運。在運輸的“物”之中,鹽,乃是古代的國計民生之本。全書論述“運鹽河”的着眼地域,乃在江淮,尤其是淮揚一帶。書中指出,作爲運河一部分,運鹽河一頭通往鹽場,一頭與運河相連,爲榷鹽提供了便利的水道。更重要的是,運鹽河又是一條漕運和商貿的大通道,與運鹽河相連的江淮運河,即揚州運河,有“鹽河”之稱。揚州一頭連接長江,以長江爲運道,可聯繫長江流域的廣大地區並通向大海;另一頭通過邗溝連接淮河,以邗溝和淮河爲運道,向北可聯繫淮河流域及中原。

鹽,在此不僅是構成生命的最重要的元素,更與河流相連,與地理相連,與歷史中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等相連,而在作者的視線下呈現出豐富的意蘊。其中,對江淮運鹽河的歷史地理刻畫,堪稱經典。在探討運鹽河的過程中,作者濃墨重彩地強調了唐代劉晏在鹽政上的重要作用。唐代在十五道建榷鹽機構,將全國分成十五個食鹽專賣專營區。劉晏出任鹽鐵使以後,將官運、官銷改爲商運、商銷,並且制訂了新的鹽法。新法可防止鹽吏與商人勾結,逃避稅收和走私;可使食鹽順暢銷往偏遠地區,而能取得“官收厚利而民不知貴”;提供技術以提高生產效率等。作者尤其關注劉晏改革東南鹽政的歷史功績。劉晏利用江浙良好的水上交通條件,在吳、越、揚、楚等地,建立漣水、湖州、越州、杭州四大鹽場,試圖通過完善生產體系,爲徵榷淮鹽和浙鹽創造必要條件。劉晏的成果,使得鹽稅支撐起唐王朝財政的半壁江山。

這就將運河、運鹽河的研究觸角,伸展到歷史的深微之處,不僅讓我們體悟到由“鹽”這一“發”而牽動的“全身”,而且指向的乃是“全身”最重要的政治、經濟的“神經”。

第四,這部著作,在對運河進行歷史探究的同時,正如書名所示,其用意尤其在於運河之“運”,即“漕運”。作者辨析了廣義、狹義的“漕”,認爲,凡水運皆可以“漕”稱之;狹義的漕運,則指由國家組織的利用運河及自然水道運糧和運兵的行爲。這就強調了漕運的國家性。書中着力探討了漢代以後漕運在國家政治、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從水路調集租米及賦稅入京,以保證京師地區的糧食安全和政治穩定;開拓疆土及平定叛亂,需要以漕運方式向邊地運糧及軍用物資;漕運通道又是商貿往來的大通道,在穩定國家政治秩序、經濟秩序等方面負有特殊使命;因漕運建造的水次倉即沿岸的中轉倉,既可以在國家戰時就地運兵運糧至前線,也可在災時就近賑災放糧。

此書顯示的學術眼光和學術功力,尤其是以別一種方式——運河與漕運,來審視中國歷史的進程中,地域與空間的因素所綰系起的各種歷史要素的複雜因由,令人神思凝重。歷史常常被比喻爲大江大河的流動,但卻很少有人真正重視歷史中的河流,尤其是人工開掘的運河在歷史中的真正作用。作者在“立一家之言”上,是下了大工夫的。這些一“家”之言,背後是著作者卓然成“家”的努力。

在本書中,歷史上與運河有關的許多人物,均被放置在一個特殊的情境中審視,令人醒悟歷史中的人如何改變歷史與被歷史改變。特別是引入了“河流”這一立體幾何“輔助線”,令我們對歷史有了新的感悟與理解。在敘述歷史事實時,作者也做出了被自身獨到情感浸潤過的價值判斷。例如,在敘述黃河奪泗侵淮給江淮帶來滅頂之災,改變了“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的歷史時,作者下筆不動聲色,卻自然透出情感的傾向。在運河興修中,被改變乃至犧牲的局部,以及在運河經濟中繁榮的城市,乃至運河對自然生態的影響,均通過這部長河式的學術鉅著呈現出來。

大運河的航標,與其說在河流,不如說在其沿岸的城市與鄉鎮,在其中航行的舟艦,在其中人的心底。張強教授則以煌煌鉅著,在運河研究史上建樹了巍峨的學術航標。

部分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潮】

鄉親們的日子和前程

文/星辰

過了不惑之年,漸漸變得懷舊起來,網上一些以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孩童日常玩耍爲主題的小視頻,我看到了都忍不住點下“收藏”。我讀大學前一直生活在農村,恬淡湛然的鄉村生活記憶,讓我對那片生生不息的土地充滿眷戀和感激。這樸素的情感,從未因時空的阻隔而有所消減,相反隨着年齡、閱歷的增加,眷戀中又平添了虔誠的敬畏。

我的家鄉地處蘇北平原,土地資源比較豐富,一般三口之家都會有十多畝田。田是沙土地,在生產條件落後的年代,很難奢望豐產豐收。種田望天收,家家戶戶都不富裕。一年的收成,除去口糧、娃娃們的學費,也僅夠添置些日常生活用品,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我的父母那一代人,過的是“土裏刨食”的日子。1992年國家票證制度正式取消之前,城鄉之間界限分明,農民被拴在土地上,沒機會外出務工。由於當時生產基本上靠人力畜力,農民的時間和精力絕大部分花在農業勞動上,從事非農生產客觀上也不被允許。臉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爲溫飽而努力,是他們那代人的寫照。

上世紀80年代我在村小讀書,記憶深處時常泛起這樣一個場景:每到學期末,連續個把月時間,老師早讀課上都會囑咐大家,回家給父母捎話,早點把學費湊一湊交了。通常班上是鴉雀無聲,一顆又一顆小腦袋難爲情地低垂着,空氣中瀰漫着老師的無奈與不忍。那時真的窮,不少同學寒來暑往一年到頭穿的都是同一件外套,以至於多年後老同學聚在一起,回憶起某個同學,常有人這樣講——某某某就是當年一直穿着啥啥色外套的那個。

手裏有地,心裏不慌。土地託舉着鄉親們的夢想,滋養着他們的生活。儘管日子過得捉襟見肘,但有土地在,希望奔頭就在。父母他們那一代人,年輕的時候雖苦雖難,但從未懷疑過未來,他們始終相信,好日子就在不遠處等着他們。

我們這一代人趕上了好時代。我在省城參加了工作,弟弟在縣城安了家,平常在企業上班,農忙時回鄉下忙活。弟弟這一代新農民,得益於黨的好政策,搭上了鄉村振興的快車,過上了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幸福寫在了弟弟以及鄉親們的臉上。

表弟送小孩來南京上學,談起家鄉的變化,話匣子就一直停不下來。他說,他們村整體搬遷到鎮上了,政府幫着大傢伙集中改善住房條件,自己只需補個一兩萬建房款,掏個裝修錢,就住進了帶電梯的多層樓房。和城裏小區一樣,水、電、煤氣、網絡等各種生活配套措施一應俱全。新村裏還進行了綠化美化,並且建起了村民娛樂休閒廣場。

他特地講到,大姑常講起,怎麼也不敢想,老了還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我們沾了共產黨的光。二姑家所在的村也整村拆遷了,原址上依河重建,家家戶戶住進了帶院子的小別墅。前幾天,弟弟打電話報喜,就這個月我們村也要整體拆遷重建了,工作隊已經到了村裏。

村子沒有重建前,父輩們住的房子,大多是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結婚時修建的外磚內坯的青磚房;到了我們這一代,大多是上世紀90年代末、21世紀初修建的紅磚房。雖然經過政府多年持續不斷投入,水泥路通村達組,村民喫上了自來水,享受了改廁的便捷,但生活條件和城裏還是不能比。特別是陰雨天,泥地溼滑,腿腳不便的老年人生活尤其不便。老家離縣城四十多里地,拆遷是幾無可能的,父輩們能住上新房子,多虧了黨和政府的好政策。

表弟還講到,種地不僅不交錢,國家還發放補貼。當然,這已經是從2006年起就開始實行的政策了。表弟不知道的是,這可是在中國存在2600多年的農業稅第一次被取消。

父親常跟我感慨,現在種田容易多了,以前收種莊稼前前後後怎麼也要半個月,喫大苦受大累不說,遇到陰雨天,眼看到手的糧食“打水漂”,別提有多心痛。現在不一樣了,在現代農業科技的助力下,三五天就顆粒歸倉、播種完畢了。不僅如此,土地產出與收益也呈幾何級增長,更重要的是把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了。

鄉親們致富增收的渠道打開了。年輕一點的可以騰出大把時間外出務工,年齡稍大點的就近在家門口打零工,鄉親們有了工資性收入,腰包越來越鼓。留在家鄉的兒時玩伴,有辦起家庭農場的,有搞起特色種養殖的,有開辦農家樂的,一個一個視野寬了,活得越來越有精神,老一輩想都不敢想的事在他們手上實現了。

現在,農村醫保、養老制度初步建立起來了,鄉親們日子過得越來越踏實,精神生活層面的追求也多了起來。村子裏廣場上也有了跳廣場舞的大媽大叔,沿河休閒步道上早晚鍛鍊的鄉親們也越來越多。

裝點此關山,今朝最好看。我們生逢偉大的時代,相信乘着鄉村振興的東風,鄉親們的日子必然會越過越紅火,這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土地肯定會更加美麗豐饒。

在外地工作的我們,再也不擔心鄉親們的日子和前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