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科学》

《审美力》

《樱桃的滋味》

曾莉莉

《警惕科学》

“好的归科学,坏的归魔鬼。”

当我们把技术带来的便利称之为进步,而把负面效应归结于滥用,实际上就印证了田松归纳的这一悖论。这个悖论的根源就在于人们相信科学是至高无上的,而忽略了它所带来的问题。

根据已有的社会学研究显示,科学知识与科学态度之间是负相关的,且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有关。在工业化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支柱,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群体对科学持有的态度也越乐观。但在后工业化社会中却是相反的,公众对科学的态度变得更为谨慎,其原因就在于科技所显露的弊端已逐渐被人们认识到。

在《警惕科学》这本书中,作者对工业文明中诸多现象进行了反思与批判,诸如转基因、核泄漏、工业食品等问题,而对科学的再思考无疑是人们在后工业时代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

《审美力》

文盲不等于美盲,而识字的非文盲却很可能缺乏审美力——这是画家吴冠中对审美现象的一种观察。

我们知道,美并无确切的标准,它表现在事物所传达的整体风格,只有观看者捕捉到了风格背后的某种深层关系,才会将其称之为“美”。因此,美的感染是一个人触动另一人的过程,艺术品只是其中的媒介。

在吴冠中看来,不管是西洋艺术还是东方艺术,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莫过于“情真”二字。就如儿童涂鸦一样,虽然技法笨拙,但通过学习幼稚会逐渐走向成熟,而人对美的体验一旦变得虚伪或者麻木,其作品传达的情感就会变得贫瘠。

在《审美力》这本散文集中,吴冠中回顾了自己早期艺海求学的经历,追忆了吴大羽、林风眠等一批致力于中国美育觉醒的艺术先驱,以及他个人在中西文化交融过程中对“美”的不同阶段的理解。

“学习如何表达对象之形貌,其法有限;而如何表达对象之美感,其道无穷。”所谓审美力,亦即不断从生活中汲取新能量的功力。

《樱桃的滋味》

在电影界中,伊朗导演阿巴斯或许是个异类。尽管拍出了像《樱桃的滋味》《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特写》等多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但在现实中,阿巴斯却很少看电影。

他就像是一位不读小说的小说家,或者说,是一位并不热衷于饮食的厨师。即便如此,阿巴斯却文笔娴熟、厨艺精湛,他用细腻的拍摄手法呈现了一种独特的电影风格,就连很少评价他人的黑泽明都对此盛赞不已。

《樱桃的滋味》这本书记录了阿巴斯关于电影的艺术理念和生活哲学,他认为好的电影并非总是去刻画那些跌宕起伏的非凡人生,而是要在现实中去捕捉普通人不同寻常的时刻。

此外,阿巴斯还是一名诗歌创作者,他深受传统诗人哈菲兹和鲁米的影响,作品带有浓郁的波斯文学色彩。在阿巴斯看来,“诗歌是一种思想状态。理解来自一种文化的诗意,意味着理解所有的诗歌。”正是这些融合了宗教、艺术与哲学的诗歌元素成了他电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