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达措国家公园(徐俊 摄)

普达措国家公园(徐俊 摄)

普达措国家公园(徐俊 摄)

普达措国家公园(徐俊 摄)

这里,水质纯净、空气清透、湖天一色、生灵和谐;这里,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一个以保护为主,兼顾游憩与环境教育的保护地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这里,集环境保护、生态文化旅游、环境教育、社区受益功能为一体,在保护国家和世界自然遗产的前提下,为游客提供观光游览的机会;这里,便是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

“普达措”为梵文音译,是“碧塔海”的藏语原名,译为普渡众生到达苦海彼岸之舟湖。

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由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哈巴片区属都湖景区两部分构成,公园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距香格里拉市区22公里,是由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哈巴片区属都湖景区两部分构成,以属都湖和弥里塘亚高山牧场、碧塔海为主要组成部分。

近日,记者跟随由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团发起的“探寻生物多样性与旅游互促共赢”活动走进普达措国家公园。现场,记者了解到,普达措国家公园通过社区反哺的方式带动洛茸村村民脱贫。

洛茸村是普达措国家公园内的一个原生态藏族村,全村36户179人均为藏族居民。记者了解到,自从普达措国家公园建成后,以洛茸村为代表的社区便与景区的发展规划产生了紧密的联系,走在了旅游扶贫的前线。近年来,这里的藏族居民以“园民”的身份在景区里生活、上班,除工资外,每年可从景区领取人均5000元、户均10000元的生态反哺资金。

据悉,普达措国家公园成立后,公园取消了村民牵马、经营烧烤摊等营收活动,开始以社区反哺的形式对整个景区进行重新统一规划管理。期间,根据社区所在地与公园核心区域距离远近的不同,将社区分为三类进行反哺。,并积极推进惠民工程建设,解决景区村民就业问题,并专项补贴鼓励社区学生接受教育。

洛茸村的村民益西如今是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团普达措旅业分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公园环卫工作。益西告诉记者,“现在在景区工作的村民越来越多,有旅游车驾驶员、讲解员和环卫工人等等。以前家中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畜牧养殖和松茸采摘,现在除了畜牧养殖外,还有固定工资收入和社区反哺补贴,收入状况有很大的改善。”

据普达措旅业分公司副总经理杨留阳介绍,从2005年开始,普达措国家公园在社区的反哺上累计资金已达到1.4亿元,反哺至今已100%完成脱贫,4000多人基本上已经全部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责任编辑:黄河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