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闻发布会,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海滨介绍,体育领域促进消费工作将充分发挥北京“双奥城市”特色优势,计划到2025年,打造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体育消费城市。

资料图片。

一是群众身边公共体育设施不断完善。不断完善全民健身体育设施保障体系,持续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打造“15分钟健身圈”,解决在哪儿健身问题,不断培育消费人口。

二是体育竞赛表演业得到较快发展。坚持以举办北京国际马拉松、中国网球公开赛、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北京国际徒步大会等高水平体育赛事为主要内容,大力促进竞赛表演业发展,提高城市体育影响力,带动体育消费。

三是打造全球冰雪运动消费目的地。依托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冰丝带速滑馆等冬奥场馆和各类冰雪运动设施,注重巩固冰雪运动发展成果,打造全球冰雪运动比赛与休闲消费目的地。

四是体育消费供给不断丰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坚持体育与文化、旅游、健康等业态融合发展,不断优化体育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样化体育消费需求,激发体育消费动力。

杨海滨表示,围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体育领域计划重点推进5个重大项目。

一是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项目。计划总建筑面积为38.5万平方米,投资57亿元, 2022年改造完成。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将配套17万平方米的商业配套,打造集体育、商业、休闲等多种形态融合的综合服务体,将成为北京体育消费的新地标。

二是南海子体育休闲产业园项目。该项目位于南海子郊野公园B片区,总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总建筑规模约14.68万平方米,计划投资30亿元,2022年建成。将引入国际足球品牌、国际体育赛事活动、文化演出等资源,提供丰富优质的文体休闲、旅游、商业等服务内容。

三是北京国际体育产业园项目。该项目总建筑规模144万平方米,投资45亿元,2022年建成。将围绕奥体文化集群效应,打造涵盖商务办公、展览展示、体育休闲、商业娱乐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体育经济服务综合体。目前将作为冬奥村运行区保障冬奥村赛时使用,冬奥会后将向社会开放。

四是副中心城市绿心体育设施项目。计划投资71.4亿元,2025年建成。拟建设一馆(1.8万坐席体育馆)、一场(7万坐席体育场)、一中心(水上运动中心,码头约3000平方米)一配套(16万平方米配套及商业设施)。目前处于前期论证设计阶段。

五是“三大球”青训基地项目。计划投资6亿元,2024年建成。拟建设室内外足球、篮球、排球场地及配套附属设施等,为北京市培养高标准、专业化、高竞技水平的青少年人才提供基础保障。目前正在进行用地选址和论证阶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