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趙志鵬 李新民 聊城報道

9月23日上午,聊城市“唱響家鄉美·特色鄉村行”跨平臺融媒體聯動網絡直播活動暨網絡名人線下觀摩活動啓動。爲迎接農民豐收節到來,20餘位省駐聊媒體記者、聊城自媒體、網絡名人來到聊城市東昌府區堂邑鎮繁森新村——教場李村,實地切身感受600人的魯西遷建小村莊如何在數年間蝶變爲“省級美麗鄉村”和“國家文明村鎮”。

寬闊整潔的水泥衚衕、整齊劃一的菜畦、寬敞明亮的文化廣場、創意獨特的牆體畫讓教場李村這座新農村頗具現代氣息……5年前,教場李村還是省定貧困村;2020年,教場李村蝶變爲“全國文明村”。短短數年時間,村容村貌不僅“提檔升級”,老百姓生活改善更是激活了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教場李村位於堂邑鎮駐地北1.2公里處,全村共有159戶610人,耕地面積203畝。近年來,教場李村大力開展“優美鄉村、平安鄉村、文明鄉村”創建活動,重點實施雨污分流、衚衕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弱電改造工程。

走進教場李村,一幅幅生動的3D場景展現在眼前:魚兒在山清水秀的景色中戲水、兒童在追趕嬉戲、一座座豐收的糧倉、送子出征點將臺……美輪美奐的畫面,讓村民們忍不住走近欣賞,爭相拍照打卡。“美麗鄉村的改造,讓我們村的面貌煥然一新,從衚衕到街道都進行了硬化,一到晚上,附近村裏的老人小孩都來這裏看燈光秀。”66歲的李正明老人說。

從村口順着主幹道向北行走,衚衕兩側新栽植的薔薇、月季花開得格外鮮豔,花朵挨挨擠擠、密密匝匝。教場李村黨支部書記李金嶺介紹,在村莊原有綠化的基礎上,村裏新種植了國槐、紅葉石楠、北美海棠等花灌木1244株,金葉女貞、扶芳藤、月季等綠植3100平方。

由於修建水庫佔用舊村址,2000年,教場李村集體搬遷到現有位置,家家戶戶住上了兩層小樓,但如廁卻成了“大難題”。大部分村民樓上有一間廁所,庭院內有一間旱廁。“原來村內沒有化糞池,室內廁所一直無法正常使用,在原有的廁所改造中,也僅對室外旱廁進行了改造。”李金嶺說,由於沒有連通自來水,一戶四口之家每年需要清理2次化糞池,冬季結冰旱廁更是沒法用。

2020年,東昌府區在教場李村等6個村開展農村污水治理試點工作,整村實行雨污分流,對污水管道進行改造,一根管道解決了村民20年住樓而無法使用衛生間的問題。

堂邑鎮素有“葫蘆之鄉”的美譽,近年來,堂邑鎮創新推進規模農場、就業工場“兩場同建”,完善“產業+就業”機制,流轉土地150餘畝,規劃建設了葫蘆農場項目,着力打造“有顏值、有實力、有內涵”的美麗鄉村。

教場李村老人和婦女較多,爲進一步增加村民致富渠道,聊城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派駐教場李村第一書記王洪禮協調魯錦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柳編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鋁編傳承人和繩編老師等組織開展柳編、鋁編、繩編手工技能編織免費培訓。“濟寧來的老師給我們免費進行草柳編技能培訓,編制的涼鞋、鞋託、花瓶等通過編織公司售賣,增加了我們日常的收入。”村民張紅說。

目前,教場李村以黨建爲引領,幫助村民實現居家就業和就近就業。村裏還成立了聊城市東昌府區巧手編織有限公司,每月爲村民增收1400多元外。現在,在原編織培訓人員的影響下,從事編織的人員的規模正在逐步擴大。

相關文章